小學德育教學策略探析
時間:2022-05-23 02:54:02
導語:小學德育教學策略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思想上具有較強的塑造性。因此,在小學階段必須給予學生良好的德育教育,以促進學生的素質培養。因此本人從當今德育教育的現狀出發,對小學德育教育做策略性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學;小學教育;教學策略探究
小學德育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使得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可以獲得綜合教育,從而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有效的德育教育對于其他學科的教學進展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必須為學生提供高效的德育教育課程,以便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一、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教輔工具,充實小學德育課程內容
小學的德育教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認知觀念以及思考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學生已經有了基本判斷能力的基礎上,再對社會的道德觀念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的素質獲得綜合發展。隨著教育部門以及社會對于教育的逐步重視,大部分小學都實現了數字化教學,每間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等教輔工具。因此,在進行小學德育教學的過程時,德育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教輔工具,充實小學德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對教學方式作出相對的調整,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勵志人物的故事講解為例,教師在向學生介紹了人物的基本情況后,可以向學生提供相關人物的訪談視頻,來加深學生對于其的認識,深層次地感受人物的勵志精神。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具有道德教育意義的視頻,或是舉辦與德育教學相關的講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通過多媒體這類教輔工具,可以使學生更加真實地體會到他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從而對自己進行相應的道德培養。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數字化教學給予了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是一種較為高效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可以得到較高質量的德育教學,從而達到新課標對于德育教育的目標。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舞臺劇排練,讓學生以具有德育教育意義的故事出發,以此來進行德育教學,學生在準備舞臺劇的同時也會對所排練的節目產生深刻的了解,從而更為準確的感知故事所表現出來的德育意義。通過使用多種教輔工具,也可以減輕德育教師的負擔,使其可以有時間思考更多更好的德育教學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多方位感受德育教學目的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德育教師只是對教材進行簡單的解釋與介紹,課程較為枯燥無聊,學生對于德育教學的學習無法提起學習興趣。因此,新課標對于德育教學的要求也無法達到。并且學生對于教師也懷有敬畏心理,不敢向教師請教自己在德育課程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德育教學目的,自身的綜合素質也無法得到提高。為了改變這種對于德育教學的不利形勢,德育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對于課程安排作出相應的改變,以促進德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組織學生進行與德育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實踐活動,例如學生可以在雷鋒日當天去孤兒院或是敬老院進行獻愛心的活動。以加深學生對于德育教學目的的理解,感受助人為樂的快樂。通過開展這些德育活動,學生可以加強團隊合作能力,還可以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德育教師在今后開展與德育教學相關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打消學生對于教師的畏懼心理。家長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人,小學生由于思想的可塑性,對于家長的行為會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學習。作為學生的第一位教師,家長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規范自己的行為,做到嚴于律己,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在無形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教師還可以與家長就學生的表現情況進行交流,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對德育教學內容進行更改。從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三、以其他課程相結合,深化德育課程的教學效果
在進行德育課程的教學時,德育教師還可以將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作為德育教學內容的切入點,將其他課程的相關內容與德育教學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利用學生對于其他課程的了解度去幫助自己的教學內容的實施,從而促進德育教學效果的提高。例如德育教師在進行孝文化的講解時,可以應用語文課程的《游子吟》等具有孝文化的篇目,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于課文的理解來感悟孝道,從而尊重父母;還可以通過講解《孔融讓梨》來讓學生知道分享的樂趣。德育教育不僅可以和語文學科進行結合,德育教師還可以與美術教師一起,舉辦以德育教育為主題的繪畫比賽,讓學生將自己所理解到的孝文化、禮文化等通過畫筆表現出來,給予學生對德育教育更為深刻的認識。通過將德育教學內容與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相結合,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德育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深化德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德育教學的教學質量也會得到不斷的提高。因此德育教師應該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德育教學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德育教學的教學質量,保證學生可以得到高質量的德育教學,從而達到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四、結束語
因此在開展小學德育教學課程時,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形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等教輔工具來進行教學,在實踐中使學生體會到德育教學的目的,從而深化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德育學習環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齊玉靜.小學德育實效性教學的理念及相關方法分析[J].才智,2015,18,77.
[2]艾曉晶.如何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16,38.
作者:葉永康 單位:廣州市增城區掛綠小學
- 上一篇:“知行分離”對德育的影響
- 下一篇:小學德育實效性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