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說片斷影視片斷改編路徑

時間:2022-06-10 10:37:00

導語:分析小說片斷影視片斷改編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小說片斷影視片斷改編路徑

片斷教學是本科影視劇表演專業中必不可少的階段,從二年級的上學期開始,一直延續到三年級的上學期,進行三個學期。這個階段在表演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完成從表演基礎訓練向表演技巧訓練的深化過程;從局部人物形象向完整人物形象塑造的過渡。片斷教學包括小說片斷、電影片斷、電視劇片斷、當代現代中國話劇片斷、古今中外名劇片斷。在片斷教學中學生的演技提高得非常快,因為每個片斷都是每個作品最華彩的段落,同時片斷的篇幅比較短,可使學生同時可以創造幾個角色,經過這些經典作品的反復錘煉,學生們迅速成長。很多知名的演員也經過了這樣的訓練過程。例如著名演員錢拉•菲利普在戲劇學院四年中創造了近百個角色;王洛勇在四年中也創造了大大小小三十多個角色,其中大多數角色是在片斷教學中完成的。通過大量接觸劇本和角色,造就了他們創造角色的技能和方法自然地融會貫通。

在進行片斷教學的過程中,比較大的難題是改編,尤其是從小說到小說片斷、從電影、電視劇到電影、電視劇片斷的改編,常常成為教學的瓶頸。小說中有較多的人物的心理描寫、外部的景物描寫、具體的情境描寫,但有些作品矛盾沖突很淡。有的影視作品情節發展得比較緩慢,需要換很多的場景。而戲劇片斷則需要在較短的時間里,集中在某一個場景中,通過舞臺行動組織強烈的矛盾沖突,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進行這樣的改編,需要一定的文學功力和結構劇本的能力。很多學生感到無從下手,我覺得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以下幾個途徑進行改編。

一、從情境入手進行改編。重新設置中心事件

許多優秀的小說都有很美的情境,我們就可以從情境入手進行改編。例如小說糾、站除夕》中有這樣幾段描寫:“夜霧悄然涌來,月光象輕煙灑在淮北平原上。合歡[文章編號]1003—6547(2012)01—0116—02樹的枝條,在吹過平原的風中微微晃動。空氣溫暖而濕潤。午夜,將有一班快車通過小站,給前方城市送去快樂。而他,年輕的站務員,將在這小站上度過除夕。他抬臉看天,星星似的雪霰子迎面而來,當他看到那襯著深藍色夜幕的綠色信號燈時,驀地憶起妻子的眼睛——同樣的明亮純凈。他沖著信號燈出了神。夜,更深了……雪花,無聲無息地從夜空飛落,密密地灑向平原,一點也不驚擾人們的睡夢。雪花映著他的小屋所射出的黃色燈光,像春天的蝴蝶,飛旋,起落,互相追逐,嬉鬧。偶爾有幾片雪花,落在他的臉上,大衣上,像是朵朵合歡花。藍蒙蒙的雪地上,橫著合歡樹纖細彎曲的身影。他走上站臺,翻毛皮鞋有力地踩在雪地上。遠處列車亮著前燈,在風雪中,夜色里,猶如游龍。大地微微顫動。近了,車燈劃破夜空,掠過小站。當列車駛過小站時,司機拉響了汽笛。列車用一聲長鳴,向著這快車從不停靠的小站,向在除夕當班的鐵路工人致禮。汽笛震撼著夜空,疾風吹起他的大衣……”通過這幾段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故事的情境很美,但整個故事沒有矛盾沖突,就是寫了一位小站的站務員在除夕之夜值班,快要做父親的他,看到當年和妻子一起種的合歡樹又長高了,很是感慨。他回憶起和妻子剛認識時的情景,也回憶起父親在這個小站工作、去世的往事,更加激發了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與責任,他為安全送走每一趟列車而倍感欣慰。面對這個作品如何進行改編呢?

這個作品最打動人的是除夕之夜的美景和主人公那淳樸善良的心靈相輝映。他對家人的惦念、對工作的熱愛,表現了他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自覺厚重的社會責任感。在這普普通通的崗位上,在這除夕之夜,他堅守著千千萬萬人的平安,堅守著千家萬戶的團圓。他享受平凡的工作的同時也享受著生活的美好。除夕之夜的美景正是主人公心靈的寫照。那么既然優美的情境打動我們,就從此人手。可以保留情境,保留人物關系,并發展人物關系,重新設置中心事件,加強矛盾沖突。改編后的故事是這樣展開的。除夕之夜的小站,被站務員阿挺裝點得一派新氣象,站務室的窗戶上貼著窗花,門上貼著對聯,合歡樹枝條上掛著小彩燈,看著長高的樹,阿挺興奮地和它說起話來,說起當年和妻子栽樹的情景,還說起自己馬上要當爸爸了。遠處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夜空飄起了雪花,洋洋灑灑,飛舞著、盤旋著,空氣濕潤而溫暖。這時,弟弟來了,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阿挺當爸爸了,妻子生個兒子。也帶來一個壞消息,妻子難產,大流m,危在旦夕。弟弟讓阿挺盡快找人替班,趕快去醫院看望嫂子。阿挺心急如焚,連忙打電話,可誰都聯系不上。弟弟說自己來找哥哥就是怕萬一找不到人值班,自己頂替哥哥。阿挺堅決不同意,弟弟說自己是鐵路技校的學生,知道怎么操作。于是便給哥哥講述一遍,講得完全正確。阿挺有些猶豫,在弟弟的再三勸說下,阿挺準備走。當他走到合歡樹F,又回來了。他還是不放心弟弟,又讓他講一遍如何操作,結果弟弟講錯了。阿挺大發雷霆。這個雷霆是發給弟弟的,也是發給自己的,他恨自己為什么會有一閃念,如果真的離開崗位,會釀成多大的禍呀。他想起父親在小站工作一輩子,沒出過一次事故,在病情突發的情況下,仍堅守崗位,送走最后一趟列車。在父親去世前,對他說“決不能讓列車在我們手上出差錯”。阿挺讓弟弟盡快回去,并把自己做的玩具帶給兒子,還把年種合歡樹時,二人的定情信物帶給妻子,讓愛情給她力量,戰勝死神。午夜,阿挺走到站臺,目送著列車疾駛而過,大地在顫動,汽笛在長鳴,仿佛在向阿挺致敬,“一路平安”的歌聲回蕩在小站的夜空。通過重新設置中心事件,使規定情境尖銳化,推動起矛盾沖突的展開,整個作品具有了張力。

二、從主要人物入手進行改編,濃彩重墨塑造典型形象

有的小說描寫了很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塑造了幾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這樣的小說具備了較好的改編基礎。但片斷的篇I隔有限,不能較完整地塑造群像,要濃彩重墨塑造一個典型形象,可以從主要人物人手進行改編。例如短篇小說縱前的護林員老才其中是這樣描寫老木的:“村里人都叫他老木。私下里說,老木真是個老木。……前一個老木是用他的名,……而后一個老木,則是說一個人老是木著,腦子像木頭弄成的一樣,愛一條胡同鉆到底,不肯開竅。村干部當初選一個護林員看護村子東頭的那片林子,選來選去選了老木,大約也是看中了他那不肯開竅。倘若選一個十分開竅的人護林,那結果肯定是樹一棵一棵地短斤缺兩,陸續流失,而護林員自個兒則肥的流油了。老木首首尾尾一共干了十二年的護林員,這十二年間,但凡從家里出來,老木手里都是拎著一件別致的武器……就是一把刀鋸。有一回他還真照一個人的腿上鋸了幾下,鋸得鮮血淋漓——那個夜晚,黑黑里聽見林子里有砍伐樹木的聲音,老木就緊了手腳悄悄閃過去。一喝一吼,那人急了,競想撲到老木逃走。老木就用鋸比照那人的腿部盡力一推一拉,那人就慘叫一聲,跟一口豬讓人宰殺了似的。老木說‘我可在村里說過十回八回了,我說我是人民護林員,手不軟萬一不長眼的往上撞,可甭怪我了。”’小說中把老木這個人物形象塑造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改編時以他為中心展開故事線索,集中表現老木為了保護集體的樹林不怕得罪任何人,甚至犧牲自己也要與那些偷樹的人斗爭到底的精神。對情節也要進行篩選,還是圍繞老木來選擇,選擇那些利于表現的,比較典型的情節,其他人物的情節可以刪減,這樣就能凸顯老木的形象。在改編時還遇到的問題是,整個情節的發展是在幾個不同的場景中進行的,如樹林、護林員家、村長家、鄉派出所院子、所長辦公室、的雪路,而戲劇片段則需要集中場景來表現,因此如何處理場景的變化是改編的難點。可以這樣處理,將大部分戲集中在室內進行,舞臺七呈現一個室內的環境,它既是護林員的家,也是村長的家,又是所長的辦公室。場景的轉換通過人物獨白進行銜接,既自然又連貫。由于把改編的重點放在老木身上,充分展現了他鮮明的性格特征,使得這個形象生動而鮮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從中心事件入手進行改編,把分散的情節集中起來

有些學生很少看舞臺劇,但對電影、電視劇卻非常熟悉。所以電影、電視劇是非常好的改編素材。但電影、電視劇的故事情節發展得比較緩慢,而且分散在多個場景中。有的電視劇長達三四十集,人物命運的發展貫穿其中,這給改編造成很大難度。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抓住中心事件,把零散的情節集中起來。例如電視劇(伏明宮詞》,是三十多集的連續劇。故事線索很多,有武則天稱帝前后命運的變化;太平公主追求愛情的坎坎坷坷;太平公主同母親的爭爭吵吵;武則天四個兒子的悲劇命運;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為爭奪權力而毒死皇帝的血腥之路等等。在繁雜的線索中我選擇太平公主和薛紹的愛情線索,以薛紹無奈揭示結婚真相為中心事件,把分散在九場里的故事線索,如太平公主與薛紹相遇相識、太平公主向薛紹傾訴衷腸、薛紹冷落太平公主、薛紹講述“長相守”的故事、薛紹愛上太平公主、瑾娘為了復仇阻止薛紹出走、太平公主誤會薛紹、薛紹無奈告訴太平結婚真相、薛紹無法面對自己的感情拔劍自刎等情節集中起來表現,就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戲劇片段。改編后的故事中心事件突出,矛盾沖突激烈,規定情境尖銳,跌宕起伏的情節發展,可牢牢地吸引住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