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藝術特性及發展前景
時間:2022-09-05 11:17:00
導語:微電影藝術特性及發展前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網絡上不時出現“微電影”的身影,微電影在網絡上被廣泛提及,微電影也叫“微型電影”,主要指適合各種新型媒體平臺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制作的完整故事情節的視頻短片。目前內容涉及幽默搞怪,公益、商業以及時尚等方面。微電影與傳統的品牌電視廣告、MTV、產品推廣等非常相似。其隨著互聯網和新型數字媒體的發展而成長起來,最初是普通人群拍攝所見的,并把這些視頻傳到網上與大家分享,隨著視頻作品的增多,網上出現專業視頻網站,隨之參與人增加,不僅有普通市民,還有大量在校學生甚至電影界的演員、明星等,他們在網上建立相關論壇、博客,伴隨著關注人群的擴大,微電影的成長土壤漸成。目前微電影主要以免費的形式供大家觀看,這與傳統電影以實體院線為平臺有著較大區別。微電影與傳統意義上的電影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其“微”字已暗示出微電影與傳統電影的差異:(1)在時間上的區別,即時間上的短小,有的微電影不足30秒,多的也不過30多分鐘;(2)制作周期上數天即可完成;(3)在成本投入上幾千到數萬;(4)內容上短小、精悍等。這些特點決定了微電影較傳統電影在拍攝門檻上要容易得多,這也是吸引廣大普通大眾參與其中的原因之一。盡管不少從事專業的人士不屑談及微電影,認為太多的粗制濫造的視頻被冠以微電影之名,缺乏專業電影的品質,但也有不少影人投入其中,尋找藝術創作的新源泉。
一、微電影的藝術特征
(一)獨特的敘事形式,在極短的時間內吸引觀眾一部普通的傳統電影大多90分鐘左右,在這樣的時間段里可以采用多種敘事方法,把故事講述出來,所以在故事導線上可伴隨著一條主線,再輔助幾條隱線,甚至可通過細膩的場景與人物刻畫,突出主題,讓故事更加精彩吸引觀眾。而微電影則不然,由于時間的限制,決定了微電影在敘事手法上的簡練,敘事言簡意賅,故事情節高度濃縮,并能在極短時間內,采用恰當賣點吸引觀眾注意,調動其情緒融入電影中。從敘事層面來說,好品質的微電影比傳統電影的要求更為苛刻,例如:吳彥祖為凱迪拉克汽車公司拍攝的《一觸即發》,全片大約90秒,片中直接單刀直入,講述吳彥祖所扮演的男主角與女主角聯手突破重圍,把新科技安然送到的故事。由于時間的限制,無法通過完整對話和人物性格塑造來表現故事情節,片中采用了快速轉換場景,以主角完成任務為主線,簡要直接地把故事敘述出來,為能在極短時間內吸引觀眾的注意,激發其興奮點,在對白上力求簡潔明了,并輔以精美的動作表演和情節設置,使整個電影雖小但精致且氣勢不凡,實現了電影訴求,同時也吸引了觀眾。
(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微電影的發展之初,可追溯到網絡視頻短片,最初能在網絡上興起,跟網民們自發參與密不可分。只要沒有觸及國家法律與法規底線,在這種包容性較強的網絡平臺上,網民們通過拍攝身邊的故事,自娛其中,并吸引大量的人群參與,相互共享、相互探討。正是這樣沒有過多的禁忌和苛刻條件,成就了今天的微電影。所以,從整個發展歷程上看,不難看出微電影的內容題材上是多形式的,無論寫實、魔幻還是穿越,很多來源于普通大眾的真實生活,尤其是實時性的社會事件,都會被好事者改編成視頻上傳到網上,在大家莞爾一笑之余,喚起對社會事件的關注,進而激發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評判。在這些眾多的微電影中,有制作精良的,有制作簡單的,但貼近人們現實的生活,能喚起大眾的情感共鳴。時常會看到一部不起眼的微電影,火爆網絡,超過千萬的點擊率,這和那些動則上億元的巨資制作大片,在實體院線中僅少數人觀影形成極大反差,這充分體現了微電影的生命活力和潛在發展空間。
(三)實時性與交互性的糅合微電影與互聯網有著緊密的聯系,互聯網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同的人群可以在不同的地域,同一個時間下了解實時的相同信息,這也是有別于其他實體傳播媒介的,微電影為何能在網絡媒介下風生水起,跟它極短的制作周期是分不開的,由于制作時間縮短,能夠很好地把實時現實事件提煉到電影情節中,給人們極大的熟悉度和認同感,喚起觀眾的共鳴。而實時性的特點,為微電影的交互性做足了前期鋪墊,例如:2010年在網絡上火了一把的《私心門》,這部微電影是威爾瑞公司拍攝,以一起新浪微博私信泄密為主題的情感故事,這個電影本是公司年會型自娛自樂的微電影,不想由于所選擇題材與當前的微博泄密的社會事件切合,同時,所拍攝穿幫鏡頭眾多還有結局的不確定性給網民留足了口實,從而頻頻在網上駐足,成為當年最受熱捧的微電影之一。在這個事例中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制作后期發現片中存留大量穿幫鏡頭,公司并未刪減處理,而是直接公布在網絡上,讓公司員工自己挑出穿幫鏡頭,這個無心的自娛事件在網上曝光,引來眾多的網友參與其中,進而觸發了觀者與電影、制作公司的交互行為,與該片的受捧不無關系。同時這也體現了微電影與傳統電影在藝術表現上的區別所在,傳統意義上的電影更大層面是靜態的展示,觀眾是被動地接受,而在網絡平臺下的微電影則已跨越了這個界限,觀眾不再只是被動地引入制片方所營造的情景中,而是能夠主動地參與到電影中來,不僅可以左右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還能參與到電影的制作中,激發起觀眾的參與欲望,這樣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其潛在的領域,是廣闊而多維的。
二、微電影的發展
(一)微電影市場廣闊,競爭激烈,蓄勢待發縱觀目前國內微電影的發展格局,有兩大類型在微電影中占據主流位置,一類是以做網站起家的視頻網站,他們以得天獨厚的網絡技術實力為大量原創微電影提供平臺,同時隨著微電影的發展,這些企業意識到其潛在經濟價值和微電影的品牌市場,也逐漸投入資金拍攝制作微電影。例如:搜狐、優酷和騰訊等旗下的視頻網站開發了諸多拍攝微電影合作平臺,投入重金與影視公司和企業合作建立了許多微電影項目,如騰訊與湖南衛視合作拍攝的《快女微電影》等,另一類則是資金雄厚的產業資本公司,受到網絡經濟的吸引也投入其中。如:盛大集團,這個具有敏銳嗅覺的產業大鱷在微電影風起云涌的市場里豈能袖手旁觀,它旗下的“華影盛視”推出了“你來寫,我來演,
他來拍”的新型的交互性微電影拍攝模式,緊扣微電影的本質特點,在內容要求原創性的基礎上鼓動普通民眾參與進來,實現互動。這是對傳統電影制作的徹底的顛覆和挑戰。(二)發展用戶體驗型微電影在產品嚴重同質化的今天,對強化產品的用戶體驗是獲得更多用戶信任的保障,電影也不例外,那種傳統的曲高和寡,自以為是的閉門造車制作方式勢必無法獲得大眾的支持和共鳴,盡管近兩年中國電影市場一片高歌,但稍加觀察就會發現,電影大鱷們壟斷了大部分份額,過高的票價以及華麗而泛泛的大片吸引到實體院線觀看電影的觀眾實為少數,大量的人群被隔離于影院大門之外,而互聯網卻實現了日平均過億的點擊率。微電影恰恰彌補了傳統電影的不足,投資小,制作周期短,能夠很好地與大眾進行實時互動,這都為開創新型的電影模式開辟著前所未有的道路。有人認為微電影要獲得經濟上的利益,必然要回歸傳統實體院線,然則筆者看來這樣的想法顯得過于局狹,更是一廂情愿。微電影發展始于普通大眾的自娛自樂,其草根性是無法與其割裂開的,這里的草根性具體表現為微電影題材的現實社會性、通俗性和低成本性,這些涵蓋了國內微電影的內涵,失掉草根性,就意味著失去廣大的觀眾的支持,如果微電影最終脫離互聯網以及新媒體平臺,重新回歸實體院線,微電影的優勢蕩然無存,更不可能希冀上億的觀眾24小時地購買著高價票去電影院觀看電影。所以,要發展微電影市場,必然要根據微電影的本質特點,研究適合其自身發展的新型電影模式。強化用戶體驗的植入不失為策略之一。加強用戶體驗是企業樹立品牌形象,提高產品品質,擴大受眾群,留住老用戶的商業策略之一,微電影自身短小的特點,無法像傳統電影大片那樣通過大量的排山倒海的市場推廣宣傳,準備較長時間制定檔期,申請審批,最終再放映。微電影則更具備互聯網產品的特點,以電影自身為賣點,通過吸引流量開發其周邊產品的模式,實現其經濟價值的轉換。
(三)借鑒游戲多結構非限制性模式,提高人與影片的多維交互電子游戲在近十年發展蒸蒸日上,其虛擬現實的交互性吸引了眾多玩家欲罷不能,其突出優勢,就是游戲情節與玩家的高度交互。電子游戲與電影有許多相通之處,當下國內外有不少由著名游戲改編的電影,也有不少優秀影片改編的游戲。例如:《古墓麗影》《哈利•波特》《三國演義》等,較好游戲的關卡設計是非限制性的,給玩家許多自主空間,玩家可以在游戲中得到角色扮演的體驗,根據不同玩家的個性特征會產生不同的結局,從而形成游戲多結構的特點,這也是游戲吸引玩家所在。微電影短小,在制作中易于調整,根據觀眾的意愿設計不同的故事情節發展是能夠實現的,通過鼓勵觀眾的加入,提高交互性,從而實現觀眾的持久性。
三、結語
微電影的出現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傳播媒介發生轉變的必然產物,是精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普通民眾自我意識復蘇的體現,盡管微電影發展至今良莠不齊,引來不少質疑,但其發展態勢不容小視,研究其表現的藝術特征,提高其藝術表現品質是必然之選題。
- 上一篇:干部行賄受賄治理方案
- 下一篇:體育電影發展歷史及落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