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影產業發展及扶持

時間:2022-09-06 05:09:43

導語:國內電影產業發展及扶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電影產業發展及扶持

新世紀以來,我國電影產業在突發猛進的發展。其不僅表現在電影產量、數量、質量上,也表現在其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上。現在的電影產業已經成為我國軟經濟實力,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我國政府先后采取相應措施對我國電影產業進行扶持,為電影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影產業的發展。本文主要從新世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新世紀中國政府對電影產業的扶持兩方面,對新世紀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和政府支持進行探討。

一、世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電影作為人們茶余飯后的重要休閑娛樂形式,其不僅是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的文化產業,也是促進社會文化建設、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同時,對我國在世界政治經濟中的發展也有重要作用,電影產業作為軟實力已經成為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重要組成部分。

1.電影產業對經濟的影響。電影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其不僅能使自身更好的發展,同時也能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一部電影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票房收入上,還可以通過與電影相關的衍生品的營銷帶動其他經濟的發展。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新技術已經在電影中廣泛的應用,這就為與電影相關的技術創造了更多發展空間,也能為社會提供更多崗位。在電影產業的帶動下,相關技術產業發展起來,同時也為社會就業提供了多個崗位。這就是電影產業的關聯性。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其融資方式也日漸豐富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金融企業的發展。此外,電影產業的發展,對我國扭轉貿易逆差,優化產業結構有重要促進作用。

2.中國電影產業對文化的影響。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文化底蘊的古國,能否將其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光大,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然而隨著美國電影進入中國市場,這種文化認同感在逐漸的減弱。美國電影進入中國電影市場之后,其憑借著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通過展示美國人物像、社會現狀和意識形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的價值觀、思想、甚至傳統文化。美國電影這種強大的影響力、號召力,比真正的經濟掠奪更令人后怕,很可能會動搖我國文化根基,甚至同化一個民族。在這種情況下,防止美國文化滲透、保護中華文明和我國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我國的必然選擇。

3.中國電影產業對政治的影響。新世紀以來,僅用經濟、軍事為主的硬實力來提高國際影響力,已無法滿足新世紀國際往來,而軟實力則不同,其本身具有親和力和影響力,通過親和力和影響力能直接爭取其他國家的政治支持、價值觀的認同和文化的接受,能夠以和平的方式不斷改善我國國際環境。目前軟實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產業作為文化載體,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不僅涉及到民族傳統、意識形態,也涉及到政治主張,其在在宣揚民族傳統、意識形態和政治主張上有重要作用。電影產業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在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同時,還能將本國的價值取向、生活方式、意識形態及政治思想傳播到國外,使國外更好的了解中國,以促進彼此的交往。

二、新世紀中國政府對電影產業的扶持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我國電影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直接、間接的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要想使電影產業更好的發展,就要有政府的支持。只有政府對電影產業進行扶持,才能使電影產業迅速發展,才能更好的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1.新世紀中國政府政策扶持對電影產業發展創造了條件。新世紀也就是2000-2010年,這一時期是我國電影產業全面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相應的體制改革都是以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而提出的,加快開放主動策略,融合不同的資金進入電影產業,已經成為這一時期主要政府扶持政策。在2000年的時候,實行了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在2001年的時候有對放映機進行了改革,并列出來改革的實施細則,同年放松了電影單片許可證的范圍。之后一年的院線制改革并實行,在2003年的時候CEPA的簽署以及《電影制片、發行、放映經營資格準入暫行規定》第20號總局令的出臺及相對開放的準入制度《電影企業經營資格準入暫行規定》第43號總局令的出臺等,這些方案的出臺,對電影制片、發行及放映經營資格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放寬了注入制度,同時對外資、港資的引進以及電影審評都作出全新調整,無一不說明政府為電影產業的發展和開放提供了智力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2004-2006年間,廣電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電影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工作的意見》、《關于鼓勵和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若干政策的通知》,這些政策的提出,不僅為新時期的電影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同時而也拓寬了海外市場。新的優惠政策的提出,為國產影片走出去創造了條件。從2004年開始,我國對于文化產業發展及文化產業發展中若干稅收政策問題出臺了相應稅收優惠政策和減免政策。這些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影產業的發展。

2.新世紀中國政府政策扶持對電影產業水平的提高有推動作用。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06年,我國電影產業處于高度繁榮時期,繁榮時期的出現與我國政府的經濟優惠政策是分不開的。經濟優惠政策出臺,不僅促進使影片發展、市場的發繁榮,同時對電影工作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特別是電影專項資金這一先征收后返的經濟優惠政策提出并實行,為推動電影事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在這一年國家征繳電影專項資金約9000多萬元,與1996年相比較是其11倍。不僅如此,這些專項資金不僅資助了國家重點影片、農村影片及少兒影片的拍攝,同時也為電影走進社區及在農村數字化放映等提供了資金支持,據統計,這一年的資助總額約2億元。

2007年,在全國電影工作會議上又再次強調了國產電影走出去,明確指出以進代出、互利共贏”,海外市場的擴展,不僅促進了電影產業發展,同時也為提高國家綜合國力創造了條件。

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下發了《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規定不僅為國產電影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優惠政策,同時也為其發展創造了條件。在這一年,國產電影取得了可喜成就,不管是在質量、數量,還是其他產業發展上都有重要作用。結束語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國電影產業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電影產業的產量在逐年增長,質量在不斷的提高,產品的種類在逐漸增多,其影響力也在不斷的擴大。這一切的實現離不開政府的扶持,也正是由于電影產業的發展,才使相關產業能夠更好的發展,才能為更多人提供就業機會,才能帶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因此,電影產業的發展與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