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高校科研標準化管理工作研究
時間:2022-01-05 09:38:53
導語:新時代高校科研標準化管理工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如今的科技時代,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那么科技體制就是這個“新引擎”的“燃料源”。這“燃料源”的質量不僅決定“新引擎”的快慢,而且還決定著“新引擎”的穩定性和持久性。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更應該發揮好自身優勢,為科技為“新引擎”打好基礎。但面對當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科研管理標準不統一,科研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不完善,科研工作觀念落伍等各種問題。對此,文章根據目前的問題,從多角度分析標準化管理工作的機制,提出創新改革方法,為促進高校的發展提供幫助。
科研管理部門作為高校中重要的核心部門之一,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地位更加重要,任務也更加繁重。面對高校科研產出量的持續增長,科研管理要求也在日益增高的情況下,如何對高校科研進行標準化管理、如何有效提升科研管理能力和效率,這對于高校發展也是一個“挑戰書”。在此背景下,當前科研管理工作存在效率不高、程序不規范、管理標準不統一、信息無法共享和相關服務平臺、服務工作碎片化等問題。對此,我們需要運用標準化的管理理念以及創新的管理方法,做好“頂層設計”,構建科研管理標準化體系,將制度形成標準,用標準推動實施,促進科研創新的效率和質量。
1高校科研標準化管理工作創新的意義
1.1為新時代科技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現如今,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新常態,面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類風險和挑戰不斷增多的新形勢,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機轉化,能夠為社會帶來巨大的財富與價值。目前,高校的科學研究已成為新時代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支撐力量。隨著,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校科研合作不斷深化,高校的科研工作管理團隊作為重要的溝通橋梁,應從管理層面入手,有效發揮高校的優勢,促進了技術創新以及科研成果轉化,使得技術創新和市場應用得到全面的發展。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作為產業與高校連接中的一項關鍵基礎工作,讓“產、學、研”更好融合,為新時代科技創新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2為高校科研發展提供助力
為了高校科研更好地發展,高校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優勢與資源特色,發掘科研發展潛力,加大創新力度,實現改革創新,打造“量身”的科研平臺也已成為高校的戰略任務。對此,科研管理工作創新是平臺建設的基礎,也是提高校科研能力提升的關鍵。科研管理標準化能夠為高校科研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地支持,能夠更加規范地讓科研管理技術與科研工作相結合,將科研成果有效轉化,推動高校科研工作有序開展,為高校科研發展提供助力。
1.3為科研人員提供幫助
無效的科研管理模式會大大打擊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從而影響科研的產出量。高校應根據自身科研特色而制定的有效的、標準的創新性管理模式,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機制。在促進高校綜合實力提升的同時,規范的管理工作也可以為科研人員提供更高質量的科研環境。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多、更好的平臺和機會,為科研人員的科研發展提供幫助。
2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
2.1科研管理工作標準不統一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都是校院分化,高校的二級單位院系是開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構成。但是,高校中每個院系、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導致管理方法也參差不齊。不同的管理部門對于管理的方式和標準也不統一,導致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同時也打擊了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2.2科研管理工作人員知識體系參差不齊
當前,大多數高校對于科研管理都有創新意識,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對于科研管理重視度不足,將焦點僅僅集中在科研人員人才隊伍建設上,未考慮到科研工作管理人員。科研工作管理人員知識體系參差不齊,沒有統一標準的管理模式,工作方法較為單一,模式依然遵循傳統,使得在管理工作中無法“吸收”創新方法,也不懂得如何創新,無法將科研管理與實際相結合,影響科研成果效益最大化。
2.3科研管理工作缺乏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高校科研產量日益增加,傳統手工的辦公模式只能處理簡單的數據,已無法滿足大量的數據采集和管理。科研工作屬于智力型創造性的勞動,科研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開拓科研人員研究的創造力,從而不斷開創科學研究的新局面。目前,大多數的高校中管理平臺建設不完善,資源無法實現共享,經常出現相同數據反復采集、相同事情反復做的現象,影響管理工作效率,同時也影響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在追求科研成果的過程中,不僅只是追求學術價值,也需要考慮與市場相結合、與社會發展相結合,所以,標準、規范的信息化管理平臺也是科研管理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突破點。
2.4科研成果轉化機制不完善
高校通常掌握大量的原始科研成果,但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未建立或未完善專門的標準化成果管理轉化機制。一般的科研成果轉化,需要經過論證、申報、結題驗收等多個環節,因此課題研究成果管理是整個課題管理中關鍵的管理工作。每個環節的標準不一致,容易在過程中產生錯誤,導致實際研究成果與預期成果產生差異,導致科研人員缺乏科技成果轉化動力。
2.5科研人員評價體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數高校對于科研人員評價體系過于單一,“唯論文”的評價機制尚未解除,這樣對于產學較高,例如長期和企業合作轉化科研成果等科研人員、以實踐為主的科研人員缺乏激勵,長此以往,導致科研人員熱情下降,科研成果也容易脫離市場、脫離社會。
3高校科研標準化管理工作的創新思考
3.1制定標準化管理方法,提升科研工作的規范性
一般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內容如圖1。圖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內容科研管理標準化的思想來源于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的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先進的管理理念、流程、內容、人員分配以及創新的管理方法等將管理工作的要求與目標進行細分和統一規范(如圖2,以院系管理工作為例)。圖2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細化內容大量的實踐證明,標準化管理是達到管理目標、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的強有力的手段。標準化的管理工作,是實現將科研管理工作中各個流程可操作化,各個目標可衡量化。這種創新型的管理工作模式,可以提高管理技術,達到科研管理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的目的,從而提高整體的管理工作效率,推動高校科研工作的有效展開,激勵科研人員的科研熱情,對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
3.2確立管理目標,打造管理人員人才隊伍
新時代,科學研究管理的創新發展需要結合高校的實際以及未來發展路線制定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高校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僅只在科研人員上“下功夫”,管理人員也需打造適應性的人才隊伍。制定統一的管理標準,做好管理培訓,積極引入和建設好學習平臺,學習前沿科研管理理念。例如,可以請一線的管理人員結合自身經驗進行交流,讓管理人員也可以再交流中學習。也可以提供相關的管理文獻供管理人員學習,從根本上提升管理人員能力。
3.3建立標準的信息化管理平臺,轉化服務平臺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廣泛應用,相對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管理平臺可以最大轉化科研成果。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門面對大量的數據,需要進行采集、統計、分析等工作。標準的信息化的科研平臺可以更高效、高質量、更準確地保障管理工作的準確性與統一性,同時可以在平臺上實現資源共享,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3.4明確管理機制,積極孵化科研成果
如何將原始的科研成果更好地轉化,推向市場,為社會做貢獻,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門是這項工作中重要的“橋梁”。高校的管理工作機制需要在管理工作過程中落實。科研管理主要分為項目管理、人員管理以及經費管理三類。明確管理機制,積極在前期做好成果孵化,落實標準化管理。如對于有前景的科研成果可組織預申報、專家論證、前期培育等工作,標準化的管理模式可以確保高校科研工作能夠健康穩定地發展,同時保障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也能得到質的提升。
3.5完善人才評價體系,推動科研發展
高校中往往按照“教學型”“科研型”“教學科研型”人才進行區分。面對讓人才可以得到全面發展,高校應該更加細化管理體制。不同的人才按照不同的管理模式進行評價、管理。這樣可以讓高校教師在舒適的平臺上,更大的發揮自己的潛能。綜上所述,在現如今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需要標準化的管理模式,深化創新改革意識,提升科研管理人員能力。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的方法,引入創新的管理模式,將科研和管理有效結合,才可以充分調動與激發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相互促進、共贏發展的良好局面,為高校的科研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顏學穎,沈滿,宋姍.高校科研管理機制創新發展思考[J].新課程研究,2021(11):12-13.
[2]楊麗瑩.分析新形勢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20(10):15-16.
[3]唐宇佳,王超.高校科研管理現狀分析及改進建議[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9,40(01):36-39,52.
[4]婁玉芳.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現狀及創新策略[J].黑龍江科學,2021,12(09):146-147.
[5]張妍.高校院系科研管理能力提升探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8(03):101-102.
[6]楊妙玲.高校二級單位科研工作的精細化管理[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4):208-209.
[7]盧建華.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探析——基于文科科研管理體制變革的視角[J].教育探索,2020(06):49-52.
[8]黃倩,龍軍,沈巧珺.新形勢下高校科研管理分析與路徑選擇[J].臺灣農業探索,2021(02):74-79.
[9]魏巍,張慧穎.“放管服”視閾下教師感知高校科研管理服務質量的實證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20(08):17-21.
[10]馮玫.新形勢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商訊,2021(18):154-155.
[11]冼玉華.如何在新形勢下實現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創新[J].傳媒論壇,2021,4(01):146-147.
[12]高鵬.高職院校科研管理標準化分析[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1,50(02):75-77.
[13]冉文清,劉敏穎,周培才.科研管理標準化探索[J].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2018,2(04):15-18.
作者:陳穎潔 單位:揚州大學
- 上一篇:微信公眾平臺在農業技術推廣的應用
- 下一篇:商業銀行基層機構內控合規管理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