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下財務管理論文
時間:2022-10-16 03:33:30
導語:知識經濟時代下財務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我國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1.財務管理觀念落后
我國財務管理的觀念仍然帶有濃厚的工業經濟色彩,過分強調對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的管理,忽視了對企業專利、商標、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的管理。這是由于財務管理人員對企業資本的認知不足造成的。實際上企業的無形資產對企業的貢獻不比有形資產低。在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中,企業的專利、技術以及人才的貢獻度遠遠超過有形資產。知識經濟強調對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我國的財務管理并沒有對企業擁有的知識資產進行有效的價值評估,也并沒有對知識資產的地位形成明確的認識。因此,并不能高效地管理和運用知識資產。
2.財務管理的內容陳舊,財務機構設置不當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并且擁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是現階段我國財務管理仍是以統計為主,即關注于企業收支、財務往來的數字計算和整理,這只是財務管理的最基礎的工作,卻成了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在機構設置上,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地位平等,對其他部門的資金申請并沒有有效的控制權,某建筑業企業甚至將財務處劃歸行政辦公室,將財務權置于行政權的管轄之下,財務部門就像是企業的管家,根本不能決定錢花到哪兒。這無疑大大降低了財務管理的監管作用,增大了公司財務活動的風險。
3.財務管理技術手段落后
財務管理的網絡化和電算化普及程度仍然很低,,還處在手工到網絡的過渡階段。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經濟領域,“電子貨幣”、“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新的技術手段也功勛卓著。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對這種新技術、新手段的運用率不高,仍然采用傳統的現金或支票結算的方式,這有網絡安全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但主要原因是對財務管理的創新意識不強。財務預測、預算、決策和分析等一系列財務活動仍然過分依賴手工處理的方法,較為先進的財務管理軟件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財務管理各職能部門間的信息傳遞也仍然依靠當面核對或者書面通知的方式,耗時耗力。財務管理技術手段的落后,降低了財務活動的速度,影響了財務活動的效率。同時,由于采用傳統的技術手段,財務管理中的環節眾多,容易讓不法者鉆空子。
4.財務管理隊伍素質不高
目前,我國財務管理隊伍處在青黃不接的階段。傳統模式下成長起來財務管理人員占據主導位置,他們雖然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但缺乏先進的理論指導和創新的激情。接受過全新財務管理理論教育,渴望創新的青年員工由于缺乏實踐經驗,短時間內并不能獨立勝任財務管理的重任,這就制約了財務管理的創新。
5.風險意識不強
企業的財務關系到企業的命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企業的財務管理往往風險意識不強,表現為風險預判工作做得不到位,使企業“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在企業的財務活動中缺乏控制和監管,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在雷曼兄弟銀行破產的第二天仍向其匯去3.5億歐元的事件,就是財務管理沒有起到監管和控制的典型案例;企業的財務管理對財務活動結束后缺乏評估和總結,難以得到有價值的經驗。很多企業認為能對財務管理產生影響的環境主要是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因而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國內的一些風險因素,殊不知由于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世界各經濟體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越來越顯示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趨勢。美國次貸危機、歐債危機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財務管理者不將防范風險的眼光擴展到全球,很容易使企業面臨意外的困境。
1.創新財務管理觀念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本結構的發展趨勢是物質資本地位逐漸下降,知識資本的地位不斷上升。企業財務管理者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轉變,摒棄“以物為本”的傳統財務管理觀念。過分關注企業的有形資產,忽視知識資本的地位,會使企業故步自封,喪失潛在的競爭優勢。知識經濟需要人才的推動。知識包括技術、能力、管理等,這些要素都要通過人才才能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因此,企業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理念,一方面開發和培育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更要關注企業的人力資源。另一方面,財務管理者應該對財務管理進行重新的定位。財務管理是應該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決策,而并非是一個單純的服務性活動。財務管理應該對企業承擔更多的責任。
2.革新財務管理內容,調整財務機構設置
在財務管理中應重視企業資產特別是無形資產的投資決策以及評估,建立確實能夠準確反映企業資產狀況及其結果的決策指標體系。健全內控制度,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構建有機統一的制度體系。按精簡、高效、實用的原則,制定原則性制度。既要有宏觀上的統一調控,又要在微觀管理中分離業務。能夠在宏觀管理上全局掌握,并能彌補具體財務活動中的空子,讓心術不正者無機可乘。完善的制度體系需要與科學的機構設置相配合。企業應該擺正財務管理部門的位置,提高財務部門的地位,將財務部門置于與其他職能部門地位相當,對其他部門的財務收支和財務往來有監管權的位置上。某大型國有建筑業集團在財務機構設置上就有獨到之處。該集團下屬分公司的財務機構都直接隸屬于集團總部的財務部,并且全部財務人員也都是由集團公司委派。分公司主管財務的領導一到兩年內就會調動。這大大提高了財務部門的獨立性,使其能夠更加行之有效地對企業的財務收支和往來進行管理和監督。
3.革新財務管理技術手段
現代企業要想跟上知識經濟時展的潮流,就必須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和統計信息相結合的電算化管理和網絡化管理體系。財務部門應該整合公司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企業的固定資產、人力資源、客戶群信息、生產經營指標等,要將這些信息做集中分析,為企業的決策層提供事實依據。特別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短板,財務管理者應該精心地剖析,找出具體的環節,分析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采取有力、得當的措施,及時改正。企業財務部門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電子現金、網上銀行等多種現代化的交易方式和結算平臺,一來可以減少工時,提高效率;二來可以簡化程序,減少財務活動的中間環節,安全性更高。
4.加強財務管理隊伍建設
一方面應該加強對老員工的培訓,首先是向他們灌輸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還要切實提高他們操作計算機、使用網絡、應用財務管理軟件的能力,推進財務管理電算化、網絡化的進程。另一方面應該大膽啟用有創新激情和較先進理念的青年員工,為財務管理注入新鮮的血液,從而使其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應該注意財務部門內部的交流,新老員工都要各取所長,彌補自己的短處,從而增強團隊的整體財務管理水平。
5.強化財務管理中的風險意識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財務管理除了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本,還要注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做得好才能保證企業始終是走在一條相對安全的道路上,才能保證企業的盈利,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首先應該建立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包括財務風險的識別和財務風險的評估。風險預警能預先判定企業決策的可行性,判斷在落實決策時可能遇到的困難。企業的決策層可以及時放棄或調整決策并提醒職能部門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指導職能部門采取相應的措施防范風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其次,要強化對財務風險的控制,面對風險,企業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降低債權持有量,結合財務預警提供的相關信息及時調整財務決策等。最后,要建立財務風險的規避機制。財務風險的規避包括分散和轉移。分散可以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實行多元化經營實現,轉移可以通過保險、期貨、遠期合約、互換期權等金融工具的合理使用實現。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財務管理的質量直接與企業的效益掛鉤。知識經濟時代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財務管理與企業效益的相關度也更高。因此,創新財務管理的觀念、內容、制度體系以及技術手段,加強隊伍建設,強化風險意識,在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能為企業的發展增添動力。
作者:谷苗單位:北京筑邦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油區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 下一篇:計算機技術在商業零售企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