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項目設備管理研究
時間:2022-04-17 03:39:18
導語:財務項目設備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項目化運作方式的推廣,合理的管控項目成本,能夠極大的提高公司運營效率,但也對公司的項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項目設備的選用與管理。對于當前項目設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規劃不全面、選用不合理、管理不恰當等問題,筆者基于實踐經驗,提出合理規劃、精準匹配、強化管理等相關的建議,目的是加強設備資源的有效配置與管控,將設備的效率發揮到最大,降低項目成本。
一、研究背景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設備越來越成為企業經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國有大型施工企業來說,設備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企業設備管理關乎企業生存與發展。就目前而言,我國企業對項目設備管理的認識不一,有的企業把設備當作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元素,具備完整的項目設備管理制度,最大程度上發揮設備的效能;而有的企業對于設備管理沒有足夠的重視,在設備的選用、管理、維修等方面都相當的“粗糙”,一味的“拼設備”,不能及時更新、改進設備,在設備管理上也存在諸多缺漏,最終導致企業資產的嚴重流失。在不同的設備管理理念下,給企業帶來不同的影響,在新形勢下,如何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做好項目設備管理是本文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二、項目設備管理財務視角研究的必要性
項目設備是企業經營的成本投入,也是企業的重要資產,設備的購置會占用企業大量的資金。一是項目設備管理,這是提升企業資源利用和項目管理水平的內在需求。從成本控制的角度來說,能夠對項目設備的選用有合理的規劃,最大程度的減少企業生產的成本投入,將資產結構合理化。此外,規范項目設備管理是影響項目開發與建設的重要因素。例如,在項目招投標的過程中,擁有相應的項目實施設備就是企業區別于其他企業的重要競爭力,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設備的有效管理直接關系到項目實施的進度與成效。基于財務視角,加強項目設備管理,可以提升企業資金資產的利用率,使得項目管理高效化。二是項目設備管理是財務參與決策的重要體現。合理進行項目設備的購置、租賃、日常管理,是項目精細化管理、財務參與決策的重要體現。做好項目設備選用與管理,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就是分析企業如何在能夠承受的范圍內,選擇對項目最優的設備方案,減少資金占用,控制設備成本,最大程度上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和周轉率。
三、項目設備的管理現狀分析
(一)項目設備規劃不科學、利用率低,可能導致資產浪費。目前,企業的項目設備存在過剩的問題,部分項目設備變成“一次性用品”,使用率低。一方面,企業對于工程實際需要的設備沒有切實的把握,過量購買或租賃設備,導致很多的設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處于閑置狀態,設備的利用率并不高,這直接造成了企業資產的浪費。另一方面,企業對于設備的“家底不清”、“狀態不明”,沒有對設備進行全面的盤點,沒有形成清晰的設備清單,企業對項目設備的管理處于十分低效率的狀態。(二)項目設備選用不合理、匹配不當,導致成本偏高。項目設備的選用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生產的順利開展和企業成本支出的高低。然而,當前的企業在項目設備選用時沒有進行相應的價格對比、設備匹配、質量把控,導致企業的項目設備成本偏高。一是在項目設備的選用上,有些企業的項目設備負責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看似在短期內減少了成本支出,但從長遠來看卻帶來企業項目施工成本的增加。另外,有的設備可修性弱,設備容易出現故障,造成項目的成本增加。二是選擇設備時與項目的其他設備配套不當,如挖掘機、裝載機要與自卸汽車配套;混凝土運輸設備要與混凝土拌和設備配套等,部分管理人員沒有細化這些項目,直接造成經濟效益上的巨大浪費。(三)項目設備管理不恰當、問責缺位,導致企業風險。在當前企業的項目設備管理上,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甚至沒有專人負責,容易出現項目設備損壞嚴重但是無人問津的狀況,進而衍生相應的安全、質量問題。一是在制度建設上還不夠完善,很多企業未將設備管理列為內部控制的重點,特別是沒有從財務視角建立設備管理體系,導致企業的項目設備管理缺少相應的制度依據。二是缺少專業人員負責,施工企業在人員配置上普遍缺少專業設備的管理人員,大都認為設備管理就是設備聯系與看護,只要設備不丟失就沒問題了,更別提通過設備管理降低運營成本了。三是缺少相應的問責機制,出現問題無處問責,給企業帶來了潛在的施工風險。
四、提升項目設備管理水平,促進工程項目效益實現
(一)合理規劃,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資產浪費。合理的規劃能夠提升項目設備管理效率,給企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一是在項目設備購買前,應以項目實際需求為導向進行項目設備購置,最大程度上減少項目設備的浪費。例如,設備購置前,應對項目實施所需要的設備進行準確、科學的測算,對項目設備的功能、價格進行對比分析,結合設備調遣方案,規劃項目最優的設備購置方案;在項目設備使用過程中,要加強項目設備的調配,最大程度上提高項目設備的利用率,堅持“內部調劑為主、外租為輔”的基本準則,但對于租用的設備也要注重時間的把控,特別是對于大型設備的租用要做到時間最短。比如大型的履帶吊,每月租金高達85000元,進退場的時間安排直接關系到成本的支出。減少跨區域租賃設備,建設租賃設備成本。二是要建立企業設備清單臺賬,各分子公司按月編制設備臺賬報表,將每月調出及回退的設備形成動態表格,報公司匯總,通過對企業設備使用情況的有效掌握,合理規劃、調配項目設備,進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二)精準匹配,降低成本支出、提高項目收益。提高項目設備的匹配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項目設備與項目生產的匹配度,依據項目工程的工程量、工期、施工條件、場地等進行項目成本測算,保證項目設備占比的合理性,選好設備、合理配置對工程項目的建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某項目實施中發生成本11607.8萬元,船機成本發生2178.6萬元,占總成本的18.76%,這樣的成本占比是比較合理的(通常比例15-25%左右)。二是項目設備和與配套設備的匹配度,在關注項目主要設備的同時,也要兼顧與配套設備是否相吻合,只有項目設備在工作能力、成本控制、人員安排等方面與工程需要精準配套,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直接減少企業內部的消耗,實現企業有效的成本控制,才能降低項目運營成本,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三)強化管理,加強績效管理,提升管理效益。首先,要完善項目設備管理制度,做到項目設備安全、有序管理,為項目設備管理提供具有實操性的制度依據,企業要從項目設備的規劃、選用、管理、使用、維護等方面進行制度完善,并且細化項目設備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形成可操作的項目管理手冊,通過標準化、制度化來加強設備管理,降低設備管理風險。其次,要加強項目設備的人員安排,配備專人負責項目設備管理,并明確相應的職責,關鍵要確定主管設備負責人,同時,明確其職責,通過建立設備租賃臺賬做好每月經濟分析,為調配項目設備提供參考。最后,要建立項目設備管理的績效考核,調動相關人員在項目設備管理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主要通過設置設備管理操作性強指標,根據財務及設備等部門統計數據,分析各項指標(如油耗水平、設備使用效率等),根據明確的目標進行考核,能直接降低企業項目設備使用成本。比如某項目設備統計租用量前后多達105臺,如果操作人員竊取燃料,勢必會增加項目成本。總之,設備使用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項目的成本及施工進度,只有制度齊全、人員到位、考核合理,才能確保設備的有效管理,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益。
五、結語
加強項目的設備管理、進行精細核算,除了直接帶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外,還能為企業的工程實施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能夠為企業運營提供合理化的建議,實現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在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特別是特大型建筑施工企業需要積極思考,通過降低設備使用成本、提高機械設備使用效率,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謝榮林.企業設備管理模式構建的研究[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6(02).
[2]謝賢林.現代企業設備管理模式及其發展方向探析[J].現代制造,2016(12).
[3]周春平.淺談企業設備維修管理模式[J].山東工業技術,2016(21).
作者:王勇華 單位: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財務資金部
- 上一篇: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論文
- 下一篇:施工企業預算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