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電力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時間:2022-04-07 11:05:00
導語:抓好電力安全管理工作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大好時期,電力需求十分迫切。但是,電力安全生產關系到國家的財產安全和職工的安康,是企業最根本的效益所在。要使電力企業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就要不斷強化企業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長效的安全管理機制。
一、安全生產管理中常見的一些問題
1.安全職責落實不到位。企業雖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產的制度,也明確了安全生產職責,但仍然有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不到位的現象,只停留在開會講話,只作一般性、原則性的動員和要求水平上。分管安全的領導忙于事務性工作,沒有深入地開展調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單位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或沒有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對一些事故通報內容不詳,語言含糊,沒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層次的根源及事故責任、需要吸取的教訓等介紹清楚;也有一些單位將上級轉發的事故通報一轉了之,既不認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實防范措施。專業技術人員對電力安全生產沒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數,沒有熟練掌握必要的規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導基層班組的工作。
2.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亂,存在安全隱患。企業基層單位中職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質量堪憂。尤其是一些登高作業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質量合格率不高。同時,對安全器具的定期檢測意識淡薄,報廢管理流于形式。
3.《安規》執行不嚴格,存在習慣性違章。習慣性違章是指定安全生產工作中經常發生的習以為常的違章行為。它包括違章操作、違章指揮和違反勞動紀律。有些臨時性工作,如某配電修理人員,在沒有填寫修理票的情況下開始進行修理工作,導致人身觸電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電的作業,在沒有停電、驗電、掛地線情況下,就開始工作,造成人身觸電死亡事故等等。
4.管理工作不到位。企業往往重視大型作業的管理,而輕視日常的細節安全管理。問題的根源在于部分領導仍然習慣于靠搞運動的形式抓企業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觀規律,不注重通過抓事前控制來預防事故。同時,設備的檢修記錄、試驗報告、設備檔案記錄也不及時、不準確、不規范。
二、做好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1.深刻理解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意義。要實現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首先要從企業領導到基層班組人員都要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領導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操作人員遵章守紀,安全生產。
2.加強機制建設,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持續改進機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評價動態管理。二是要建立應急預警機制,加強安全生產全過程管理,按照“分級管理、限期整改”原則,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部門,及時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加強基礎管理。認真做好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等規程、標準的培訓和執行工作。四是要加強監督考核,完善約束機制。安全監督管理要做到“三個到位”,即:思想認識要到位、監督職責要到位、基礎工作要到位,同時要強化“四種意識”,即:服務意識、從嚴意識、協調意識、創新意識。堅持從基礎抓起,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現場的監督管理。
3.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一是安全生產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管理,不斷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堅持行政第一負責人就是安全第一責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產目標和計劃,把安全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形成安全生產一級抓一級,將安全生產考核指標與部門、班組和個人經濟利益掛鉤,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縱到底、橫到邊、全員化、全方位、全過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產事故學習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訓,是經驗和教訓的積累,必須組織全體員工認真學習,舉一反三,以杜絕重復事故的發生。
4.加強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實踐經驗證明,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員工的認識、努力和奮斗。而企業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員工的價值觀念,也可以改變員工的價值觀念。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安全文化的建設,并且一定要體現出“以人為本”。其重點是從人的觀念文化、行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態文化方面加強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
5.認真落實安全培訓工作,提高全員安全管理素質。人生來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并不與生俱來,而人的安全意識強弱、技能的高低直接決定安全生產的具體過程和結果,因此,企業也只有通過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力度,來提高人的安全意識,增強人的安全素質,使人人都懂得安全才能確保安全生產。安全培訓教育除了傳統的強制性安全教育外,企業還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進行經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層次、分對象、分崗位、分工種、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要通過培訓切實提高職工的安全操作技術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識,促使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素質整體提高,從而適應電力安全生產的需要。
6.推行現場標準化作業,杜絕習慣性違章。推行崗位標準化作業流程,明確排查措施,界定操作步驟,重點推廣應用標準化設計、標準化巡檢、標準化操作、標準化資料、標準化現場、標準化交接班、標準化管理方法。通過現場標準化作業的推廣應用,實現杜絕崗位員工習慣性違章的目的。
7.抓好設備管理,提高設備效能。設備健康水平是安全生產的硬件基礎,直接關系到電網的安全運行,許多事故的發生都是與設備的缺陷有關。一是以缺陷管理為中心來加強設備管理,著重應用好紅外測溫及成熟的在線監測和信息管理系統等技術手段,掌握設備運行狀況,及時消除設備隱患;二是合理安排設備檢修計劃,做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三是對一時難以消除的設備隱患,加強監測和跟蹤,制定完善的應對預案,采取果斷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四是加強設備的運行管理。根據電網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時期保供電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電網設備各個時期的運行管理。
8.加強安全工器具的質量管理。一是要求嚴格工器具的報廢制度。到期的、己損壞的和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強制報廢。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將己報廢的工器具給其他個人使用。二是要制定安全工器具檢修管理標準化制度。對使用的工器具都應做出具體詳細的規定,做到有據可查,責任落實。總之,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確保電力安全生產的總則。隨著電力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現場工作量大大減少,安全管理工作則相對復雜化。因此,在新設備、新技術采用之時,對電力安全生產管理提出了新標準、高要求,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要有新思路,同時仍需加強電力安全生產管理方法的探討及應用,從而提高安全管理整體水平,促進電網安全、員工安全、企業穩定。
- 上一篇:電力工程管理階段檔案管理
- 下一篇:開展違章建筑整治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