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8-30 09:22:37
導語: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開設以來,一直受到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模式成為了探究的熱點。筆者分析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創業教育;管理模式;大學生
一、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創業教育觀念落后。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識不足,50%的大學生認為是“贏利”,還有一少部分學生認為創業就是創辦公司,甚至誤將勤工助學等同于創業。學生創業觀念落后,過于籠統,這種無準備狀態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有立足之地。學生這種創業觀念也反映出了創業教育管理中對創業觀念表述不清楚的問題。學生對創業教育課的學習質量也反映了學生沒有創業的緊迫感,說明學校創業教育管理人員對學生的就業形勢和時展趨勢分析不足。2.創業教育層次不清。在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層次不夠清晰。第一個層次是引導和鼓勵有能力的少數大學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二個層次是使大部分大學畢業生在各自的職業生涯中保持活力、更好地發展,從而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創造更多的價值。創業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啟迪,發掘具有創業潛質的學生,輔助指導學生在畢業后有所成就。當一個企業建立起來,就解決了一部分學生的就業機會。創業教育管理沒有分清層次,在教育目標設置上沒有梯度,就使無創業能力的學生產生具體壓力,最終既沒有練成當老板的本領,也沒有錘煉出當優秀員工的素質,這是創業教育的敗筆。3.創業教育未完全融入整體的育人體系。目前,學校雖然開設了1門有關創業教育的公共選修課程,但是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沒有從源頭抓起,沒有實現知識與實踐的結合。當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并沒有真正意義上讓大學生創業教育成為學校關注的重點,也沒有讓大學生對此課程產生足夠的關注。部分有意向學習的學生,由于老師的授課態度和授課準備不夠充分,課堂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最終也影響了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所以,高校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是很大的問題,亟待將創業教育納入教育體系,成為學生的必須課程。4.師資以及創業教育的外延拓展不足。在國外,教授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師大多有創業或投資的經歷,熟悉企業的運營,但在我國高校這樣的授課教師極度缺乏,絕大多數任課教師缺乏創業經歷和實踐能力。國外創業實踐課不僅僅是調研和模擬,對好的創業項目,學校還會支持學生,并幫助學生聯系相關的人脈促成創業活動生成。在這方面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管理模式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模式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1.樹立先進的創業理念。創業教育管理為創業教育質量保駕護航,只有創業教育理念先進而明確,才能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來促進教育質量提升。如果管理理念模糊,管理工作也就無從下手,創業理念如同大腦,管理模式是手足,只有大腦思路清晰,行動才能準確。因此,創業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對創業教育的理念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到創業活動的本質和組成部分,加深對創業教育理念的認識,找到自己在創業活動中的角色定位。然后創業教育管理相關工作人員,對學生的創業理念認識進行評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創業教育觀念,從而為后續的創業教學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創業教育管理需要重視對先進創業理念的樹立。2.明確創業教育層次。創業教育是解決一個時代的人的工作問題,同時為市場經濟環境注入新鮮血液,學生的創業潛質不同,沒有必要將所有學生都納入創業教育重點培養對象中。第一,學校要通過科學的測評方式對學生的創業潛質進行評估,對學生的創業意向和創業的情趣濃厚程度進行統計,然后根據這些數據篩選出一部分重點培養對象。第二,學校要指導這些創業培養對象構建自己的創業方案。在創業方案中,要有項目的選擇、資金的籌備、人力資源的安排等。在人力資源安排方面,學校要指導這些“小老板”發動自己身邊的人。這樣就使具有某些專業技術能力或者社交能力的學生成為這些“小老板”創業活動的骨干力量。這些學生的特質是具有很高的技術和執行力以及穩定平和的心態。創業過程中,需要有頭腦靈活和前瞻性的老板,同時也需要有踏實肯干的員工。因此,創業教育管理要明確創業教育層次,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活動。3.強化創業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創業教育課程的開設是國家發展的要求,然而大眾對于教育的看法還是比較傳統,孔子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對中國家長影響深遠。家長對計劃經濟體制下“鐵飯碗”和新時代“白領”的工作追求和向往都附加在孩子身上,然而這種向往與時代大環境之間存在很大矛盾。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背景下,創新是發展的源泉,平穩工作已經不是主流,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與時俱進的創新。雖然家長和社會對大學生畢業后工作的看法略顯落后,但是其對大學生的就業擇業觀念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此,高校要強化創業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通過學校的引導來矯正大眾的思想偏頗,同時也讓大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生存危機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因此,創業教育管理要確定創業教育活動在教學中的地位以引起學生的重視。4.提升師資力量。大學生創業教育絕非流于形式,今后大學生的生存和發展需要通過創業來解決,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生活質量提升都需要大學生來完成。所以,高校創業教育管理工作人員要高度重視創業教育師資力量。創業教育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學習歐美創業教育的精髓,避免全部照搬,要做到外國創業教育中國化;另一方面要發動中國企業家關注大學生創業活動,給予資金上和經營管理方面的援助。學習外國創業教育思想是創業教育的理論性學習。邀請知名企業家為學生輔導創業工作、提供經濟援助,踐行創業教育活動。因此,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對高校既定的創業教育教師進行專業性的培訓,要邀請具有創業經驗和企業管理經驗的工作者來指導學生的創業工作。5.拓寬創業教育外延。既然中國高校現階段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是為社會服務的,就要拓寬創業教育的外延。同其他專業課程相比較,創業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個性化和無定型化以及無法量化,這就反映了創業教育實踐性的特點,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來衡量教育效果和教學質量。因此,高校創業教育相關研究人員,要為學生找到創業活動的時間地點和輔助企業機構。高校要為大學生創業和相關企業做好牽線工作。此舉于大學生而言,可以將自己的創業想法在學習理論知識之后轉變為現實,于相關企業而言可以將企業資金投入到新的產業中,于學校而言則提升了創業教育質量,讓學校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活動的搖籃。
三、結語
總之,大學創業教育課程開設是時展的需要。互聯網環境和數字化進程使體力勞動減輕,企業對工作人員的需求量顯著降低,大學生自主創業能解決就業問題。“一帶一路”經濟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市場經濟活躍,開發提升大眾生活品質的產品,這就為大學自主創業提供了有力環境,大學生自主創業利國利民。然而,高校的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尚未與社會需求完全匹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相關工作人員和社會相關部門要對此進行深入研究,短時高效提升創業教育管理質量,為國家培養出時展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楊波 單位:天津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兵,甘英,黃叔界.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J].教育與職業,2013(29).
[2]高朝華.當前高校創業教育管理模式與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4).
[3]王美多.論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教育現代化,2016(12).
- 上一篇: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的選擇與影響
- 下一篇:中職教學管理模式創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