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
時間:2022-02-03 10:41:50
導語:科技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科技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1.1頂層體制設計有待優化
我國目前的科技管理機制并未完全打破以往傳統的計劃管理模式,有著十分濃厚的行政色彩,體制性的障礙依然成為約束科技發展的“絆腳石”。譬如:各自為政的局面依然復存;一直以來并未創建與科研技術開發客觀規律相吻合的研發、評價與監督體制;在科研工作人員良好工作環境、培養鼓勵創新環境的探索上遠遠不足,久而久之,造成科技資源長期處于散亂、協調能力欠缺的局面。為此,科技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是亟待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1.2科技管理工作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我國早不斷引入市場經濟機制,走入全球化潮流當中,固有的科技管理體制改革一直處于比較落后的一種狀態。科技資源的配置,市場機制要充分性的發揮自身固有的指導性作用,可是,當前科技項目的設置上并沒有促使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真正地發揮出來,這就造成項目研究在開發與成果的應用完全分離的一種狀態,科技管理體制和市場經濟互相脫節的現象存在。這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科技成果轉化困難,市場中產生的經濟效益非常低;第二,科技管理部門的作用并未充分地發揮出來,實業界和科研機構間缺乏密切的聯系。我國當前科技成果的轉換率在10%以下的水平。目前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轉化速度跟國外發達國家對比低出很多,許多科技成果根本達不到市場、企業的基本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致使我國許多有限科技資源得到了巨大的浪費,造成科技進步貢獻率急劇下滑,嚴重阻礙著我國經濟的正常增長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1.3科技投入低,使用效率不高
從2008年我國科技經費投入公報結果中了解到:2008年全國R&D經費支出4616億元,R&D與GDP的比值為1.54%。這一比值與國外發達國家對比來看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大部分發達國家R&D經費強度在2%以上,以色列甚至超過4%。此外,我國科技投入管理欠缺行之有效的整合機制,條塊分割、政出多門等現象非常多見,這就會導致重復立項與支持力度不足的同時存在。
2科技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具體建議
2.1科技管理體制創新發展方向
伴隨著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高度融合,政府科技管理活動需遵循公共管理的客觀規律,在行政體系、社會資源、市政體系三個維度上做好明確的定位,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大層面中的科研活動實施分層管理,同時按照不同地區資源突出的地方特色,創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吻合、與中國國情科技管理體制相吻合。詳細來講:科技管理體制的創新需要處理好創新要素、創新資源的科學合理性配置,譬如:企業、政府、高效、研究機構等行為主體間的互相作用,通過理念的創新、科學化的引導及有效地激勵制度等措施,進行創新資源的有效性整合,從而促使創新價值鏈,創建層次分明、分工明確、結構合理、聯系緊密的新型創新系統。
2.2具體措施
2.2.1創新科技管理觀念,轉變政府職能
第一,決策權和執行權相分離。我國可參考借鑒國外先進的科研體制,建立基金管理委員會,對項目管理進行專門性的負責,其中包含:經費預算和分配問題,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基本原則,實施項目審批、管理及組織實施。以此,能夠促使科技管理部門由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脫離出來,從而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做好其他方面的科技創新工作。實施一線調研,對各領域的科技規劃、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率進行綜合性的探究,與此同時,創建完善化的國家科技決策咨詢體制,精準性地掌握好地方創新資源和宏觀發展走向,做好項目規劃的科學合理性設置,對未來科研的發展方向進行正確地引導。第二,創建多層次監督問責機制。應當由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具體項目的評估,同時對項目承擔方的信用情況進行評價和監督,嚴格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對出現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格處理,再安排國家政府科技部門、科研機構等對于項目經費的具體使用情況、使用后所產生的效益進行共同監督與考核,從而提升基委會對項目的篩查、管理及轉化水平。
2.2.2構建激勵與約束機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
從當前科研單位的情況來看,其對科研人員的評估、考核有簡單量化的一種傾向,這是造成科研工作與國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完全脫離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科技管理部門需在創建科學合理化薪酬制度的基本前提下,建立完善性的激勵與約束機制,這樣才能夠實現科學合理性的人才評估,推動科研人才的積極能動性,雙管齊下、獎罰分明,對科研勞動和科研成果實施嚴格的獎勵與褒貶,這樣才能夠充分地調動起廣大科研工作人員的行為,促使其積極創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上的發揮,使得現有的科研管理水準得到顯著性的提升。
2.2.3推動精細化管理,倡導成果轉化后的“售”后服務
確立全方位規范化的制度體系,這是成功實施科技管理的關鍵所在。我們可學習國外先進的精細化管理模式,然而,精細化管理的基礎是充分做好科技管理制度建設,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制度化內容當中,從而更好地指導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我們唯有注意做好細節服務、強化細節的管理,才能夠促使精細化管理的真正實現,促使現有的科技管理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3結語
當前我國科技管理體制需進一步完善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因前期歷史遺留的問題和制度的變遷所造成的。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科技管理體制作為非常重要的構成內容,一定要將傳統的理念和體制完全克服,進行實時改革與創新,從政府職能、管理理念、精細管理等方面著手,為科研項目和科技人才的未來成長創造良好地氛圍,把各類科技創新主體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形成激勵科研機構自主創新的新型科技管理體制,推動我國科技強國目標的順利實現。
作者:石有圣 單位:聊城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參考文獻:
[1]張帆.科技管理體制創新與信息化建設[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9(3).
[2]程振民,祝亞軍.科技管理人員的管理激勵研究[J].商業文化,2008(12).
[3]張喜愛.試論精細化管理思想及其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 上一篇:財政稅收管理體制現狀及完善途徑
- 下一篇:電廠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