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鐵競爭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優化探討

時間:2022-09-19 03:18:06

導語:公鐵競爭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優化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鐵競爭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優化探討

摘要:我國從2008年京津城際高鐵通車運營開始,高速鐵路運輸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直到2016年鄭徐高速開通,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超2萬公里,國家對鐵路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增大,建設效率不斷提高,帶來的是我國交通運輸模式與格局的巨大變革。相比之下我國公路運輸仍停留在傳統的運作模式階段,越來越無法適應人們對便捷高效出行方式的需求,對我國公路運輸模式存在問題及優化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鐵競爭;公路運輸;經濟管理

1概況

按照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發改基礎[2016]1536號)的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1萬公里,高速鐵路為1.9萬公里,我國中西部地區鐵路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高速鐵路網絡化格局形成,服務水平與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對高鐵建設支持力度持續增大。從中長期政策目標來看,到2030年重大標志性項目建成投產,高鐵網規模超25萬公里,覆蓋所有大城市。以上趨勢充分表明,國家對高速鐵路發展十分重視,近年來高鐵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高鐵時代的到來使交通運輸效率大大提升,引起公路運輸模式的變革,并對傳統公路運輸模式造成巨大沖擊,高鐵運輸速度快,安全系數高,方便快捷,具有時間效率,這些都成為高鐵吸引客流的制勝性因素,相比而言,公路運輸處于不利地位,其用工和燃油等運營成本不斷增加,車輛折舊費用和道路建設成本居高不下,大大削弱了其市場競爭力和盈利空間。

2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存在問題

2.1公路運輸經營成本頗高

隨著公路運輸的市場化運營,其用工成本燃油成本不斷上升,另外還必須考慮車輛設備的折舊與公路道路的建設養護費用,公路運輸成本過高,利潤空間狹小,市場競爭力無法提升。公路運輸成本包括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管理成本、利潤和稅費等部分,其中變動成本包括燃油費、路橋費、駕駛員費用(基礎工資、福利補貼)、運輸車輛變更費用(修理費、輪胎費、停車費)、裝載加固費、車輛事故準備金、制造費用分攤及車輛保險;固定成本主要有車輛固定費用(折舊費、保險費、年檢費)、駕駛員固定費用(意外險、社保費用)、車船使用稅、GPS費、檢測維護費及車輛等級評定費等;管理成本有辦公場所費用、管理人員費用、網絡資源費等;城建稅、增值稅等各項稅費。

2.2思想落后,經營分散

在傳統思想的束縛和影響下,公路運輸經營者與管理者養尊處優,缺乏競爭意識,忽略服務質量,并未樹立起緊跟時展和變革公路運輸模式的先進理念,導致公路運輸存在“多、小、散、亂、差”等現象,缺乏資產資源的有效整合,多采取承包或聯合經營等分散經營模式,很難形成規模經濟效應,市場化集中程度低。

2.3缺乏服務意識和核心競爭力

我國公路運輸在過去處于壟斷經營地位,服務意識淡漠,服務質量極差,而當前的高鐵運行模式方便快捷,整潔舒適,安全系數高,設施一流,航空式高質量服務,并實行價格細分設置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價格檔次,同時可以在網上購票、退票,簡單方便。在這種情況下,公路運輸如果一味堅持傳統的運輸模式,不思進取,終將淘汰。

3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優化策略

3.1實現與高鐵線路的無縫銜接

高鐵運輸由于規模巨大只能將旅客運送至城市周邊區域,從高鐵站到市內的路段應該是傳統公路運輸的著力點所在,建立客運樞紐站,積極實現與高鐵的無縫銜接,同時公路運輸必須長期謀劃,穩步扎實推進客運樞紐站點的規劃與改革。

3.2轉變和優化售票檢票模式

高鐵售票檢票模式便捷且高效,公路運輸應該充分借鑒高鐵的售票檢票模式,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環境下,以安全運營為保障,以乘客利益為根本,推出網絡快速售票模式,并實行多種便捷的售票模式。通過網絡實時運營信息,總之一切以為乘客提供便利服務為宗旨,不斷提升公路運輸服務質量。

3.3整合運輸資源,發揮集約化運營優勢

當前我國公路運輸呈現小而分散、多頭管理、雜亂無章的格局,并無規模經濟效應可言,公路運輸要想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必須引入先進的運營技術和經營管理理念,通過控股、參股、收購、合資、兼并等方式對落后運輸企業加強整改,進行運輸資源的有效整合,優化資源配置,避免重復投資,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率。經營者通過加強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公路運輸的整體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實現公路運輸行業的資源高效整合與集約化發展。

3.4通過服務種類多樣化發掘增長潛力

交通運輸行業提供的是無形的運輸服務,所以服務質量和特色化人性化服務尤為重要,在新形勢下,公路運輸除應大力發展與高鐵站點無縫銜接的“門對門”服務外,還應積極探索和開拓傳統客運、航空、機場專線等的特色服務,注重提升服務質量,提供旅游景點承包服務,或是在各大景點設立短途運輸交通站點,提高客流量。

3.5大力發展農村客運

隨著我國城鎮化和城鄉經濟一體化國家戰略的不斷推行,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應該大力發展農村客運,當前農村公路運輸供不應求矛盾突出,自然而然成為公路運輸應大力發展的領域,公路運輸企業應積極轉變觀念,將優勢資源和經營重心逐漸向農村轉移,抓住城鄉運輸一體化的發展機遇,提升服務質量,擴大運輸線路覆蓋率。

4結論

交通運輸業屬于基礎產業領域,事關國計民生和城市發展,在當前日益便捷的高鐵運輸環境下,公路運輸的弊端不斷顯露出來,面臨生存與發展的難題,為此公路運輸必須轉變經營理念,提高服務意識,緊跟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開拓思維,實現與高鐵的有效銜接,共同迎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春天。

參考文獻

[1]姚沅,趙賢炯,石義福,楊文軍.高鐵對公路運輸影響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1):105-106.

[2]魯春林.公鐵競爭背景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7:27-28.

[3]李春苗.打造公路運輸企業轉型升級的3.0———基于高鐵時代、一小時經濟圈、“互聯網+”發展環境的思考[J].交通企業管理,2017,32(1):1-6.

作者:阿依古麗·馬合木提 單位:烏魯木齊公路管理局倉房溝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