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價值青年領導力結構與測量

時間:2022-02-16 08:31:26

導語:公共價值青年領導力結構與測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價值青年領導力結構與測量

【摘要】在現有領導力理論模型的基礎上,以大學生作為青年代表群體,通過陳述句收集、項目分析、因子分析和驗證性分析等步驟,編制包含自我管理、人際交往、團隊組織和公共價值四維度結構的青年領導力測量量表。研究結果表明,基于公共價值的四維度青年領導力測量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模型檢驗指標擬合度良好,可作為青年領導力測量的有效工具。

【關鍵詞】領導力;公共價值;青年;結構測量

一、引言

近年,國內外高等教育的實踐表明,領導力教育不僅能夠使青年人掌握領導學專業知識、具備推動變革的能力,而且能夠使其形成成熟、穩定和積極的價值觀,幫助青年發展成為綜合能力強、素質高的現代型人才。[1]從這個角度來看,進一步加強對青年群體領導力的教育和開發顯得非常必要。青年群體的主要構成來源之一的大學生群體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發展性。在以往針對青年領導力的研究中,國內很多研究者都以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一系列探討。比如,孫倩茹編制了29題五因子結構量表,測評了領導感召力、決斷力、前瞻力、影響力和控制力等五力結構模型在大學生領導力中的表現;李夏妍自編了35題大學生領導力自評問卷,測評構建愿景、戰略決策、工作實踐、人格影響、人際交往五個維度;李秀峰等人開發了包含團隊領導力和社會領導力兩個維度的大學生公共領導力量表。這些評估工具不僅探討了本土化的大學生領導力評估方式,而且對現有的領導力理論模型進行了驗證,對后續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隨著領導力研究的不斷深入,在領導力的構成要素方面,領導者的價值愿景、奉獻精神、道德使命等內在價值層面因素也開始受到關注。研究者認為領導者內在的公共價值追求也應該成為領導力測評的重要因素。價值引領不僅可以影響領導團體中的共同目標取向、領導行為的選擇、領導過程中的角色轉變,而且可以促進領導團體互助進步,實現合作共贏、服務社會。基于上述研究情況,本研究提出研究目標,通過實證的方式,嘗試將傳統的領導素質能力維度和公共價值維度相結合,編制一份信效度較好的大學生領導力評估量表,為我國青年領導力培育和開發提供借鑒。

二、研究設計

研究量表的編制參考了柯江林等研發的問卷開發程序,首先收集整理能反映青年領導力表現的指標項目,邀請專家審讀并編制量表;其次根據預試調查數據對量表進行項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進一步優化量表;再次根據再調查數據進行驗證性分析,檢驗青年領導力結構模型;最后邀請專家探討分析結果,確定最終的青年領導力量表。整個研究按照先探索再驗證的思路進行,先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對青年領導力構成因素進行探索,再用驗證性分析的方式對青年領導力結構模型進行檢驗。數據分析使用統計軟件SPSS18.0,驗證性因素分析使用軟件AMOS17.0。量表指標項目收集方法包括以下四種。一是訪談法。研究者訪談北京地區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等五所不同類型高校的200名大學生。研究者向其介紹青年領導力的簡要含義,然后請其描述他所認為的相關行為表現并記錄訪談文本資料。二是調查法。研究者對北京地區5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開放性問卷調查,收集領導力測評指標項目。三是文獻閱讀法。研究者閱讀青年領導力、公共領導力和大學生領導力開發相關文獻并從中梳理相關指標項目。四是專家訪談法。研究者邀請5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和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專家,以青年領導力的維度及大學生的行為表現為主題進行訪談,梳理并收集專家意見。

三、青年領導力量表的編制

通過對陳述句訪談資料的錄入、編碼、提煉和分類,發現可以從自我管理即處理自身事務的能力如時間管理、獨立思考等,為人處世即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團隊管理即參與或組織團隊完成任務的能力,公共價值即奉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關注社會事件等角度來評價領導力。50份開放性調查問卷均為有效答卷,問卷所得到的領導力測評指標與訪談所歸納的基本一致。結合訪談資料、調查問卷結果、文獻資料收集結果和專家反饋意見,研究者得到了測量青年領導力的65個指標項目。研究者對65個項目所構成的問卷進行了語義辨析,避免設問出現歧義、指代不明或一題兩問等錯誤,隨后邀請專家進行增刪修改,討論其中符合領導力特征的項目,最終得到58題項青年領導力量表。量表采用Likert5點計分法(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無法確定,4=符合,5=非常符合),包含了自我管理、為人處世、團隊管理、公共價值幾方面的題項,如“我能夠平衡學習、實踐和娛樂之間的關系”“我待人真誠,周圍的同學(朋友)都很信任我”“我經常參與、策劃或組織集體活動”“我崇尚奉獻,積極參與公益志愿服務”等。為進一步探索和驗證青年領導力量表的科學性,精簡完善量表,研究者對青年領導力量表進行了預試和驗證,向北京地區多所高校大學生發放青年領導力量表調查問卷,并及時回收、整理和分析。

四、青年領導力量表的預試與驗證

(一)青年領導力量表的預試與分析。1.被試向北京市五所高校共計發放900份預試調查問卷,回收798份預試調查問卷,回收率達89%,其中有效問卷770份,有效率達96%。樣本分布情況如下:性別方面,男生324人,女生446人;年級方面,大一學生254人,大二學生219人,大三學生118人,大四學生179人;其中659人政治面貌為共青團員,82人為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551人曾經擔任過學生干部,54人未擔任過;戶籍為農村的學生為222人,城鎮的為534人。總體而言,預試樣本抽樣分布情況相對良好,符合人文社會科學調查要求,可以進行統計學分析。2.項目區分度與相關分析研究者將所有調查對象按照總分進行排序,取總分在前27%的被試作為高分組,后27%的作為低分組,對其在各項目上的得分均值差異顯著性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結果顯示各項目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量表各項目能有效鑒別不同被試的反應程度。項目相關分析則采用了項目組間相關和項目—總分相關兩種分析方法,使用皮爾森相關對各個項目得分之間以及各個項目得分與總分之間的相關進行顯著性檢驗,刪除不符合臨界標準的5個題項。3.探索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余下的53題項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據KMO檢驗和巴特利(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得到Bartlett球形檢驗的近似卡方值在0.001水平下顯著,KMO值為0.963,指標量大于0.9,呈現出的性質為“極佳”的標準,變量之間具有共同的因素存在,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按照以下標準進行因子提取:一是刪除在因子上最大負荷低于0.5的題項,二是刪除在共同度上低于0.35的題項,三是刪除跨載荷超過0.4的題項。經過多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刪除不符合臨界標準的28個題項,剩余25題項的KMO值為0.945,Bartlett球形檢驗的近似卡方值在0.001水平下顯著,性質“極佳”。通過多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了四因子結構模型,各因子載荷均在0.5以上,跨因子載荷均小于0.4,結構具有良好的收斂效度和區分效度,四個因子累計解釋的總方差為56.3%。研究者根據每個因子所包含的題目的含義,再參考有關文獻資料分別命名。因子一主要涉及時間管理、隨機應變等個人事務管理的能力,研究者將之命名為自我管理維度;因子二主要涉及溝通、信任、合作等維持與處理人際關系的指標,研究者將之命名為人際交往維度;因子三主要涉及團隊內部管理、資源協調、組織發展等團隊組織能力,研究者將之命名為團隊組織維度;因子四涉及奉獻精神、社會責任感等公共價值取向,研究者將之命名為公共價值維度,借此得到青年領導力四維度結構模型及測量量表。4.內在一致性檢驗經過和專家探討預試結果后,研究者確認了青年領導力量表由自我管理維度、人際交往維度、團隊組織維度和公共價值維度構成,其中,自我管理維度包含“我能制訂一段時間內的學習生活計劃并且執行”等題項,人際交往維度包含“我善于傾聽別人的建議”等題項,團隊組織維度包含“如果我擔任學生組織、班級或社團負責人,我能夠主動去協調各方面的資源,幫助組織發展”等題項,公共價值維度包含“我相信并且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等題項。研究者采用Cronbach’sAlpha對四維度量表的總體信度和各維度信度分別進行了信度檢驗,其結果如表1所示。經過項目篩選的青年領導力四維度量表總體信度Cronbach’sAlpha系數為0.919,自我管理、人際交往、團隊組織維度Cronbach’sAlpha系數均在0.8以上,公共價值維度為0.764,均達到可接受水平,說明青年領導力量表總體信度和各分維度信度均良好。(二)青年領導力量表的結構驗證。1.被試為驗證青年領導力四維度結構模型,研究者選擇了北京市三所高校青年學生發放精簡后的青年領導力量表再調查問卷,并及時回收數據進行分析。再調查問卷共計發放了150份,回收了130份,回收率86.7%,其中有效問卷數125份,問卷有效率96.2%。樣本分布情況如下:男生42人,女生83人;大一47人,大二35人,大三17人,大四26人;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38人,共青團員87人;擔任過學生干部者96人,未擔任過學生干部者29人。2.模型檢驗研究者對調查結果進行驗證性分析,檢驗青年領導力四維度結構模型的構想效度,驗證后的整體擬合度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如表2所示,直接檢驗樣本的協方差矩陣和估計協方差矩陣之間相似程度的統計量χ2/df比較接近5,其期望值是可以接受的。RMSEA作為評價模型是否擬合的指標,越接近0表示擬合越好,小于或等于0.05表示模型擬合較好,小于或等于0.08表示比較合理。RMR小于0.1,表示模型擬合較好。NFI等擬合指標理論上要求大于0.9才表示支持構念假設,但也有學者的研究表明,GFI等擬合指標大于0.8可以接受。因此,此模型是可以接受的。3.效度檢驗本研究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了青年領導力的四維度結構模型,因子負荷均在0.5以上,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也表明青年領導力結構模型得到了觀測數據支持,量表結構效度良好。本研究通過理論結合實證、文獻收集結合陳述句訪談等方式進行量表開發,邀請了專家提供指導意見,收集大樣本進行數據佐證,最終形成了基本能夠反映青年領導力構成的青年領導力量表,內容效度良好,量表綜合效度良好。4.研究結果本研究在參照前人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經過陳述句收集、量表編制、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到自我管理、人際交往、團隊組織、公共價值四個維度的青年領導力結構模型,并形成了一份具有較好信效度和區分度的25題項測評量表。自我管理維度含“規劃展望”“獨立思考”“隨機應變”等9項指標,對應“我對現在的生活和未來的發展具有清晰的規劃”“我對所有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我能根據事情的不同情況做出靈活的應變處理”等題項;人際交往維度含“助人為樂”“同理心”等6項指標,對應“我樂于助人,在同學(朋友)需要時盡力提供幫助”“在與同學(朋友)交往過程中,我能做到換位思考”等題項;團隊組織維度含“合作激勵”等5項指標,對應“如果我擔任學生組織、班級或社團負責人,我能夠團結同學(朋友),激勵大家一起努力做事”等題項;公共價值維度含“奉獻精神”“社會責任感”等5項指標,對應“我崇尚奉獻,積極參與公益志愿服務”“我關注各類社會事件,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等題項。總體而言,量表題項總體數量及分布情況相對良好。

五、研究發現與結論

(一)研究發現。本研究基于公共價值開發了包含四維度25題項的青年領導力量表,從領導者個人能力特質、實現領導過程的能力條件、領導者價值觀念、領導力發展等多個領導力研究角度進行了綜合探討,驗證了國內外已有的不同領導力模型的科學性,并在已有領導力模型基礎上發展了新的模型,豐富了領導力研究內容。從領導力結構維度來看,本研究提出的青年領導力四維度結構模型是在已有領導力結構模型基礎上的整合和創新。青年領導力四維度結構模型參考了中科院科技領導力研究課題組提出的領導力五力模型、全雄偉提出的大學生領導力四維結構模型、波斯納等人提出的大學生領導力五維度模型和大學生公共領導力二維度模型等領導力研究模型,將模型中涉及個人管理的內容、涉及人際交往的內容、涉及團隊發展的內容、涉及領導者個人價值和公共價值觀念的內容重新整合,形成了較為全面的四維度結構,優化了領導力結構模型。與翁文艷的關系維度、個人維度、任務維度三維度領導力模型相比,青年領導力四維度結構模型新加入了公共價值維度,驗證了奉獻、服務等公共價值因素也是青年領導力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李超平等人的德行垂范、領導魅力、愿景激勵與個性關懷四維度變革領導力模型相比,青年領導力四維度結構模型更為直觀地體現了青年領導力所包含的管理自身事務的能力、待人處事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和追求公共價值的意識等方面的內涵。從領導力內容指標來看,本研究開發的青年領導力量表綜合了領導者能力素質和公共價值層面的測評指標。麥考利在《領導力發展手冊》中指出的領導力發展應培養的自我管理能力、社會能力和工作促進能力,在“時間管理”“組織協調”“集體參與”等指標中得到體現;“自我認知”“逆境處理”“待人真誠”等指標體現了許國動等人提出的領導力教育中的自我內生力和外部參與力;“誠信自律”“合作共贏”“奉獻精神”“維護公正”等指標體現了領導力發展的社會變革理論中個人價值、團隊價值、社區與社會價值的內容,強調了服務、發展、道德、創造福祉、共贏、積極變革等多方面的價值取向。(二)結論。本研究遵照量表開發的研究程序,構建且驗證了青年領導力四維度結構模型,編制了一份適合青年評測的青年領導力評估量表。評估量表在結構維度和指標上,既包含了領導力對領導者能力的要求,也加入了公共價值層面的內容,較為全面地描述了青年領導力所包含的能力和素質,是將領導者能力素質和內在價值層面內容相結合的一次有效嘗試。量表為青年領導力測量評估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具有較高信效度的測量工具,具有指導現實的實踐意義。首先,青年群體可根據此量表進行領導力自評,從而了解和評估自己的領導力水平;青年教育或培訓單位可據此量表對青年進行領導力評估,設計包括能力建設和價值層面引導的方案,依據量表測評結果的前后對比,總結工作的效用和不足,改進工作方法,從而更好地服務青年成長發展。其次,本研究指出了青年領導力培育提升的四個方向,即自我管理、人際交往、團隊組織、公共價值四個維度。我國已陸續有高校及社會組織開展了自我管理、人際交往、團隊組織三類能力提升的系列項目,本量表可作為其培養效果測評的輔助工具。高校等青年人才培養教育單位應德才并重,開設價值引領課程或項目,培育有責任、有擔當的青年英才。政府和社會應積極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合格公民。再次,本研究通過定性資料和定量資料相結合的方式,選取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青年領導力量表的開發,取得的研究成果可為青年公務員、企業家和知識分子等群體的領導力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以期進一步豐富領導力研究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李秀峰,祝軍,柯江林.大學生公共領導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11):43-51.

作者:祝 軍 曾慶松 單位: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