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文化旅游產業鏈創建

時間:2022-05-29 03:58:00

導語:談論文化旅游產業鏈創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文化旅游產業鏈創建

一、文化旅游產業的概念

目前對于文化旅游產業概念的界定還沒有統一的論述。徐群認為文化旅游產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從歷史文化中留存下來進入旅游市場的物質和精神遺產,主要指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宗教民俗設施以及有關的風土民情、民俗禮儀[1]。龔紹方指出,文化旅游產業化就是打造文化旅游產業市場主體的企業化、系統化、市場化、規?;A性產業運動[2]。萬圭認為,文化旅游產業是以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景觀為核心,帶動飲食、交通、娛樂、旅游產品等一系列商業活動配套發展的一個重要文化產業群[3]。李云濤認為,文化旅游產業主要是指由人文旅游資源所開發出來的旅游產業,是為滿足人們的文化旅游消費需求而產生的一部分旅游產業。邵金萍從文化和旅游的本質著手,認為文化旅游產業就是以文化為內容、以旅游為依托的綜合性產業[4]。根據2004年印發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把旅游業歸于文化產業圈層結構的外圍層,這說明現代旅游業越來越成為文化旅游業。有的學者認為,文化旅游產業是文化產業的分支,還有學者認為文化旅游產業是旅游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有這樣的分歧主要是因為目前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踐界對旅游產業的內涵和外延還模糊不清。然而筆者認為不能簡單地將文化旅游產業納入到文化產業或是旅游產業。它是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滲透交叉的產業,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產業融合的結果。

二、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關聯分析

旅游產業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性,它的發展離不開食、住、行、游、購、娛等多個行業或其他產業的支持,同時也會帶動它們的發展。被稱為21世紀的黃金產業的文化產業是以文化資源為主要的生產資料,通過對資本、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文化產品以及為生產和經營文化產品提供物質設備和智力服務的經濟行業。它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10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2.75%。所以說,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將會有光明的前景。本文通過投入產出表分析兩個產業之間的關系,為了使研究更全面,把與旅游業密切相關的餐飲和住宿也加入表中。本文參照《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把2007年42部門投入產出表中的造紙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信息傳輸、計算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事業,綜合技術服務業,教育事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旅游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十個部門作為文化產業部門。由于是研究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關聯性,所以把旅游業單獨列出。通過對中國投入產出表的調整合并,得到以下部門的投入產出表(見表1)。

通過表1和表2發現:

(1)文化產業對旅游業的投入要大于與旅游業密切相關的住宿和餐飲業的投入,可見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關系十分密切。

(2)在旅游產業的總產出中,有近13.6%的投入來自文化產業,而在文化產業的總產出中,只有約0.17%的比重來自旅游業;然而從上頁表1中看,旅游業的對文化產業的投入量要大于文化產業對旅游業的投入量??梢婋m然旅游業對文化產業的投入較多,但由于文化產業經過不斷發展,內涵和外延比較清晰,已涵蓋文化產品行業、文化服務行業、文化附加值行業和文化制造業,文化產業有很強的擴散效應,產業內的行業與其他行業之間有著高度的投入產出的多向關聯,而旅游業對其產出影響較小。旅游業對文化產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在發展文化產業時,可以借助旅游市場這個平臺,高起點的開拓文化消費市場;旅游為文化資源的開發提供了載體,為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提供了平臺,促進了文化的保護和保存。

文化產業在旅游業的產出中所占比重較大,可見文化對旅游的發展有較大影響。表現在:

(1)文化資源是旅游產業的資源依托,旅游產品的生產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文化資源的加工。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6年公布的相關文件,文化資源主要包括文化遺產、出版印刷業和著作文獻、音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音頻媒體、視覺媒體、社會文化活動、體育和游戲、環境與自然十個方面。中國的文化遺產、社會文化活動和環境與自然等文化資源豐富,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生產資料”。

(2)文化產業拓寬和延長了旅游產業鏈。從橫向上看,文化產業融入到與旅游相關的各產業中,增加其附加值,也提升了旅游產業的文化內涵;從縱向看,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生產、銷售、管理、消費等眾多環節滲透、融合,延長旅游產業鏈條。

(3)旅游產品因文化的滲透而更富有內涵,形成產品的差異性,提高旅游產品的檔次,最終形成品牌。旅游企業具備先進的企業文化,提升旅游企業的競爭力,文化產業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注入動力和活力。

(4)文化產業中的新興媒介越來越多,如:微博、團購等,為旅游營銷提供了新手段。旅游產品借助新媒體、新營銷渠道實現與市場的對接。從表3看出,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影響力系數較大,說明兩個產業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能夠有效地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文化產業的感應度系數超過產業平均值1,這說明文化產業對其他部門的支撐作用也是相當大的。通過以上分析看出,旅游業和文化產業關聯度高,而產業關聯是產業融合的一個重要條件,所以兩個產業容易發生融合,且產業融合度也比較高。因此,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加強兩者融合,形成雙贏模式。

三、文化旅游產業鏈的構建及分析

(一)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過程

文化產業鏈是一個關于文化產業中圍繞文化產品而展開的各個環節之間以及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所存在的相互依存關系的概念[5]。文化產業鏈從縱向上看,形成了上游環節的文化資源的挖掘和開發;中游環節的對文化資源的深加工和包裝,提高文化產品的價值量;下游環節的文化產品經營,提供客戶滿意的文化產品。從橫向看,文化產業已涉及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音像業、文化藝術業、體育、娛樂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家用視聽設備制造業、文化和辦公用機械制造業、工藝品及其他制造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教育事業等。旅游產業鏈是指在旅游者到目的地的空間轉移及旅游消費過程中,為其加工、組合并提供旅游產品,以助其完成到達目的地的旅行與游覽[6]。由于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具有較高的關聯性,再加上技術的進步和創新,政府管制的放松,文化資源市場化和旅游市場文化需求提高等內外因素的影響,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突破各自的技術邊界、產品邊界、業務邊界和運作邊界及市場邊界,滲透或延伸至彼此的產業活動領域,使得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的產業鏈和價值鏈發生解構,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的產業鏈與價值鏈的各環節進行重組、整合與創新,最終形成文化旅游產業價值鏈和業務流程。通過融合過程的分析,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在創意設計開發、產品生產、銷售和消費都存在很好的切入點。在旅游資源和旅游項目的開發、旅游商品的設計中可借鑒創意、融入文化要素,在文化產品的開發規劃時也要融入旅游的思想,通過兩者的融合產生了許多新的文化旅游產品。文化產品的生產過程或生產基地可以開發成文化旅游產品,如手工作坊、影視基地、創意產業園都已成為新的文化旅游景觀,同時,文化產業可以借助文化旅游增加效益,得到傳播和保護。

(二)文化旅游產業鏈的分析

經過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融合,產生了文化旅游產業,然而文化旅游產業要發展,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就要構筑文化旅游產業鏈,并對其拓展延伸,從而產生規模效應和互動效應。目前,對于文化旅游產業的研究主要是文化旅游產業概念的界定,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模式和制約因素,較少研究文化旅游產業鏈的?;谝陨戏治龉P者認為,文化旅游產業鏈是旅游產業鏈和文化產業鏈的接通和對二者的延伸,是以文化旅游為核心,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及相關產業,在為文化旅游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相互結成的具有價值增值功能的戰略關系鏈(如圖1所示)??梢?,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產物,所包含的相關產業以及內部各環節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

1.從旅游環節的角度看,隨著旅游者素質的提高,對旅游過程中關于文化內容和活動的需求增多,要求也提高。世界旅游組織估算,在全球所有旅游活動中文化旅游所占的比例為40%。在歐洲和美國,許多旅游活動都是被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遺產、某種藝術等所拉動的。而文化旅游產業是以文化旅游為核心,集食、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產業,并在每一個旅游環節中與當地特色文化的對接,賦予了更為豐富的文化內容,增強了旅游的文化屬性,為旅游者提供了一次完善的文化旅游經歷。

2.文化旅游產業鏈是以文化旅游景區或旅游集團為核心企業。產業鏈的形成需要核心企業的主導,帶動其他相關企業的發展。核心企業在整個文化旅游產業鏈中經濟實力強、輻射面廣、競爭能力大、行業帶動能力強。文化旅游景區可以提供差異性的旅游產品,具有壟斷性;大型的旅游集團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產業內的資源。華僑城緊抓政策導向,開始向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它擁有主題公園、博物館、演出隊伍和電子信息產業,也具備了技術基礎和文化基礎,如果轉型成功可以培育為核心企業,發揮帶動作用。要注意的是,要確立和發揮文化旅游企業在市場中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自主創新,增強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3.從產業關聯的角度看,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涉及不同產業的垂直、水平和斜向合作,包括旅游產業、文化產業、休閑娛樂產業、藝術產業、商業、制造業、金融業、通訊業、IT、教育行業等,實現了跨行業、跨領域的橫向擴張。如利用視頻網絡、微博等對新文化旅游產品體驗進行互動式交流,進而改進產品;還可以通過文化類旅游商品與制造業進行融合。此外,還涉及不同部門領域的銜接配合,包括政府、投資者、產業管理者、教育科研、產品設計和開發、基礎設施等。

4.從產業鏈的縱向來看,文化旅游產業已經形成了上游環節的文化旅游資源規劃、開發;中游環節的文化旅游產品和文化旅游服務的運營;下游環節的品牌包裝與公關營銷。文化旅游產業具有延展性,可以在原有產業鏈要素的基礎上衍生出一些新的要素實現文化旅游產業鏈的縱向延伸。文化旅游產業延伸已涉及出版傳媒、影視、會展、動漫游戲、文藝演出、體育等,而這些動漫、文藝表演等又可以衍生出新的商品市場。

四、總結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有利于促進中國旅游產業發展方式由量到質的轉變,旅游產業功能的完善和旅游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升中國旅游產業的綜合實力與國際競爭力;有利于促進先進文化的傳播,旅游目的地品牌價值的兌現;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跨越式發展;促進與文化和旅游產業相關的科學技術、裝備制造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提升文化和旅游人才創造力。此外,兩者的融合出現了更多的消費需求、產品變化,從而驅動了企業通過投資、合作等手段,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進而推動了產業鏈的橫向擴張和縱向延伸,實現企業間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和人才互補,獲得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提高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