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對企業影響論文
時間:2022-08-14 06:17:00
導語:匯率對企業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中國匯改的推進,匯率波動越來越大,對于中國這些多年來并無需管理匯率風險的進出口企業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挑戰。但匯率波動不僅帶來風險,也能給企業帶來機遇。本文對一些特定企業分析,得出出口的本質類似美式看漲期權,并給出中國外貿企業的對策。
關鍵詞:匯率波動企業對策
中國匯改走過三年,很多企業學著如何對自己的風險進行規避,但最基本的還是要改變匯改前中國企業的心態與經營作風,這就有必要深入了解匯率波動率的意義。
假設企業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出口,以及出口數量為多少時,出口與否即可以看做企業的期權。匯率的隨機波動越大,便會增加這一期權的價值。可見,匯率波動會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但出現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取決于企業所處的特定條件和對風險的認識。
假設企業的目標是使以本幣標價的預期收益最大化。對于一個公司的一定的生產量(y),由于匯率的變動,導致以本幣計價的收入隨機變動,即等于px+eq(y-x),p是國內產品價格,q是國外價格,y是總的生產量,x是決定在國內銷售的數量,在國外銷售的數量就是y-x,e表示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會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生產決策在匯率變化之前就作出了,即在當前時間0,公司根據當前匯率作出生產量的最優化決策y。這時生產成本為C(y),C是一個以產量為自變量增函數,并且C(0)=0。在時刻1,當匯率已確定,企業根據匯率變動來決定自己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分配,這時利潤為P1=px+eq(y-x)-C(y).銷售最優化決策取決于在此時的匯率e。從理論上講,如果只考慮利潤最大化,當匯率向不利于企業出口的方向變化時,即本幣升值時,eq〈p,企業決策y=x,出口量為零,反之亦反。現實中,一個理性的決策者不會僅根據匯率變動做出這樣極端的決策,因為企業同樣關心市場份額,轉換成本等因素。所以在實務中,企業決策的變化并沒有這么顯著。但這種在國內外市場之間的選擇仍然是一個價值正相關于波動率的期權。在時刻0,企業只做生產決策,在這時不考慮銷售于國外或是國內市場,企業預測的最低收益是將產品全部銷售于國內市場時能夠取得的收益。出售單個商品,企業的收益為max(eq-p,0),等價于一個看漲期權,具體來講,企業即擁有了一個以敲定價格p來購買一個資產的權力,如果該資產的現價eq大于了敲定價格,企業便可以通過執行期權獲利。
在時刻0,可以通過Black-Scholes期權定價公式計算出該出口期權的價格(根據該公式,波動率和期權價格也是正向變動的關系),然后用VaR模型來計算匯率風險。通過兩者的對比,可得出波動率對企業的總的影響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的。
本文得出,大的匯率波動率可能會增大該類企業的出口,而非傳統上認為的抑制出口。匯率波動率會增大企業獲利的可能性,使得出口期權價值變大。但對于跨國企業,多變的匯率也暗含著更大的匯率風險,包括交易風險,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這些風險因素就是反向作用于企業的出口愿望,從而降低其出口量。匯率波動率在兩種方向上影響相對的大小決定了企業最后決策,這種影響又取決于企業對風險厭惡的相對程度。
中國企業應該消除對匯率波動的恐慌,因為它還可以帶來更高的預期收益,關鍵在于企業是否會利用這一隱藏的機遇----期權。另一方面,企業可以根據能擁有出口期權的這類企業所具有的特質來進行戰略規劃。這樣就能增大國內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和盈利能力。
一是要能夠自由靈活地安排自己的產品在不同市場上的銷售量,即要建立一個在本國及別國完善的銷售渠道。二是企業的產品在國內外應該有需求,使企業生產的產品能以確定的市場價格銷售出去。三是企業的產品需要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當匯率向不利于出口的方向變化時,企業的產品大量進入本國市場的時候,不會造成本國價格大的波動,反之亦然。四是生產結束后,企業能夠在匯率確定的情況下,根據該時刻匯率作出相應的銷售決策。
必須承認,這些調整,并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做出的,比如產品產業的轉變,國外多個市場的開拓;有些也不是僅僅企業可以改變的,比如內需的刺激。但是,企業需要從思想上不畏懼這種改變,要認識到匯率的波動不僅僅是風險,更是機遇。參考文獻:
[1]ExchangeRateVolatilityandInternationalTradeUdoBrollandBernhardEckwertSouthernEconomicJournal66no1178-85Jl1999
[2]ExchangeRateRiskMeasurementandManagement:IssuesandApproachesforFirmsMichaelPapaioannouIMFworkingpaperWP/06/255
[3]涂永紅:《匯率風險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4]凱奧爾S.恩,布魯斯G.雷斯尼克:《國際金融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年8月
- 上一篇:證券交易信息產權法律性質論文
- 下一篇: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