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危機責任涇渭劃分
時間:2022-04-08 04:02:00
導語:面臨危機責任涇渭劃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08年對我國企業來說是個多災之年,在“三聚氰胺”事件余波未平的情況下,全球性金融危機又通過國際貿易渠道傳導到中國,許多企業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甚至面臨生存危機,在此特別時期,近年來剛掀起的企業社會責任浪潮面臨巨大的挑戰和考驗,究竟國內的“企業社會責任”之路應該怎樣更好地走下去成了熱點話題。
關鍵詞:金融危機社會責任案例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合作越來越頻繁,在合作中我國企業自身也得到不斷進步,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就是我國企業取得不斷進步和成長的重要表現。在今年我國遭受百年不遇的雪災時,許多企業傾力相助,使我們渡過冰凍災害,尤其是在我國遭遇“5·12”特大地震時,國內企業紛紛傾囊相助,捐款捐物、為災區不斷提供物質和精神支持。這些做法表明許多企業做到了為社會盡慈善責任的義務,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表明我國企業正在不斷地成熟和發展。但是,當我國企業面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許多企業在生存的根本問題上面臨考驗的情況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之路又面臨了新的挑戰。
一、金融危機對企業影響的理論傳導機制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沿海珠三角地區外向型企業率先受到巨大的沖擊,出現了停產或倒閉的現象,尤其是不久前東莞合俊、深圳百靈達等為首的大企業相繼結業,表明金融危機已經給國內企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其傳導過程如下所示:
以我國外向型企業為例,在金融危機使得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得不到國外市場的訂單,銀行信貸或授信額度收縮使得許多外向型企業資金鏈出現斷裂面臨停產。而我國外向型企業往往是與我國內源性企業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出口企業遭受的危機會順著產業鏈向內源性企業擴散,最終導致我國企業大面積受損。同時,金融危機對我國中小企業帶來的巨大沖擊還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危機導致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運營成本增加;其次,銀行為防止資金無法回收,變得異常惜貸,企業面臨融資難的困境;第三,經濟領域的危機必然會向社會層面擴散,消極悲觀的情緒彌漫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導致人們投資信心大大減弱。國內消費的疲軟,使得企業雪上加霜致使企業步步維艱。這種種不利因素,使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堪生存壓力,許多企業無力應對,從而不得不選擇停產甚至倒閉。
面對著即將到來的經濟寒冬,國內經濟的危機進一步向國內社會領域傳導。企業謀求自救,大多企業首先的做法是縮減開支、裁員降薪、少招或不招工,使得失業率大幅上升。企業破產倒閉的受害者往往是企業的員工,民工返鄉潮已經提前拉開序幕,廣州火車站發送旅客數量同比增長幅度顯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量就來自返鄉民工。近日人民日報報道,河南省目前平均每天從省外返鄉的有6萬人左右,遠遠超過往年同期日均幾千人的返鄉人數;安徽省截至目前,也已經有40萬農民工提前返鄉,占外出務工農民工總數的3.6%;江西省今年全省外出打工人員約為600萬人,目前返鄉人員約為30萬人;湖北省截至11月底,返鄉農民工回流共70.47萬人,約占省外務工人員10%;四川省,受金融危機企業倒閉或減員影響返鄉的農民工已達28萬余人。[①]大批農民工返鄉,給當地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解決農民工的再就業問題,也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關鍵。那么企業在在面臨危機的當前,如何更好的履行勞工保護的社會責任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二、案例分析:企業面對金融危機的社會責任態度
金融危機是導致近期出現的企業大批倒閉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更應該注意的是,許多企業尤其是競爭力不強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倒閉是正常死亡或政策性關閉,即使沒有金融危機的出現,這些企業也可能會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遭到淘汰。
(一)不負責任的企業——合俊玩具廠等
在倒閉的企業中有一些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在企業生存經營出現問題時,迫于原料供應商的催款,以及員工催要工資的重重壓力,許多企業的負責人紛紛選擇躲避,不顧企業員工與其上下游業務往來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一個近期獲得高度關注的例子:2008年10月15日,東莞市樟木頭鎮的中國最大玩具代工商——合俊玩具廠倒閉,導致7000多勞工失業。這是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由于企業拖欠員工多月工資,在企業倒閉之后這些員工迅速陷入生活困境。合俊玩具廠的倒閉是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出現的,但是其倒閉的真正原因卻是因為企業投資礦業失誤而導致資金鏈斷裂,金融危機只不過是企業倒閉的一個助推器,其實自2006年起,合俊中期業績就開始出現下滑,出現虧損876萬元。2007年同期虧損316萬元。截至2008年中期業績,合俊股東虧損大概增至2億元,集團截至今年6月底的手頭現金有1320.7萬元,大跌87%。但是企業領導人卻以金融危機為借口,逃避企業責任,在企業倒閉后不管不顧員工利益,使得鎮政府面對突然失業的幾千員工,不得不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發出通告盡全力解決員工的工資問題。這種現象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倒閉的企業中為數不少。[②]另外,還有些企業因為平時的生存經營中存在欺詐行為,也借助這股“倒閉潮”宣布破產倒閉,嚴重損害了上下游企業利益的實現。這些企業的經營者完全沒有社會責任感,導致大量員工成為金融危機的直接受害者。
(二)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華康制衣廠等
相比與一些以金融危機作借口倒閉的企業,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也存在積極的承諾保障員工的利益、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
2008年10月23日,廣東省中山市大涌鎮華康制衣廠,由于國外訂單量的減少,企業在不得不作出停產的決定時,領導人將解決工人工資問題放在首位,依法清退員工并結算所欠工人工資,并聲稱企業只是決定暫時停產調整,希望轉變經營方式,這說明企業在陷入困境時注重勞工保護社會責任的履行,并且積極謀求化危機為契機。在金融危機下對于不得不選擇倒閉的企業來說,這一舉措正是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同時這也是一個守法盡職企業在面臨困境時所應該做的。[③]2008年11月23日,上海閔行區200余家企業積極響應當地工會組織的倡議,表示將和員工共度難關,率先做出“不裁員”的承諾。這些承諾不裁員的239家企業,大多為生產型、科技型或制造型企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有的公司因原材料價格上漲而步履維艱。但在工會組織的倡議下,這些企業承諾,將“自謀出路求發展”,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保障員工的各項權益。所以,在危機時刻企業應該積極做出表率,履行社會責任,堅定人們的信心,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擺脫危機所帶來的影響。
盡管當前全球企業界都在努力應對嚴峻的經濟形勢,但金融危機卻擋不住許多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步伐。在危機時候,企業家不能僅為自己考慮,將工廠關閉了之,這樣的經營不會有長遠的發展,只有在危機中關心勞工權益實現的企業,才能夠得到社會的支持和認可,從而才有可能化“危”為“機”。在經歷了“三聚氰胺”等事件后,我國企業形象深受重創,所以在金融危機時期,社會會更加關注企業的一舉一動,企業應該在平時的生產經營中輔之以商業倫理道德,更應該在遭受危機時擔負起社會責任,才能更加健康地抵御各種危機。
三、金融危機下企業建設社會責任的思路
在金融危機的打擊下我國企業更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在這場金融風暴的打擊下,許多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動力不可避免地將遭受到嚴重的挑戰,同時市場重新洗牌,也給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帶來新的機遇。所以倒閉企業的教訓也應該使其他企業在今后經營活動中引以為戒,從平時日常生產經營做起,注重環保節能、注重產業升級以及技術的創新等等,增強企業自身抗風險能力。
(一)企業家加強自身道德修養
企業家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家關鍵時刻的決策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而企業家的道德修養也同時會影響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反面例子很多:如百度惡意屏蔽不交錢企業,被央視爆光,百度公司的名聲大損,這是企業經營者的決策錯誤;蒙牛奶制品中摻進了三聚氰氨,但是企業領導人卻沒有及時進行表態并且無任何對受害的嬰兒進行慰問、道歉、賠償的補救措施,蒙牛集團總裁牛根生的表現,更引發了消費者的強烈譴責;涉嫌對其兄黃俊欽控股的ST金泰股價進行操縱,被北京警方拘留的國美總裁黃光裕的行為,大大影響了消費者對國美電器的信任。正如馬克思說:“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盵④]現在的企業家更應該加強自身道德建設,才能領導企業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
(二)履行勞工保護社會責任
金融危機中,政府已經在宏觀面上不斷地鼓勵大家恢復信心,稱“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并提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舉措,要刺激內需、保增長、促發展。在微觀層面上就給我們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職工工資收入、不降低職工福利等措施要配合國家政策進行實施。提供就業崗位是企業為社會應盡的基本義務之一,員工是企業的重要成員,只有注重員工權益保護的企業,才能夠在企業陷入困境時得到員工的支持,反過來更快地促進企業擺脫困境,所以企業在面臨“裁員”時,更應該履行社會責任。保護勞工的社會責任,在經濟運行良好的情況下是企業應當做的,而且我國倡導建立和諧社會下,要以人為本,企業以保障員工的權益為重任,在經濟運行出現問題或受到嚴重影響時,更應如此。
(三)注重企業自身建設
馬克思說:“一般說來,社會變革永遠也不會以強者的軟弱為前提,它們應當是而且也將是弱者的強大所引起的?!盵⑤]要想在此次金融危機的打擊下求得生存,企業就必須加強自身建設,發展壯大自身實力。由于當前我國外貿企業運行很大程度上還在依賴危機發生之前甚至更早的訂單,所以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還較滯后,我們最近完成的《金融危機對珠三角地區外向型企業生存的影響調研報告》結論顯示,春節后可能會出現一波比較嚴重的中小企業的倒閉潮,明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社會所受影響可能更加嚴重。我國企業在此次金融危機下應對危機的脆弱性,使我們也清醒的看到我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許多經受不住危機的打擊而倒閉的企業,是因為其在長期的發展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和低產出、低創新的現象,所以企業應該吸取教訓,在今后的企業改革過程中,注重企業自身建設。金融危機所導致的經濟急劇震蕩,不可避免導致產業分工、企業并購重組和行業重新洗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將會成為我國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參與國際高端競爭的一個重要機會。只有優化產業結構,加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才會贏得更多的機會,企業才能更加持久的發展。
我國政府已經十分重視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輿論氛圍,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如總理一再強調,“一個企業家身上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見的企業技術、產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導他們并受他們影響的理念、道德和責任,兩者加在一起才能構成經濟和企業的DNA?!彼栽谡闹С窒?,我國企業更應該積極的行動起來。一方面要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積極面對危機,提高應對危機的信心,同時企業自身也要加強建設,及時總結經驗與教訓。我們希望我國各種性質企業都能在此艱難時期“流著道德的血液”,勇于承擔起社會責任。
- 上一篇:簡析改善物管職業經理人規則的思索
- 下一篇:小議會計學會信托投資分會赴歐洲之考察
精品范文
1面臨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