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企業規范收入分配問題
時間:2022-04-15 10:53:00
導語:漫談企業規范收入分配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收入分配改革導致中小企業陷入成本優勢漸失、分到的蛋糕份額變少的困境。突破困境的關鍵:會計準則應增加企業收入分配披露的規范;合理運用中小企業披露的收入分配信息;加強收入分配披露的鑒證與監督,從而使中小企業在收入分配中能夠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得到廣大員工的理解,掌握收入分配的主動權。
【關鍵詞】中小企業;收入分配;困境;披露
2010年9月13日下午,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中表示,將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對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影響深遠。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發展,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政府需要增加稅收進行宏觀調控,刺激經濟復蘇,廣大員工需要增加工資,提高生活質量。另外,美國經濟復蘇放緩,有可能出現二次探底。種種跡象表明,中小企業面臨“蛋糕難做大”,“蛋糕份額少”的困境。突破困境的關鍵是收入分配的公平,而公平的基礎是中小企業要如實披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尤其是對國家、對員工履行責任的情況。
一、中小企業及其收入分配的現狀
(一)中小企業的成本優勢漸失
自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民族工業,降低失業率,紛紛出臺了妨礙自由競爭,違反世貿協定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導致我國中小企業國外市場大規模萎縮,勞動力成本小的比較優勢難以發揮。同時,由于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產品成本較低,導致我們的產品在國外經常遭受“反傾銷”的調查。近來,地方政府紛紛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積極引導員工通過工會與企業集體協商提高自身的薪酬待遇。客觀上,部分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企業負擔重、市場需求不足等問題沒有解決,又增加了人力資本上升的難題。中小企業路在何方?
(二)中小企業收入分配的困境
“收入分配改革”已箭在弦上,“五年工資倍增計劃”呼之欲出。國家、企業、員工,“三馬分肥”的力量此消彼長。近年來的統計數據表明,國家、企業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而員工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員工薪酬中高管人均收入與普通員工人均收入的差距越來越大。這些與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最初設想是背道而馳的,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越走越遠。中小企業多數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的初次分配關系到自身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財政收入、關系到老百姓的“錢袋子”。所以說,中小企業收入分配的公平至關重要。
“國有壟斷行業利潤的分配;非國企尤其是外資企業的職工收入與企業收入的比重等”成為收入分配改革的焦點。而國家通過強制力參與企業的收入分配,合理減輕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卻鮮有提及。在中小企業收入分配中,國家的利益不減,員工的薪酬上漲,勢必導致企業的收益下降。部分中小企業,國外市場萎縮,國內消費不振,稅負較重,根本沒有能力增加員工工資。
(三)收入分配披露與收入分配的關系
收入分配披露重點是稅收披露和職工薪酬披露。通過稅收披露,中小企業可以考察企業所在地的稅收環境。對比自己所在行業與其他企業在不同地區的稅負情況,為企業的增資或資金轉移提供決策依據。政府通過收入分配披露,及時掌握企業的稅收繳納情況、員工收入的增長情況以及員工收入之間的差距,為制定各種政策提供決策依據,特別是對于認真執行收入分配政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稅務部門應允許這部分企業延緩納稅或者部分減免稅收,必要時進行稅收返還。
員工通過對前后各期職工薪酬占利潤總額比率的比較,分析薪酬總的變化趨勢,為增加工資提供談判的依據。通過對各個職級工資、工齡工資、績效工資的披露,可以增強員工苦練技術、提高效率的積極性,達到企業支出不增,提高員工收入的目的。通過對經營管理層薪酬的披露,有利于經理人才市場的完善,有利于經營管理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為企業創造利潤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收益。企業通過收入分配的披露,可以分析收入分配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收入分配政策,確保在企業發展獲得豐厚回報的同時,員工薪酬同步增長。
總之,收入分配披露可以有效地促進職工收入的增長,盡量減少對中小企業的不利影響,降低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促進中小企業收入分配合法、合理、有序、高效地進行。
二、規范中小企業收入分配披露的意義
中小企業披露收入分配信息,有利于增強收入分配的透明度,有利于增強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各要素的有效配置,從而,有利于居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有利于企業的成長,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有利于增強員工對企業的理解
員工通過企業稅收繳納情況,可以了解企業對國家所做的貢獻,理解為什么對“招商引資”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通過稅收返還情況,了解當地政府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從而反映企業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及環保要求。員工通過職工薪酬占“剩余價值”的百分比,了解員工的收入是否“公平”;通過薪酬的上漲幅度及員工的培訓費用,員工可以預測自己的發展空間,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
(二)有利于政府部門的決策
中小企業大多數是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層次不齊,但它們的存在與發展對于擴大就業、維護社會穩定意義重大。因此,政府的經濟決策一定要考慮中小企業的現實情況,避免它們被政策誤傷,無辜破產,避免它們遠走他鄉。企業提供的收入分配信息可以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例如,目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員工收入的政策,國家應對勞動密集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環保要求,目前確有困難的企業,實行減免部分稅款或推遲納稅的政策,以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三)有利于中小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政府通過對中小企業收入分配的披露,了解中小企業收入分配的真實情況,在制定政策過程中,會考慮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為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預留空間。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越來越重要,提高人力資源的運用效率,主要靠的是激勵機制。員工了解企業的分配政策,理解企業的分配措施,這就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有利于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創新的激情。中小企業在良好的外部政治環境下,有一支積極向上,敢于爭先的隊伍,為自己又好又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中小企業收入分配披露存在的問題
“央企”利用壟斷地位獲得壟斷利潤,導致其高管及員工收入畸高。“央企”的收入分配飽受質疑,迫使“央企”進行社會責任披露,但它們的披露是避重就輕,對收入分配的披露少之又少。因此,中小企業的收入分配披露更是問題重重。
(一)管理層對收入分配披露的動力不足
社會責任的披露,尤其是收入分配的披露,中小企業很少披露或者根本沒有直接的披露,造成員工不關心、不理解相關內容,政府也沒有據以決策的依據。部分中小企業披露收入分配信息,除了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聲譽之外,沒有直接的經濟效益,還要增加部分成本,根據成本效益原則,管理層對收入分配披露缺乏動力。
(二)中小企業收入分配披露無章可循
有比較才有優劣,沒有規范的信息缺乏可比性,孤立看某一期的收入分配信息是毫無意義的。三張主表中與員工收入相關的項目主要有“應付職工薪酬”和“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兩個項目;與國家稅收相關的項目主要有“應交稅金”、“營業稅金及附加”等。通過報表項目,看不出員工收入的極差、看不清各層次員工薪酬的差別、看不懂員工的收入是否體現公平性。
- 上一篇:淺析國際避稅及預防措施
- 下一篇:小議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轉型及其路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