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管理解析
時間:2022-03-14 08:50:52
導語: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管理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體解剖學(human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體器官形態結構、位置毗鄰及其生長發育規律的學科,是醫學類重要學科之一。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正常形態結構與毗鄰關系、生長發育規律及其功能意義。只有在掌握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基礎上,才能正確判斷人體的正常與異常,鑒別生理與病理狀態,從而對疾病進行正確診斷和治療[1]。人體解剖學作為一門形態學課,具有較強實踐性,實驗室是學生實踐、學習和科學研究的主要場所,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鑒識能力、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主要場所。因此,實驗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發展[2]。此外,隨著國家對教育不斷投入,先進的教學設備和科研儀器不斷進入實驗室,過去粗放式管理已不適應時代要求。一個具有現代化設施的實驗室必須具備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
1實驗室建設概況
經過多年建設,我系有14個教學實驗室,6個科研實驗室,1個人體標本﹙下稱標本﹚陳列室以及輔助設施﹙3個示教標本保存室,3個掛圖和模型保存室,2個標本制作室,1間防腐固定室,10間尸體保存室和一間藥品保存室﹚。教學實驗室每年承擔研究生、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護理學、藥學等專業600余學生的人體解剖學教學任務。6個科研實驗室供研究生、博士生、教師的科研實驗,平均每年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和學校10余項科研工作。標本陳列室除了承擔教學任務外每年進行2000余人次青少年科普教育。
2完善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是實驗教學與科研得以順利實施的有力保障。具體制度:①實驗室標本管理、制作、使用制度;②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制度;③尸體使用制度;④標本、局解尸體處理制度;⑤實驗室安全保衛制度;⑥藥品及實驗器械管理制度;⑦人體標本陳列室管理制度。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建立保證了實驗技術人員在實驗室管理過程中做到有章可依,責任明確,遵循一致,減少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效保障了實驗室教學與科研工作順利進行,也逐漸形成了合理、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方法。
3實驗技術人員培養
實驗技術人員(下稱技術人員)是實驗室的中堅力量,是實驗室的管理者,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重要部分,是實驗教學改革和科研創新的生力軍。實驗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高素質、現代化人才的培養成功與否,關系到大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是實驗室規范化管理的基礎。為此,教研室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技術人員的培養計劃。青年技術員有計劃地聽取高年資教師的理論課,參加每周教學備課會,以提高他們的解剖學理論知識水平。在教學實驗技能培訓方面,系里指定有經驗的實驗技術人員指導新入職技術員熟悉教學實驗流程,掌握實驗準備的基本操作及解剖標本制作等基本操作技能以及相關儀器設備的使用和保養;外派青年技術員到其他專業院校或單位系統學習常規、特殊標本制作技術和實驗室管理方法,從而提升他們的標本制作技能和實驗室管理水平;鼓勵技術人員積極申報教學課題和參加教師所主持的第二課堂項目,使自己理論和實驗技術水平得到鍛煉[3]。
4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
對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實行分類管理。每個實驗室由1名技術人員管理。教學實驗室設備電腦、投影儀、攝像機、通風空調、冰柜、起吊機等實行一般管理。管理人員定期檢查和清潔保養保證設備正常使用。科研實驗室大多為精密儀器如冰凍切片機、共聚焦熒光顯微鏡、超微紫外分光光度計等,由專人負責管理。管理人員除了解儀器設備的性能,必須熟練正確的操作和簡單保養與清潔方法。對要使用儀器的人由管理人員教會其使用,使用后檢查儀器是否正常,每次使用要記錄備案。外部人員使用需書面申請經主任批準。需要廠家專業人員定期維護保養的儀器由管理人員負責與廠家聯系進行維護保養。
5實驗室標本管理
無論是過去傳統教學模式到如今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模式解剖學實驗室都離不開標本。標本的種類、質量、數目好壞是影響教與學結果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標本配置既有助于學生鑒識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提高教師教學效果和效率。每個實驗室一套示教標本。實驗課前技術人員在標本保存室檢查標本完好無缺放入標本展示箱再放入實驗室。實驗課結束及時收回標本,并逐一清點,損壞的標本需記錄,學期結束后統計,并制定計劃及時補充。收回標本保存于標本保存室,按系統分類保管,如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在標本保存箱上貼有實驗室編號和標本系統名稱便于存取。保存室要有良好的通風效果。保存時要注意對于肺、喉、小腦、腦干、心臟等標本,應避免擠壓變形或損壞,保存時放置在其他標本上面,標本保存箱里液面要高出標本1~2cm。肌肉尸體和血管神經尸體在標本池保管。
6實驗室模型管理
各類解剖模型是對教科書文字描述和圖譜的有益補充,替代一些數量較少或難以制作的真實標本,如感覺器、神經核團、神經傳導通路等。一個實驗室一套各系統模型保存于一個模型柜,在模型柜貼上模型名稱、數量、實驗室編號。實驗課前,技術人員在掛圖和模型保存室檢查完好方可放入實驗室,用畢及時放回保存室并檢查是否損壞,如需維修或更換及時處理。使得每實驗室模型相對固定,易于技術人員檢查、維護和調整。技術人員定期清潔灰塵,檢查破損。模型大多由塑料制成,易破損,使用時提醒學生避免掉落摔壞。
7實驗室掛圖管理
掛圖是解剖教學中一項傳統的較為實用的教學工具。無論在理論課還是在實驗課的教學中都離不開教學掛圖。掛圖按系統逐一編號存放于圖柜,圖柜貼上實驗室編號。掛圖收回時要注意平衡,小心卷好,防止損壞,若破損、褪色,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的應及時更換。為防止掛圖反復使用易撕裂,在掛圖四周采用透明膠布進行粘貼加固[4,5]。掛圖室保持干燥,防止掛圖發霉、蟲蛀。
8實驗室器械管理
解剖實驗課需要準備的器械有手術剪、手術刀、刀片、鑷子(無齒、有齒)、鋼鋸、鋸條、咬骨鉗、鑿子和榔頭。器械種類多,學生多,需要的器械數量大,易丟失,由專人負責,實行出入登記制度。使用時負責人根據學生人數以每2人一套器械提前配好。器械收回后對其進行徹底清洗、消毒,然后擦干存放于干燥處。金屬器械應注意避免接觸腐蝕物品,必要時采用涂抹凡士林或潤滑油,以防銹蝕[6,7]。由于器械的種類數量繁多,為了便于管理,所有器械見帳立冊并將其置于專門的器械柜分類存放,由負責人保管。
9實驗室藥品管理
由于我們既有教學實驗室又有科研實驗室,用到的藥品種類繁多:有腐蝕性藥品、毒性藥品、易燃性藥品、普通性藥品等。對教學科研藥品試劑統一進行分類管理,由專人負責。建立計算機藥品、試劑管理系統。藥品的性質、購入量、有效期都要記錄,避免不掌握庫里藥品情況重復購置。常用與不常用的藥品試劑都要有標簽。有腐蝕性、毒性的藥品試劑要貼好專門標記并獨立保存。易燃易爆化學品單獨管理,保存在涼爽、通風條件好的地下室,避免高溫高熱,發生火災爆炸等危險。未用完的藥品,密封保管好。常規藥品應做到隨時用隨時選購,避免久置而失效。過了使用有效期的藥品試劑交給學校有關部門進行無害化處理。
10人體標本陳列室管理與開放
10.1陳列室管理。陳列室標本比實驗室示教標本要求更高、更精細,特殊方法制作。此類標本能夠突出重點,說明難點,其采用較多種類、不同形式、更廣泛內容的標本來擴大視野,啟發思路,為學習解剖學提供更全面的直觀教材。此外,通過專題陳列,從不同角度,進一步揭示人體某一部分的形態結構,為學生、臨床醫務工作者等不同對象提供專業性更強的標本資料。陳列室標本裝缸保存,每件標本右上角貼標簽,標簽采用統一樣式大、中、小三種規格。大標本貼大標簽、中型標本貼中標簽、小標本貼小標簽。標簽用中英文標注標本名稱及編號。所有標本進行紙制和電子檔案。這樣對陳列室標本數量、內容做到了如指掌,快速查找。陳列室設有專人負責,制定了安全條例和開放制度。校外人員經批準登記后可前來參觀、學習。負責人員經常對標本進行檢查,發現有變形、破損、漏水要及時修補或更換;對保存較久已變色標本,或血管、神經上染色脫落要及時修絨或重新制作標本更換。10.2陳列室開放。①對校內學生開放:陳列室作為醫學類學生第二課堂,除節假日外其余時間對學生開放,充分滿足學生學習、研究、教師答疑解惑。②對社會開放:在不影響正常教學情況下選擇周六、周日和寒暑假對社會開放。由陳列室專職管理人負者與參觀人員聯絡及開放時間和解說員的安排。解說員由熱心公益事業的解剖學教師擔任。
11實驗室衛生環境管理
實驗室的環境衛生狀況體現著一個實驗室的工作精神狀態。教學實驗室除學期開始和結束集中清理維護外,平時主要靠每次實驗課后任課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每個班的第一次實習課后即按分組輪流值日,負責本教室清掃垃圾廢棄物、放好座椅、模型標本歸位。科研實驗室由作實驗者打掃維護,實驗負責人進行不定期檢查。此方法不僅養成學生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還減輕了技術人員的工作量,同時為下一次上課或進行科研的學生保持了良好的環境。
12實驗室安全管理
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是實驗室管理內容的重要部分,是實驗室教學與科研能夠順利進行、實驗室和實驗者生命與財產安全的有力保障。我們制定了《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懸掛于實驗室,在實驗室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必須遵守《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實驗室的安全責任由實驗員主要負者。在樓道張貼逃生指示標志。實驗員要熟練使用消防器材,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實驗室消防器材保證正常使用。經常檢查插頭、插座、線路及線頭連接處等是否安全,避免發生火災等事故。定期對師生進行實驗室安全培訓,安全培訓是預防安全事故與防止健康傷害最有效的方法。系統、細致的培訓不僅可以使師生形成安全意識,熟悉工作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及個人防范措施,同時通過安全培訓還可以掌握必要的安全設備操作技能及應急處理方法。
13尸庫及局解尸體等管理
尸體經技術人員消毒、防腐處理后放置尸體池保存。由專職人員負責管理,非專門工作人員均不得進入尸體保存庫。每具尸體有編號牌,編號牌系在尸體腳拇趾上,一面寫尸體固定的具體時間;另一面寫序號,序號以年為單位,優點是一看便知曉每年的某個時間點以前固定的尸體總數,又知道每具尸體的固定日期。如一面寫2017-23,另一面寫03-02說明這具尸體是2017年3月防腐固定的第二具尸體,目前已固定23具尸體。尸體池編號并建立紙制電子檔案,記錄尸池存放尸體數量。對尸體入池時間、新鮮程度、性別、有無殘疾等詳細記錄。根據需要領取,使珍貴尸體資源合理利用。定期檢查尸體池,一年至少檢查2次,選擇盛夏和多雨時期。使用時由遠及近并記錄數目,尸體使用后及時消除記錄。尸體供本系解剖教學、科研、臨床相關課題研究使用,不得從事其他目的的研究甚至交易。局部解剖實驗課尸體需沖洗干凈方可放入尸體柜。學生第一次上局部解剖實驗課時在教師帶領下向遺體默哀致敬3min,表達對遺體捐獻者無私奉獻精神的感激和敬意,也是對學生醫風醫德的教育。學生局部解剖過的尸體較好者保留下制作成裝缸或手摸標本。不能再次利用的局解尸體和學生在解剖過程中取下的組織全部交由學校相關部門聯系的具備此項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吸液器瓶中的防腐劑倒入廢液回收桶,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可倒入下水道,造成環境污染。
14總結
實驗教學規范化管理不僅涉及教學與科研本身,還涉及與之密切相關的人和事,從制度上加以規范,才能在實踐工作中做到有規可依,有序可循;明確每位人員的職責,促使其不斷提高和掌握相關技能,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積極積累經驗;完善規范化管理中的各個方面,才能適應現代的醫學發展的要求,才能促進解剖實驗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斷改進與創新,才能培養出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勇于創新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柏樹令,應大君.系統解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11.
[2]梁成青,張黨謀,吳國運.加強實驗隊伍建設促進實驗室規范化管理[J].中國臨床解剖雜志,2007,25(3):85-86.
[3]景朋,霍秀麗,田明君,等.人體解剖學實驗室規范化管理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5,19(9):782-785.
[4]張曉榮,彭玉魁.規范高校實驗室管理推動實驗技術隊伍建設[J].中國高校科技,2014(1):35-36.
[5]周學兵.普通高校實驗室技術隊伍建設與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2):243-245.
[6]柏永剛,劉文,車永哲,等.人體解剖學實驗室管理模式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4,16(2):137-140.
[7]雷建蘭,宣瑛,唐偉,等.大型儀器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對策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5):237-239.
作者:韓 華 張峰昌 馬延兵 計勝峰 單位: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系
- 上一篇:職業學校學生檔案管理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高校實驗室管理機制與人才隊伍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