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民主參與高校學生管理探討
時間:2022-02-03 11:13:31
導語:大學生民主參與高校學生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民主參與到高校的學生管理中,與高校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目標是吻合的,這也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趨勢。文章在分析大學生民主參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現實情況的基礎上,提出完善對策。
關鍵詞:民主參與;學生管理;學生工作
高校擴招使我國的高等教育進入了大眾化教育階段,高校管理也轉變為開放管理,單向管理轉變為多元管理模式。大學生民主參與高校學生管理已經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也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具體表現。
一、大學生民主參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對加強大學生權益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大學生是高素質的特殊群體。大學生渴望能夠維護自己的權益,而高校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在現代社會也傾向于契約關系,這種關系是以教育消費為主要內容。在這種契約關系中大學生則成為了高等教育的投資者和消費者,傳統的教育觀念需要隨之發生改變。讓大學生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中是大學生主人翁意識的體現,也是加強學生權利意識的重要體現。
(二)符合現代教育管理理念的要求
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高校管理的需求。傳統的教育模式強調高校的權利,重視管理而忽視服務的模式制約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F代教育管理理念要求要實現民主管理,而大學生民主參與高校管理則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提高了學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三)對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具有促進作用
高校對于大學生而言,是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而對于我國高等教育而言,培養大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是一種內在要求,這對于我國社會進步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民主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
二、大學生民主參與高校學生管理的現實情況
(一)大學生很少參與民主管理
在實際的高校學生管理中,規章制度的制定、校園規劃以及高校未來發展定位等大都是由領導決策層直接決定的,學生很少參與到學生管理當中,教師和學生只需要執行管理意見。即使有一些高校有代表旁聽的制度,也流于形式。
(二)教學民主參與面較窄
雖然很多高校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管理中,但是多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評價,而教學計劃制定、考試管理、課程設置等學生是沒有辦法參與的。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也大都流于形式,學生的意見也沒有得到反饋和落實。學生評價的好與壞對教師沒有任何影響,這嚴重打擊了學生參與學生管理的積極性。
(三)大學生參與后勤民主管理的效果不佳
雖然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伙管會”和“舍管會”,但作用不大,基本就是協助食堂對伙食進行監督,協助宿舍管理對宿舍衛生進行抽查等,沒有真實反應學生對于后勤管理的想法。
(四)力度不夠
雖然高校對于大學生的民主管理越來越重視,但是學生的參與都集中在了社團活動組織和勤工助學方面,對于學生的管理制度、學生評優等方面缺乏參與。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結果也沒有及時通報。
三、大學生民主參與高校學生管理的對策
(一)設立嚴格的規章制度
只有制度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執行力。高校的管理者還應轉變思想,將學生作為學生的主體,改變管理模式,這樣才能基本保障學生參與高校的學生管理。
(二)搭建參與平臺
一個高校的參與平臺是否順暢,直接影響到高校管理者在學生中的威信,也影響了學生參與管理的熱情。高校應該有專人定期收集和傾聽學生的意見,對于學生提出的合理化訴求要及時解決,定期安排不同部門的領導解答學生的問題,及時公布重要的信息。
(三)成立規范的組織機構
根據行政部門管理職能的不同來設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可以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參與高校的各項管理。在教學管理方面,對于新教師的面試,學生有權做出自己的評價。即使科研方面頗有成就,也不能讓不適合做教師的人進入高校。在教學管理方面,學生應該占有主導地位,高校應該重視學生的意見,及時處理,并給予意見。在學生管理方面,學生在民主管理中應該行使自己的權利,如知情權、申訴權等,對于高校的發展規劃等重大事件有權參與,高校也要及時傳達學生的建議和意見。一些學生管理工作可以讓學生自行解決,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在后勤管理方面,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幫助高校找到適合自身的后勤管理模式。在高層管理方面,可以成立一個校務委員會,讓學生按比例參加??傊?,大學生參與高校的學生管理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當前的高校民主管理過程中有很多阻力,也存在很多問題,這就要求高校要設立嚴格的規章制度,搭建參與平臺,并成立規范的組織機構。
作者:方瑗 單位:武漢交通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長平.大學生民主參與高校學生管理探析[J].高等農業教育,2013(11):89-91.
[2]莊乾杰.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現狀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2.
[3]梁瑜.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 上一篇:民辦學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下一篇: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