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民主化與魅力型校長的關系

時間:2022-10-09 10:34:46

導語:學校管理民主化與魅力型校長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管理民主化與魅力型校長的關系

【摘要】本文討論學校內部管理民主化與魅力型校長的互動關系。在已有魅力型校長的研究基礎上,本文從魅力型領導與民主制度的關系擴展到魅力型校長與學校管理民主化的關系。學校管理民主化的運行促進魅力型校長的誕生,魅力型校長可以助推學校管理民主化。

【關鍵詞】魅力型校長;學校管理民主化;決策模式

一、魅力型校長內涵與特征

魅力原意是“天賦”。19世紀20年代,韋伯提出了“魅力影響力”。他把“魅力”描述為領導者展示了一項卓越的使命和行為過程后,自身不能對潛在的追隨者產生影響,但追隨者認為他們的領導者具有特殊的天賦,所以這項使命和行為得以進行[1]。其他學者對魅力型領導行為內涵有不同的認識。House覺得“魅力”是領導者對追隨者的影響,有角色模擬、形象塑造、闡明目標、表達高期望和信心和激發行為動機五方面。Bass覺得魅力型領導能鼓勵追隨者承諾,然后實現超期望績效,歸納成擅長印象管理、工作和價值觀聯系、描繪愿景、角色和榜樣、富有表現力的行為[2]。有學者據此和對多位學校校長的訪談,將魅力型校長的特質概括為以下四方面:對學校未來發展設想;用非常規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促進學校的變革;對學校創新環境敏銳洞察和現實的評估;具有深厚教育理論和卓越的人格力量[1]。也有學者把魅力型校長的良好素質表述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先進的現代信息素養[3]。同樣有學者認為魅力型校長就是運用魅力影響力實現對學校的領導。這些影響力主要基于領導擁有魅力性格、高尚品質、堅定信念和非凡勇氣,以及卓越個人素質[4]。大學校長研究學者從塑造大學的精神和大學的文化和人生的境界角度覺得魅力型校長需要有“滿懷激情,勇于開拓”,“君子風范,高山仰止”和“文化為主,制度為輔”的人格特點[5]。

二、學校管理民主化和魅力型校長的關系

大多數人覺得法理型決策是現代化校長的決策模式的發展趨勢。我們覺得一定條件下學校管理民主化與魅力型校長會有優秀的互動。學校管理民主化需要魅力型校長。學校管理民主化的運行促進魅力型校長的誕生,魅力型校長會推動學校管理民主化。(一)魅力型校長對學校管理民主化的促進。人性本身不可靠,人類手中的權力可能被濫用。權力幻化成危險的物品,所以人類有了限制權力的想法也慢慢尋找其途徑。大體來說,從古至今解決這種問題方法有兩種:其中的一種是制度防范,這種方法已經被大眾接受和理解;而另一種措施就是期望執掌手握權力的人通過修煉道德,用卓越的個人人格洗禮權力,就像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哲學王”。對于管理,校長的管理決策有兩種:一種保證決策科學化和法制化;另一種就是靈活得調動決策中最能動和積極的因素——人的積極性來進行管理和決策。其實以人性陰暗面講,學校管理民主化并不排斥魅力型校長的管理而是傾向于其管理。魅力型校長應該是時代潮流的“弄潮兒”,游刃有余于學校的民主化管理。所以魅力型校長既能用其魅力影響力和高超組織力,推進學校管理民主化,也會使學校的管理民主化氛圍愈加濃厚!(二)學校的管理民主化加速魅力型校長生成。對于魅力型校長和學校管理民主化,首先來看,后者能掣肘前者。因為民主制的校長一定要依據法定義務和流程工作。就算是“一校之長”,也不代表不需要擔當法定的責任和遵守民主制決策流程。所以對于個人的規約來看,學校管理的民主化給魅力型校長制定了相對具體的大框架,也為其犯錯立下了“柵欄”。所以,學校管理民主化對魅力型校長的養成有其有益的一面。第二,學校管理民主化有利于校長維持權威性。民主制權威是法定的權威。民主制的權威也是可看到的權威。客觀上來講,領導者是根據法定的權威賦予的權力行動,名正言順。獨權集權體制之下,統治者盡管也是行使法定權威賦予的權力,但是這種權力的來源的合法性值得仔細推敲,統治者行使權力的動機和目的必然會引起下屬和民眾的懷疑。這樣,學校管理民主化會給魅力型校長減少來自其他人的輿論壓力,使校長決策左右為難、舉步維艱。最后,民主制會使領導者的魅力凸顯。民主制中的領導者的人格魅力會為領導者帶來說服人的便利、同意決策意見、集中力量辦大事,這要比分權制衡、重重決策來得更快和更有效率。一個生產系統中,民主制和非民主制對比,出現魅力型領導的概率要小于后者,然而一旦出現,那原則上一定是優異的。因為,當添加了優質原料的魅力型領導的元素加入民主生產體系的機器,就會生產出優質的產品。也可以這么說,因為魅力型領導首先是建立在理性和法律之基上,一個能完美規避領導者專斷獨行的體系成功運行后,一方面魅力型領導者可以減少低級錯誤,同時,他的人格魅力也會顯現得淋漓盡致。人和為大眾謀福利制度的組合會創造美麗的景象。只依靠制度不能體現美好的人性,但是,在脫離良好的制度后,美好的人性也會不持久和不可靠。兩者的有機結合產生的超凡效應在社會治理時會全部迸發出來[6]。

三、強化魅力型校長在學校管理民主化中的作用

強化魅力型校長在學校管理民主化中的作用也就是要充分發揮魅力型校長在學校決策中的靈活性,魅力型校長要能夠依據實際情況和客觀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教育中因材施教,在管理中因地制宜。近年來,人們更多地關注校長決策中的科學性,而忽視了在學校決策當中最活躍的“人”的因素,可能導致決策的低效率和無效率。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校長決策當中,校長具有決策的科學性是明顯不夠的,必須將管理中“人”的作用和魅力型校長的特質發揮到極致,靈活施策。為此,魅力型校長應該采取以下幾種策略強化在學校管理民主化中的作用:(一)分擔決策。集體決策是為了發揮集體智慧,以便做出正確的決策。但是集體決策也有弱點,容易被人當成不負責任的借口。這時的集體負責實際上是沒有人負責。致使決策失誤不負責任,決策錯誤也沒有責任。它的缺點不僅于此,還會使原來分管某事的決策層不愿決策,提交全體決策層決策。不僅是不負責任的做法,還導致了機會的喪失。現今,為了改變這種觀念,形成了“如果是集體決策出現錯誤,說明決策的錯誤更嚴重,這就要求必須追究主要決策人的責任”的觀念。這就要求校長適時作出判斷,尤其是在學校改革中有創新的決策,校長要充分發揚民主的同時,靈活大膽決策。(二)模糊策略,降低沖突。學校教育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借用模糊策略的方式進行決策,例如對教職工工作的評價,如果過于精細化,不一定會發揮評價作用,而可能造成新的矛盾。校長在決策中運用模糊策略可以是用人決策方面的、管理語言方面的,還可以是人際關系決策方面的、處理問題決策方面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模糊策略只能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對涉及原則性和是非性問題的決策,校長應該清楚決策,不能用模糊策略,不然將背離辦學方向,危害教育。(三)靈活決策,有效決策。對校長的決策來說,沒有絕對的正確與否,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定條件下的決策正確,在另一種條件不一定正確。相反,不正確的決策,在其他條件下也可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實際條件下,同一個決策,在一個學校成功,在另一個學校可能導致失敗,這是很普遍的情況。所以,校長的決策既要考慮科學性、民主性,也要考慮依法決策,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決策,也要考慮決策靈活性,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在管理中因地制宜[7]。

【參考文獻】

[1]史銘之.魅力型校長界說:領導學的視角[J].教育發展研究,2007(22)

[2]張鵬程,劉文興,廖建橋.魅力型領導對員工創造力的影響機制:僅有心理安全足夠嗎[J].管理世界,2011(10).

[3]劉麗萍,王保華.魅力型校長:特質、成長環境和使命[J].教育科學研究,2003(06).

[4]董秀華,王保華.教育創新中魅力型校長角色的塑造[J].遼寧教育研究,2003(04).

[5]張玉成.大學校長之層次[J].現代教育科學,2006(05).[6]黃桂婷.生產與助動:淺論民主制度與魅力型領導的關系[J].理論界.2014(05).

[7]王生.校長決策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2.

作者:王世杰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