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業論文:科技工業發展的幾點探索

時間:2022-02-21 02:48:44

導語:科技工業論文:科技工業發展的幾點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工業論文:科技工業發展的幾點探索

本文作者:趙輝工作單位:南京政治學院

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抓住關鍵:一是建設開放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在有利于自主創新為主線的前提下,整合社會科技資源,廣泛吸納民用科技成果,鼓勵民用和民營企業、科研機構、院校參與國防科學技術研究和軍工科研生產,建設開放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推進國防科技成果和民用高科技成果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中的廣泛運用。二是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的基礎能力發展。武器裝備建設進入“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制一代、生產一代”的體系化發展階段后,國防科研生產能力的儲備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充分發揮型號牽引的作用,促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技術集成和產品研制多環節的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加強國防科技水平基礎建設和超前技術儲備。三是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以“大型飛機”、“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為代表的重大科技專項,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應根據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發展需要,培養與引進數量充足、覆蓋國防科技工業各個領域、結構合理的創新人才隊伍。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增強科技人才自主創新的主動性,使其成為國防科技工業持續、快速、創新發展的新動力。

提高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管理水平,加快科學技術向戰斗力的轉化

現代國防建設經驗表明,科學管理是科學技術向戰斗力轉化的關鍵因素。現代武器裝備要實現科學技術的物化,有產品需求、科學技術、制造能力、軍費保障固然非常重要,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一個更關鍵的因素,這就是要有一套科學高效的國防管理體系,要有強大的科學管理能力。這是因為,進入信息化戰爭時代,由于武器裝備蘊涵的科學技術越來越復雜,需求的數量越來越龐大,研制生產涉及的社會部門越來越廣泛,科學技術要轉化為戰斗力僅靠軍隊是無法完成的,需要多部門之間的協調。這就需要捋順政府相關部門之間、政府相關部門與軍隊之間、軍隊相關部門之間、軍隊與軍工企業之間的職責權限和權利義務,這樣才能夠在科學技術轉化中有效地把基礎科學轉化為應用科學,把應用科學轉化為工程技術,把工程技術轉化為適合作戰需要的武器裝備,把武器裝備轉化為能夠打贏戰爭的作戰能力。發達國家從20世紀50年代以后就提出了“建設經濟有效的國防”這一命題,在完善現代國防體系過程中把建立科學高效的武器裝備領導管理體制作為重點目標之一,保證其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長期領先于世界。我國國防科技管理體系,經過60多年的建設,逐步穩定、成熟。黨的十七大強調“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還明確提出要“調整改革國防科技工業體制和武器裝備采購體制”。十七大以后,國防科技工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行了新一輪的國防工業組織管理體制改革。目前看來,還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重加強管理體制建設。一是破解管理結構方面的矛盾,建立統一的管理體制。目前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結構不盡完善,存在諸多影響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問題,比如多頭管理,軍隊、政府、集團公司對各軍工企業、民用單位均有管理權,容易造成管理混亂;政企不分,各軍工集團資產所有權與干部管理權不統一;軍民分立、行業獨立,缺乏有效的協調和合作。俄羅斯作為世界上唯一能夠生產所有武器及武器零部件的國家,其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系非常完善,專門建有隸屬于總統的俄軍事工業問題委員會,負責全面協調與管理國防科技工業的活動。這一點值得我國學習,應對國防科技工作體系實現總體規劃、整體協調和頂層設計。建立統一的管理體制,優化管理職能和管理權限,奠定科學技術向戰斗力轉化的體制結構基礎。二是破解管理職能方面的矛盾,建立高效的管理體制。當前,我國國防科技工業主體的大軍工集團公司在“干部管理、產品管理、創新技術管理”等方面存在職能缺失,缺乏必要的監管,且軍隊與政府、軍工集團公司與政府間職責關系仍未理順,容易造成指揮不靈、行政失效、組織管理效能低下等問題。美國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系相對于他國來說,是一個比較成熟、高效的體系,具有集中決策、分散實施的特點。國防部是軍品任務科研和生產的組織管理者,美國1/3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在為國防服務,有3/4的科學技術研究單位從事與軍事項目有關的研究工作,直接從事軍事科研的有35萬人,國防部每年管理的合同達1500多萬份。美國“面向任務”國防工業管理模式對于這樣一個跨越諸多領域、涉及諸多行業、存在諸多環節、配置諸多資源的復雜巨系統而言,是高效的。這一點值得我國學習,應建立一套科學高效的領導管理系統對國防工業進行強有力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奠定科學技術向戰斗力轉化的體制職能基礎,否則資源投入再多,科技水平再高,也難以制造出高水平的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