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度統計對煤礦安全生產的作用
時間:2022-01-29 10:01:41
導語:調度統計對煤礦安全生產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煤礦的安全生產過程中,調度室作為信息集散中心會收集、積累大量的生產數據,但如果缺乏系統科學的統計分析,得不出有效結論,就無法發現隱藏在這些零散數據當中的一些安全生產規律和重要信息,也就對礦井安全生產決策產生不了指導意義。目前,“賬目式”調度統計仍然是很多煤礦企業調度統計工作采用的工作方法,調度統計工作往往由一些簡單的基礎資料記錄以及幾張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報表組成,由于沒有對調度統計分析和形勢預測予有效的重視,導致調度統計工作決策參考作用的發揮受到了極大的影響[1]。經過對一些煤礦調度工作進行實際調研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發現有的煤礦對調度統計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足,有的調度從業人員不甚了解調度統計的具體應用方法,而相關文獻資料大多只闡述調度統計分析的重要性,卻未談具體實施方法。基于目前煤礦調度統計分析工作的現狀,本文試圖通過對統計分析的概念、要求、作用、流程、方法做一個說明,并結合山西保利裕豐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稱裕豐煤業)應用示例,來揭示調度統計分析對煤礦安全生產決策的指導意義,力求能讓相關調度統計從業人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掌握調度統計分析方法,靈活運用,發揮其最大效能。
1統計分析的概念與要求
統計分析就是從表面看似雜亂無章的數據中,找出統計規律的過程。統計將大量數據濃縮為少量的精華信息,揭示事物的顯著特點和規律,幫助人們快速了解客觀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特點[2]。安全生產調度、統計信息工作時效性強,準確性要求較高。時效性和真實性是信息工作的本質特征,也是信息工作的生命[3]。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是對統計分析數據的最基本要求。準確性是統計數據在統計信息客觀真實性方面的體現,直接關系著判斷決策的正確與否,是對統計數據的第一要求。及時性是統計數據在統計信息時間價值上的體現,是對統計數據形成和提供的高速度、快節奏、強效率的要求。完整性是統計數據在統計信息內容含量上的體現,要求統計數據在內容上應該包括使用者所需的所有項目,不能殘缺不全。
2調度統計分析的重要作用
調度統計分析是在對大量礦井安全生產一線數據和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事例進行具體闡明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為研究礦井生產發展趨勢積累資料。調度、統計信息工作是安全生產總體布局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是安全生產科學決策、科學監管的基礎和前提,是實現安全生產關口前移的先決條件。開創安全生產工作新局面,調度、統計信息工作要先行[4]。要準確把握好煤礦安全生產的總體形勢和發展趨勢,必須定期根據調度統計各項數據,判定近期礦井的生產情況,從而深入分析和科學判定階段性的安全生產形勢,指導和促進生產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5]。
3調度統計分析的流程
調度統計分析是一項系統工作,其主要工作內容、流程環節包括:選題—設計—實施—總結。3.1選題。選題就是調度統計分析首先要確立“研究什么、要得到什么信息、達到什么目的”,這是關鍵性的第一步。必須要清醒地認識一點:只有能夠揭示煤礦安全生產現狀、發展趨勢,對安全生產決策具有參考價值的選題才是有意義的選題。3.2設計。設計就是明確了選題后規劃下一步開展調度統計分析工作具體的實施方法、步驟,設計內容包括:明確統計對象、統計指標、數據處理方法、人員組織協調、程序步驟等,如有必要應提前編制統計分析方案,使各項工作的開展秩序井然。3.3實施。實施是指對統計數據的采集、整理、分析,這一過程要求統計人員必須以嚴細求實的態度,嚴格進行原始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分析工作,保證統計數據全面詳實、及時有效、準確無誤。在實施過程中,統計人員要學習運用一些必要的統計分析方法,并掌握適當的統計工具軟件,如Excel辦公軟件。3.4總結。總結即結合選題的研究目的,從紛繁散亂的數據表象中梳理、分析、歸納、預測,做出簡明扼要的合理結論,并撰寫統計分析報告。
4調度統計分析的應用示例
4.1調度統計分析能夠根據周期性的生產狀況發現潛在問題。以表1為例:經過對裕豐煤業采掘區隊一周生產情況統計分析,發現綜采一區生產計劃完成不好的原因是人員出勤率低;綜采二區生產計劃完成率最差,原因是一周內礦井所有生產事故都發生在其綜采工作面。在此案例中,通過對一周采掘安全生產控制指標的統計分析,查找到了生產制約因素,就可以針對性地提出防范措施進行過程管控,而且這些分析數據也是實施定量考核的重要支撐。4.2調度統計分析能夠發現事故潛在規律。在收集相關生產及事故信息數據的基礎上,合理運用調度統計分析方法,對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典型事例,進行科學分析和針對性建議,可以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應對政策和措施。例如,裕豐煤業綜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間各類事故多發,經過對初采初放期間每周產量、事故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總結出了相關規律、趨勢,參見表2、圖1。經過對工作面五周的產量、事故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1)綜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間機電提運事故多發工作面推進慢導致初次來壓釋放緩滿從而引發了工作面頂板事故,頂板事故易引起工傷事故,并且頂板事故容易造成惡性循環,使工作面生產狀態改善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2)工作面生產在各類事故影響下經歷了一段低谷時期后,從3月20日開始事故呈現下降趨勢,產量呈現上升趨勢,生產形勢向好。4.3調度統計分析能夠掌握一線生產效率真實數據。為獲得一線生產過程的真實數據,在煤礦管理中運用最廣泛的方法就是現場寫實。例如,裕豐煤業X1綜采工作面安裝完成經過初采初放后,生產未進入正常狀態,為查找原因,就安排人員現場跟班寫實,通過對現場寫實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歸納分析,摸清了一線生產關鍵性數據,查找到了問題根源,參見表3。通過統計分析出的生產效率數據,可以發現生產效率低的原因是工作面接班后開機時間晚、煤機運行速度慢、割煤過程中影響時間長、開機率低。查找到問題根源后,該礦就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對X1工作面生產組織有針對性地大力進行整改,盡量消除生產影響因素,努力提高生產效率。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改后,區隊不良生產習慣逐漸消除,生產影響時間大幅降低,達到了安全高效、正規循環的良好狀態,減輕了企業管理壓力。
5結語
調度統計信息直接來源于礦井生產一線,數據可靠性高、時效性強,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礦井一線生產活動。調度從業人員掌握必要的統計分析方法,對生產基礎數據進行科學合理地統計分析、歸納總結出簡明扼要的關鍵性信息,可以幫助企業管理層充分掌握一線生產狀況,做出符合現場實際和發展趨勢的決策部署,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從而全面實現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燕.煤礦生產調度統計工作的幾點研究[J/OL].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0):205-206.
[2]黃崑,陳翀,駱方.Excel統計分析基礎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趙鐵錘.加強安全生產調度、統計信息工作促進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J].中國煤炭工業,2002(12):5-7.
[4]盧曉.淺談煤礦生產調度統計工作[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3(1):348.
作者:馬守富 單位:中煤能源山西保利裕豐煤業有限公司
- 上一篇:防突策略在煤礦安全生產的應用
- 下一篇:高新技術企業財務風險及內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