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對林火碳排放的影響
時間:2022-01-16 10:43:47
導語:森林防火對林火碳排放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以大興安嶺地區為例,通過對該地區1965-2010年期間森林火災碳排放量的分析,得出林火碳排放量隨著森林火災發生的烈度增加而增加,森林火災發生的烈度隨著防火措施的科學規范程度提高而減小。從而得出森林防火措施是減少森林火災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為科學合理制定林火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森林火災;防火措施;碳排放量
大興安嶺地區地處黑龍江省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位于121°12′—127°00′E,50°10′—53°33′N。東西橫跨6個經度,南北縱越3個緯度,總面積8.3萬km2,森林覆蓋率達74.1%,為我國僅存的寒溫帶面積最大的原始天然林,是維護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天然屏障,是我國北方最為重要的國有林區。森林多以落葉松、樟子松、紅皮云杉等針葉樹種組成,伴有少數闊葉樹種,而闊葉樹又以白樺、黑樺分布較多,植被易燃,使森林火災發生頻率高,為我國重點火險區,也是森林火災最為嚴重的地區。
1森林防火措施強化的因素
1987年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后,從社會角度出發,由于森林火災對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產生的影響,以及引發的氣候變化等全球大氣問題;從生態角度出發,由于森林火災作為一種重要的生態因子,引起其他生態因子的重新分配,調控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影響物種的生存環境和森林演替方向,尤其直接影響森林生物量和生產力以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森林防火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的直接干預。
2森林防火措施強化的內容
該地區防火組織機構得到了不斷完善,群眾防火意識得到了普遍提高,林火預報及監測系統顯著加強,將森林防火工作作為林區的頭等大事、作為領導干部第一位的責任、林區人民第一位的任務常抓不懈,森林防火工作逐漸步入正軌。在森林防火組織機構、防火專業隊伍、設施設備、內業和制度建設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實行科學的林火阻隔體系和撲火能力建設,加強可燃物管理工作,由于防火措施的不斷改進與加強,森林火災總體呈明顯下降趨勢,與1987年以前相比顯著減少,1965—2000年,各年度林火碳排放量見表1。
3森林防火措施對林火碳排放的影響
1965-2010年各年林火碳排放量動態變化曲線從圖1可看出,1965—1986年大興安嶺林火碳排放量變化波動很大,1966年的林火碳排放量達到此期間的最高峰值。由于1966年林火消耗了大量森林可燃物,經歷5年平穩期到1972年又出現了林火碳排放量第二高峰值。再經歷5年平穩期到1977年林火碳排放量出現第三個峰值。到1980年林火碳排放量出現第四個峰值。1980—1986期間林火碳排放量呈持續減少狀態。此期間雖然林火碳排放量波動較大,但是總體看呈下降趨勢。說明該地區森林防火工作在初期階段,森林防火措施不完善,林火管理存在很多漏洞。隨著林區建設事業的發展,森林防火工作也逐漸步入有序軌道。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林火專家的建議下,大興安嶺林區的森林防火工作開始步入科學軌道。1987年“5.6”森林大火烈度最大,也是該地區林火碳排放量歷史最高峰值。由于1978—1987年這一時段森林火災發生烈度處于平穩期,使人們產生麻痹思想。森林可燃物大量聚集,使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增加。雖然該地區森林防火積累了一定的措施建設成果,但麻痹大意這一思想問題是措施失效的根源所在。“5.6”大火使該地區森林防火工作出現轉折,1988年我國正式頒布《森林防火條例》,加強了對全國尤其是大興安嶺林區森林防火工作。1988—2002年,該地區林火碳排放量為歷史最低且最平穩時期,說明火災后森林可燃物被大量消耗,加之思想認識的提高,使森林防火步入新的發展階段,防火措施科學完善并得以落實,森林火災減少是林火碳排放量減少的重要因素。2003—2010年,該地區林火碳排放量出現波動,2003年和2006年出現兩個峰值,但均小于兩個歷史高峰期。雖然森林可燃物大量聚集,全球變暖普遍干旱少雨,入山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人員增多等不利因素增加,但隨著全社會森林防火意識普遍加強,措施科學規范程度提高,森林火災發生的烈度同兩個歷史高峰期相比較均呈下降態勢。
4結論與討論
森林火災發生的烈度與林火碳排放量緊密相關,林火碳排放量隨著森林火災發生的烈度增加而增加。森林防火措施與森林火災發生烈度緊密相關,森林防火措施完善并科學規范,森林火災發生烈度呈平穩下降趨勢。森林防火措施完善并科學規范,可以最大消減森林可燃物增加,不良氣候因素影響,人為活動增多干預等不利因素對森林火災發生的影響程度。森林防火措施建設重點是思想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能力建設。強化領導,擴大宣傳,強化全民森林防火責任意識,形成聯動機制,可以提高森林防火的有效性。完善森林防火措施建設是國家重點林區的長期任務。在全球氣候變暖及碳減排增匯研究背景下,森林防火面臨著更大挑戰,作用不容忽視,需要繼續努力探索,實現森林防火現代化,提高林火科學管理水平。
作者:程旭 單位:哈爾濱市森林消防支隊
- 上一篇:工業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 下一篇:村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分析
精品范文
10森林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