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7-10 10:36:39
導語: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吉林省神經精神病醫院ICU病房2016年6—12月對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112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和風險護理管理,通過比較患者基本資料,參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參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在保證護理質量的前提下,從并發癥、基礎、對癥等方面提高醫療水平,減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滿意度。
1.2.2實驗組
實驗組采用護理風險管理,充分了解分析醫患之間的關系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盡量避免護理過程中產生的差錯,提高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滿意度。常見護理管理的風險主要有:①缺乏行之有效的護理制度[3-4]。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沒有遵照執行的標準,護理人員之間缺乏統一的標準,各自為政,造成護理人員之間在工作中出現配合性問題如:配液錯誤、藥物發錯、患者血液記錄錯誤等,給患者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②護理人員普遍沒有風險意識[5-6]。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遵照護理標準執行,把護理標準丟在腦后,實行經驗主義,出現無菌操作不規范、文件記錄錯誤等問題,使患者身心受到傷害。③護理人員缺乏基本的素質[7-8]。護理人員缺乏人文基本素質與護理基本素質,在工作過程中態度散漫、儀器操作不熟練、配液出現差錯等問題。重視這些問題,分析其中的原因,采取相應的對策,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途徑有:①護理風險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要求所有醫護人員嚴格按照國家要求的護理制度標準嚴格執行,分析護理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形成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并按照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執行,做好護理風險管理工作。在護理工作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定期對發現的風險進行討論,并加入到護理風險管理制度中,使護理工作規范化、流程化、標準化。②護理質控小組的成立。由醫護人員按照配置分成小組輪流充當質量控制小組,所有醫護人員都有檢查和考核的權利,便于自身的提高,做到公平公正。③護理人員職業素養的培訓。由本科室的所有醫護人員進行自行培訓,把護理人員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分部分,對科室人員進行培訓,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業務,也培訓了其他醫護人員,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④醫護人員風險意識的強化。定期組織本科室的醫護人員開展風險意識培訓講座,搜尋護理失誤造成護理風險的具體事例,本科室組織學習討論,并實行護理風險責任制。⑤醫生護士與患者溝通的加強。護理人員需與患者保持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了解患者的想法,按需護理,避免因護理配合不默契造成的痛苦,減小護理風險的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兩組采用不同管理模式護理,對風險事件發生率和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比較。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n(%)]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常規管理護理和風險管理護理患者護理風險事故發生率比較
參照組護理風險與護理投訴50例,風險發生率44.6%;實驗組患者的護理風險與護理投訴16例,風險為發生率14.3%。實驗組患者的護理差錯率明顯降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常規管理護理和風險管理護理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3.0%,參照組滿意率為(85.7%),護理滿意率明顯提高,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現階段,我國的醫療水平還處在初級階段,護理水平也不過完善,隨著患者的數量越來越多,護理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同時由于壓力的增大造成了一些醫療事故的出現,同時,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網絡時代的來臨,人們對于醫療知識的了解越來越透徹,對護理要求越來越高而達不到滿意,使得現在的醫患關系十分緊張,已演變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患者的日常護理中,患者的身體素質、患者的疾病情況、護理工作按照標準的執行情況、護理人員的基本素質都決定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康復時間、健康狀態等,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醫院正常的狀態、醫療糾紛帶來風險。患者對醫療的安全、護理設備、護理技術越來越注重,護理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得到妥善的解決,加入風險管理機制顯得越發重要[9-10]。針對護理工作過程中風險問題,加入護理風險管理,主要從護理風險管理制度的完善、護理質控小組的成立、護理人員職業素養的培訓、醫護人員風險意識的強化、醫生護士與患者溝通的加強等方面進行[11-12]。為探討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選取吉林省神經精神病醫院ICU病房2016年6—12月對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112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和風險護理管理,通過比較患者基本資料,參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發現,風險護理管理患者的護理差錯率較常規護理管理明顯降低(P<0.05);風險護理管理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較常規護理管理明顯提高(P<0.05)。
綜上所述,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降低醫生和患者的糾紛,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起到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廣使用。
作者:竇麗波 單位:吉林省神經精神病醫院
- 上一篇:醫學影像科室護理管理探討
- 下一篇:多元化工程管理組織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