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理分層管理分析
時間:2022-11-23 08:18:57
導語:婦產科護理分層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參與研究的護理人員共計12名,均在我院婦產科工作,均為女性,年齡21~41歲,平均(33.5±5.9)歲;工齡14個月~18年,平均(8.6±1.2)年;學歷組成:大專11名,本科1名。隨機選取2015年1—12月婦產科收治的患者240例(實施分層管理前),年齡19~42歲,平均(33.6±4.5)歲;疾病類型:宮頸炎49例,陰道炎58例,盆腔炎36例,子宮肌瘤15例,人工流產36例,剖宮產46例。選取2016年1—12月婦產科收治的患者240例(實施分層管理后),年齡18~44歲,平均(33.8±4.7)歲;疾病類型:宮頸炎48例,陰道炎54例,盆腔炎37例,子宮肌瘤17例,人工流產35例,剖宮產49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方法
從2016年1月開始,該院實施護士分層管理的婦產科護理管理工作,具體措施為:①明確分級方法:首先建立婦產科護理工作各項制度、操作流程、標準及應急預案等,為分層管理制定制度及考核標準。采取N0-N4分級原則,結合婦產科護士入科時間、工齡、綜合能力分成5個層級,其中N0級第一階段為3個月試用期人員(該院無此階段護士),第二階段為工作時間為4~12個月且無護士職業證書;N1級為1~5年注冊護士,中專及以上學歷,N2級為5年以上注冊護士或1~5年護師,中專以上學歷,N3級為5年以上護師或專科護士,大專或以上學歷,N4級為主管護師以上職稱,大專或以上學歷。建立護士分級管理檔案,從業務知識、教學、操作能力、科研等各方面對各級護士的崗位職責加以明確。②分組:根據護理人員情況將之劃分成2個小組,每組由1名N3~N4級護士擔任組長,將不同層級護士盡量平均分配到兩個組內,5名不同層級的護士擔任責任護士,組別固定,由其在制定工作時間內對患者負責,展開整體護理。其中N1級護士輔助護理并跟著學習,接受上級護士的培訓;N2護士負責為N1級護士培訓、為病情輕的患者提供護理;N3級護士為年輕護士展開業務培訓與教育,為重癥患者展開護理;N4級護士全面把握護理工作,及時為其他護士提供幫助與指導。③培訓:結合婦產科護理工作特征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案,護理部組織展開操作訓練、專科講課及護理查房。科室內應用“一對一”方式對護士分層培訓,由上一層級護士負責對相鄰下一層級護士培訓。培訓內容完全根據《四川省護士技術操作》中相應內容展開,包括臨床護理工作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礎理論;溝通交流能力、職業道德素養、應急處理能力、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所需的專業照顧、協助治療、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康復指導等服務能力;人文關懷和責任意識等方面的培訓,技術操作、理論知識等。④適時調整:為護士制定合理、個性化的培訓方法,定期展開醫師、患者關于護理工作的意見,結合護士反饋,及時調整培訓方案,對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
1.3觀察指標
①統計實施分層管理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職業傷害事件情況。②根據醫院評審標準,制定護理質量考核方案,由護理部統一展開考核,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③利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析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情況,根據調查問卷得分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以滿意、基本滿意人數占比統計護理滿意度。
1.4統計方法
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統計相關數據,計量資料表現形式為(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不良事件分析
實施護士分層管理前240例患者中,5例出現護理不良事件,銳器傷2例,跌倒1例,用藥錯誤2例,不良事件發生率2.1%;實施護士分層管理后240例患者中,2例出現護理不良事件,1例為輸液滲漏,1例為不良治療,不良事件發生率0.8%;實施護士分層管理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9,P=0.048)。
2.2護理質量評分
護理質量評分為:實施護士分層管理前(75.6±3.4)分,實施護士分層管理后(89.8±5.9)分,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526,P=0.021)。
2.3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施分層管理后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分層管理前(P<0.05)。見表1。3討論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對象是女性和新生兒,涉及的疾病種類較多且病情復雜,護理工作面廣而任務繁重,如何對護理人員合理、科學的配置,促使婦產科護理正常運作、促進學科發展,是婦產科護理管理人員均需認真思索的問題[3]。傳統婦產科護理管理的方式為單一包干制,然而因為不同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同,一旦護理中遇到一些突發事件,部分缺少臨床經驗、或試用期的年輕護士可能會出現慌亂、盲目的現象,無法確保臨床護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極易造成護患糾紛。近年來,護士分層管理護士在婦產科護理中逐步得到應用,且有效減輕了初級護士的工作難度,減少了盲目護理的問題,有效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質量及安全性,確保各項臨床護理工作有序實施。分層管理是采取N0~N4分級原則,結合婦產科護士入科時間、工齡、綜合能力將之分成5個層級,并對各層級護士的崗位職責予以明確,制定了上級護士培訓下級護士、經驗豐富的專科護士帶年輕護士的培訓機制,不僅能確保高年資護士的臨床專業知識、技術操作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還可為低年資護士提供一線的護理指導與培訓[4-5],可迅速、穩妥地提高低年級護士的工作能力,同時還能讓高層級護士獲得職業成就感與自豪感。另外,由于各層級護士均需承擔老師、學生的雙重角色[6],護士不僅需接受上一層級護士的培訓,還需為下一層級護士提供業務指導,這有利于激發護士的自主學習精神,提高其主觀能動性[7],有助于護士通過不斷學習提高綜合護理能力。護士分層管理模式的應用還可促進婦產科護理人員彼此之間的團結與協作,可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協作能力,促使管理效率提高,有助于婦產科護理質量的不斷提升。該研究發現,實施護士分層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質量評分、患者護理滿意度均明顯改善(P<0.05)。可見,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實施護士分層管理,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
作者:丁戈 單位:德陽第五醫院婦產科
[參考文獻]
[1]譚新姣,楊智慧.安全文化理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3,13(3):111-112.
[2]蘇麗杰,于奎花.護理風險管理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3,27(31):3553-3554.
[3]唐梅.加強婦產科護理管理有效預防醫院感染[J].四川醫學,2014,35(3):403-404.
[4]李鳳英.以人為本理念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36):163-165.
[5]孫勤,種慧梅,董亞麗.人力資源重組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9(6):625-626.
[6]龐湘俠,時軍輝,暴青竹.分層管理模式在婦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3):271-272.
[7]王愛平,王六平,胡潤珍.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12):1487-1489.
- 上一篇:重癥肝炎患者護理管理分析
- 下一篇:神經外科患者護理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