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護理查體教學實踐論文
時間:2022-10-14 10:34:00
導語:急診護理查體教學實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急診臨床護理教學是運用已學的醫學護理知識與臨床實踐相聯系的橋梁,是培養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階段。急診科又是危急重癥相對集中的地方。各類病種繁多、病情危重復雜、情況緊急、工作頭緒較多,在如此繁雜的情況下,急診臨床護理教學如何完成學生在急診期間應努力培養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是急診護理教學中的難點。我科從**年開始實施急診護理查體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一、急診護理查體教學特點
急診護理由于急診本身特點。護理工作應急性較強。在臨床教學中往往會出現計劃教學的典型病例忽然出院、轉科等原因,使實踐臨床教學中斷。因此,急診教學中的最大特點是急診病種繁多、病情變化快、有計劃的現場講課式教學有限,學生僅僅靠現場觀看對疾病及危癥的理解較難。所以,在急診臨床護理教學把預先式專題講課、預先式操作手法學習與現場的護理查體相結合。讓學生實際體會到急癥與危癥的癥狀、體征,從而幫助理解疾病是急診護理教學的關鍵。
二、急診護理查體教學的實施
2.1學習急診護理查體的內容
在預先專科授課中重點掌握神經系統、胸腹腔體征、心肺聽診、四肢畸形否與肌力。讓學生明白護理查體查什么的問題。
在學生人科后除可以利用急診專題講課、典型病例、個案分析的形式外。還可以引導護生對已學過的醫學護理書本知識進行回顧,運用理論知識在臨床中查找對應體征的方法進行討論,讓學生較快地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觸發了對護理臨床查體的好奇心,使之能夠主動地去觀察病情、察看體征,受到了積極的效果。
2.2學習急診護理查體的操作手法
即讓學生明白護理查體怎么查的問題。啟發學生在疾病觀察初期運用望聞問切的方式,教會學生查體的手法、聽診的部位、神經系統如何定位等:可以安排學生跟臨床一線醫師一起進行問診、查體見習一周,再由代教老師示教對急癥、危重病人進行查體。如接診急腹癥病人,老師可以一邊詢問病情一邊示范性作護理查體:接診氣胸或血氣胸病人有肺壓縮氣管患側移位病人。可讓護生進行聽診與觸診。以及實踐吸痰前后肺部聽診的變化。可以讓學生能實際感觸到護理查體的實際意義與護理查體的成就感。
2.3綜合分析及判斷力的培養
讓學生了解到護理查體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護理的具體和仔細的工作性質去發現病情的細微變化以綜合判斷其治療效果、護理是否得當、是否有加重和危及生命情況,為進一步的診斷、治療、急救提供及時的依據。在學生綜合能力及判斷能力的培養上。老師可以在幾次護理查體實踐后,模擬一些常見的急癥和急救病人的典型體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和判斷,以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實際綜合分析與判斷力。
三、護理查體在急診病情觀察中的應用體會
急診護理臨床教學是把護理臨床上所見到的諸多實際問題。
通過預先的講解回顧、討論分析和歸納整理,去印證已學習過的醫學護理知識。使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能真正掌握所學的臨床護理知識。同時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而護理查體則是急診護理臨床教學中培養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急診病人病種繁多、病情多變;在護生進入急診科時第一個專題講課就是急癥病人的病情觀察。讓學生明確知道急癥或危重病人極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危及生命的病情變化。公務員之家
而每一種病情變化都有或大或小的體征變化是可以通過某些手段觀察到的。在急診病人中急診科護士觀察病情的有力手段之一就是護理查體。急診護士可以通過護理查體了解病情的發展和細微變化,為病情的進一步診斷、治療、搶救提供及時的依據。而查體檢出了病理體征,如何將這些查體結果匯集起來,利用理論與臨床知識進行綜合的分析,然后做出判斷。這是對護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一種有效的訓煉,使護生的急診觀察力、判斷力、病情分析綜合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教學滿意率大于96%。
[參考文獻]
[1]尹銳。皮膚科見習課的帶教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5,14(5):332.
[2]吳素清。個性化l晦床帶教模式創新初探[J].中華護理雜志,**,39(2):124—125.
[3]宋爽,石彥,陳顯春,等。外科臨床護理教學體會[J].局解手術學雜志。**.13(2):114-115.
[4]王臨旭,馮志華,白憲光。醫學生畢業實習帶教的幾點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12(6):547—548.
- 上一篇:領導在創先爭優業務培訓會發言
- 下一篇:歐洲對中國貿易政策變化的影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