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護理學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15 03:11:25
導語:基礎護理學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移動學習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通過個人的研究經驗與相關文獻,比較云班課與傳統教學法,闡述了應用云班課“基礎護理學”教學模式的優勢和應用方法。
關鍵詞:云班課;基礎護理學;教學模式
近些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型移動終端設備也獲得了進一步普及,移動學習模式的實時交互型軟件走進了人們的視線,走進了高等教育教學中,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提出基于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模式,總結“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并提出具體的應用模式與方法。
1云班課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
為了更好的剖析云班課的優勢,抽取我院2017級護理專科的學生79人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為女生。其中40人作為實驗組,39人作為對照組,年齡在19~20歲。兩組學生無論是在性別、年級,還是入學成績、在校各科考試成績,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基礎護理學”的授課為同一老師。對照組學生采取傳統教學方法,即講授—演示—指導教學方法。實驗組學生采取云班課教學模式。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期末進行統一考試。結果得知,實驗組學生無論是在理論知識的應用上,還是技能操作,都明顯優于對照組學生。筆者還自行設計了調查問卷,以剖析對照組與實驗組對教學效果的認同情況。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的填寫方式,當場發放,當場回收,共發放調查問卷79份,回收調查問卷79份,有效回收率100%,具體評價結果見表1。
2云班課“基礎護理學”教學模式應用的優勢
第一,打造一個更加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基礎護理學”教學中,采取的都是67講一、學一、練一的單一學習局面,學生的學習完全依賴于課堂教學,雖然注重對知識的傳遞,但卻忽視了知識的內化,教學效果始終都不理想。而基于云班課的“基礎護理學”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了知識傳遞在課外,知識內化在課堂的良好教學局面,使課堂教學空間延伸至手機上、網絡上,塑造了一個更加開放的教學環境,讓手機成為學生們有力的學習工具,對于隨時隨地使用手機登錄無線移動設備的當代大學生,無疑是投其所好,喜聞樂見的。通過數據調查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多數護理專業的學生更喜歡云班課這種移動教學模式,認為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給自己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能夠更好的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第二,更好的突出了移動式學習的特性,有利于提高學習成效。如今,移動學習已發展進入主流應用階段,基于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學”中的應用,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工具的可移動性更加突出。教師在云班課資源庫中上傳好教學資源以后,護理專業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隨時隨地通過移動設備下載自己所需要的學習內容。同時,教師在班級活動的布置上也可以利用班級資源庫,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靈活,學生們在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下也能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之中,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學習的成效。采用云班課教學模式的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都遠遠高于采取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生,進一步體現了云班課教學模式的教學優勢。第三,可自助式下載學習資源,滿足自主學習的要求。由于每一名護理專業的學生對理論知識、操作要領的領悟能力都存在著一定差異,統一的課堂教學往往難以獲得統一的教學效果,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疑問也難以在課后展開針對性的輔導,問題一旦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勢必會產生厭學情緒。基于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在線下載學習資源,并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對某個特定的學習內容,不了解、沒有掌握的內容,進行反復學習,進行自我調控,節奏的快慢完全由自己決定,滿足了學生們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第四,實現多元化教學的良好互動,優化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積極有效的互動是促進教學活動得以順利實施、教學效果如實反饋的重要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即便開展了互動活動,也難以實現雙向交流,教學反饋的真實性與時效性都較差。而基于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模式能使教學互動變得更加多元化,教學反饋變得更加科學化。教師可以通過云班課的互動功能隨時隨地開展討論、測試、實施小組任務,讓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避免了面對面的互動活動,也使一些性格內向、成績落后的護理學生在學習與交流上變得更加輕松。
3云班課“基礎護理學”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
在開展云班課之前,讓教師與護理專業的學生在手機上下載并安裝云班課APP,并由教師牽頭創建班級,邀請學生進到班課中。授課前,教師做好相關理論知識的梳理工作。授課前一周,教師就將相關的理論知識制成PPT課件,操作指導電子文檔,網頁鏈接等資源上傳到班課中,并標注要學習的知識點以及學習任務目標,發送課程通知,學生進到班課中下載相關的學習資源到手機中進行預習。教師在微課視頻的制作上必須緊密結合教學難點、教學要點,視頻錄制時間最好控制在5~8min,并在授課前三天通過班課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們在手機上反復的預覽學習,在授課前一天,教師通過班課開展討論答疑活動,學生將學習過程中的疑問上傳,教師在線答疑。在課堂上教師應針對教學內容中的難點、要點以及注意事項進行強調解釋,親自示范實踐項目,解答學生們在課前遇到的共性問題,并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與練習。課后教師通過班課作業與任務,要求學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報告,由教師進行評價或由學生互評,教師后臺指導。作業與任務完成以后,教師還要針對知識要點上傳測試題,開展相應的測試活動,學生提交完試卷之后,教師要對試卷進行評分與解析。
4結語
在“基礎護理學”中應用云班課的移動教學模式,不僅給學生們帶來了全新的課堂體驗,還最大限度的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評三個環節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所以,加強對云班課教學模式的研究,做好在“基礎護理學”中的應用尤為重要,應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冀鋼,魏朝夕.網絡環境下教學有效互動手段的優化探討[J].科技視界,2015,(33):309-310.
[2]于斌斌.WiFi環境下高校移動式學習應用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2):179-180.
[3]張楠.移動學習環境下高校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10):225-228.
[4]馬慶偉.大學生移動學習現狀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02):246-247.
[5]王軍,王琴.移動學習在高校的應用現狀和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08):118-120.
[6]姜建華,徐紅波.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系統及其學習模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07):119-121.
作者:潘彥彥 單位: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中職外科護理學教學論文
- 下一篇:中職護理專業教學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