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感染控制的應用

時間:2022-03-24 09:50:35

導語: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感染控制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感染控制的應用

手術室的護理工作繁瑣、復雜,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積極認真的護理心態、認真負責的職業道德才能夠減少護理工作中潛在風險的發生率。但是,近年來,手術室感染、手術室隱患頻頻發生,提升了醫患糾紛的發生率,護患關系一度變得非常緊張,患者及患者家屬不信任醫院醫護人員,導致臨床護理工作難以開展。通過護理改革探查手術室護理中的各項風險,全面細致地制定手術室護理方案,能夠提升手術室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1]。本文探討了細節護理在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及并發癥發生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674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奇數偶數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7例。對照組:男106例,女231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7.22±1.35)歲;觀察組:男105例,女232例,年齡20~67歲,平均年齡(47.26±1.33)歲。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排除精神類疾病者、手術禁忌者、家屬或患者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細節護理。①術前訪視:手術室護士在術前再次查閱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前往患者病房進行訪視,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進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身體情況,確認患者信息無誤后,詳細告知患者本次手術方案,手術流程。務必讓患者知曉實施手術的必要性,手術對于患者疾病的影響,勸慰患者不要過度擔心,告知患者手術安全性很高。并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主刀醫師的個人信息與手術成功案例,告知患者手術期間,始終有醫護人員陪同在側,徹底消除患者對于手術的畏懼與擔心等負面情緒[2]。②術前準備:手術室護士在訪視結束后,應該再次檢查手術室內用具,確保本次手術所需的醫療器械與藥物含量充足,在術前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為了預防突發現象,護士應該準確充足的急救藥物與血漿。③做好手術標記:在患者術前清理身體后,使用不掉色的筆在患者的手術部位進行標記,并為患者佩戴腕帶,區分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前,手術室護士需要再次核對患者的個人信息與手術部位,確認無誤后才可以繼續手術。④術中護理:將手術室溫度調節好,保證手術室溫度適宜。及時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連接各種管道,密切關注患者體溫、面色、心率等體征變化,及時給予補液、輸血,控制輸注速度。術中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情況,應該立刻告知主刀醫生,輔助主刀醫師進行處理。⑤術后護理:盡可能地讓患者能夠早期進食、早期下床活動,早期拔除各種管道,并給予抗感染治療。術后指導患者注意保暖,合理飲食,適量運動,預防并發癥,出院后定時復診等等。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醫院感染發生情況,切口出血、切口感染、發熱等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1.4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數據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提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醫院感染發生情況。觀察組醫院感染發生率為0.30%(1/33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8%(6/3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33,P<0.05)。2.2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討論

手術操作為有創操作,在實施過程,會在一段時間內降低患者的抵抗能力,一旦手術室的護理服務未能做好,極易造成患者在手術室內形成感染,危害性大,還會使得患者在術后形成各類并發癥。如何提升手術室護理服務成為了新問題所在[3]。

本研究對674名手術患者進行定期檢查,發現醫院感染控制過程中護理人員存在如下問題。①對醫療廢物處理不夠合理:部分護理人員將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混為一體,未合理歸類,未正確包扎封口醫療垃圾,出現上述情況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混淆了醫療和生活垃圾,以及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和缺乏醫院感染控制意識。②消毒不夠徹底:護理工作人員未堅持濕式掃床,患者出院后未按照流程對病房消毒,燈管上有灰塵或者未及時更換已經壞掉的燈管,上述情況的存在主要是因為護理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夠。③無菌操作執行不強[4]:檢查發現,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過程中未重視洗手,給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時選擇性洗手,上述情況的存在可能與護理人員的無菌意識觀念不強密切相關[5]。部分護理人員在使用無菌棉簽和紗布時,未重視包裝日期,未做到在4h內及時更換無菌盤等工作,在護理操作時集中使用鑷子,上述情況的存在可能是護理人員認為如此做可以節省開支,另外一方面與其無菌觀念不強和責任心不夠等原因相關。④手冊填寫不完善[6]:護理人員在為患者填冊時未嚴格按照標準操作,主要與其責任心不強有關。⑤未明確隔離標識[7]:未對多種耐藥菌感染的患者妥善貼好隔離標志,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沒有養成嚴謹的習慣所導致。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提升與護理人員護理能力有著直接關聯性,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服務培訓,結合手術室實際狀況,制定最佳的護理方案,對護理人員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對于醫療器械或物品的使用應確保無菌操作,做好手術室消毒滅菌處理工作。細節護理作為科學化、人性化、全面化的干預措施,通過針對手術室護理服務中存在的實際狀況,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措施,能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張婷,郝晶,王敏蓉,等.PDCA循環聯合細節護理在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10):1502-1505.

[2]劉小麗,王彩仙,肖云勇,等.手術室細節管理對醫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2):5270-5272;5277.

[3]沈黎黎.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預防腹部手術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2):85-87.

[4]沈海燕.基層醫院手術室實施細節管理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7,31(11):1379-1381.

[5]徐蘇慧.手術室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4):612-613.

[6]高雪梅,孟憲惠,王玉玲,等.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作用研究[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6,18(3):249-250.

[7]楊倩.探討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158-160.

作者:張楊 劉雪霞 李靜 張書琴 單位: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