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建設技術發展戰略思考
時間:2022-10-21 08:52:37
導語:市政工程建設技術發展戰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對我國工程建設技術的發展現狀、趨勢、戰略目標以及重點做了簡要的分析。希望我國工程建設技術能夠在未來工程建設發展中發揮出更有力的作用。
關鍵詞:市政工程;建設技術;發展戰略
我國城市化快速的發展,工程建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柱,而工程建設技術就是這一支柱的重要基礎。從我國工程技術的整體角度來看,與國外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我國結合環境、資源、人均密度等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利用科學的手段統一進行規劃,使其能夠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進而促進我國小康社會順利發展。
1我國工程建設技術的現狀
1.1良好的發展機遇。我國目前正開展著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工程建設,這與我國城市化進程有著緊密的聯系。目前,在全世界城市化發展的位置上,我國的人均收入是增長較快的好時期,而且正處在城市化的加速起點上,是我國建設比較好的時期。由于大量人口流向了城鎮發展,使得城鎮需要建設更多的居住樓和公共設施;由于城鎮的發展,它們之間從交通方面就需要加強建設。據近些年國內生產總值的統計,我國在基本建設上投入的資金持續保持在15%左右,而且繼續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工程技術在工程建設中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它有著綜合性強以及個性強的特點。也就是說,縱觀全世界不會有兩個工程是一模一樣的。這里所說的個性特點,就是指工程建設與項目的地理環境有著緊密的關系。一個工程項目不可能只通過一個技術就建設出來。一個工程項目的設計可以引進國外的,但工程設計規范必須要與項目所在地相符合,而且只能引進一部分建筑材料,而建筑上所使用的人員還需在本地解決。通過這種情況可以看出,工程建設技術上有著很大的自主創新改造空間。1.2面臨的嚴峻挑戰。信息技術在21世紀以來迅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越發明顯。近些年,我國的經濟不停的在發展,但科技方面在國際上的排名還是不高。主要由于以下幾點:1.2.1我國人口過多,一些地區的經濟想要發展起來不容易。例如西北地區人口密度大,但平均收入很低。根據目前數據統計,我國有一半人口的就業狀態不佳,而且連基本的醫療住房等保障都沒有。如何在城市化的過程中保證這部分弱勢群體的生活和工作權益是我國城市化的重要問題。1.2.2我國能源不足,人均能源可采儲量方面,在世界平均水平上不高。例如,我國的石油在開采儲存量方面不是很高,而且目前人均的收入不斷的提高,對于石油的使用量非常的大。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整個長期能源戰略還在調整中。從能源的利用效率來看,我國的單位產品能耗水平較高。在這種條件約束下,大規模的工程建設投入和工程材料的使用都必須注重能源在各方面的節約。1.2.3我國人口過多,水利的問題仍然存在。目前,我國水利發展中有很多問題出現,例如,因在防洪減災方面缺少完善的體系,造成了江河在防洪上出現了非常嚴峻的形式等很多問題,給我國的國民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同時環境污染還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還需加大解決力度。1.2.4我國平均受教育水平不高,工程質量無法得到基本的保證和有效的控制。根據資料表明,在工程建設的人員要比其他行業的人員素質低很多;加上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向城市,大多都是從事著體力勞動,所以根本沒有工程建設的專業知識及技術,又沒有相關的培訓,對于工程質量無法有效的把握。在這種環境下的工程建設,質量不但很難保證,在還沒有完工時,估計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來進行維修了。
2我國工程建設技術的發展趨勢
2.1擴大了工程技術規劃的范圍。近些年,工程技術所涉及的范圍逐漸的拓寬,而且還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做了進一步的考慮。例如,城市在針對防災減災的區域方面,已經逐步擴大到統一規劃整個城市的區域。2.2加強了對工程其它階段的重視。工程建設的不同階段所帶來的風險也是不同的。關于工程建造階段的風險,主要是因沒有分析支撐系統以及結構,也有可能是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的;在工程建設完成后的老化階段的風險,主要是因結構或是材料長期自然環境中出現退化現象。在所有階段的風險中,工程的使用階段風險率是最低的,它主要是由于自然或是人為的災害。在以前的工程設計中,對于建造以及老化階段通常被忽視,而現在不僅對使用安全加強了考慮,還綜合的考慮了工程的建造和老化階段,然后在進行工程的建設。2.3從只依靠一種學科發展到多個學科結合應用到工程建設中。工程建設所涉及的學科方面比較廣,通過人們的研究科學技術的發展,以一種學科已無法建設出適合現代社會的工程,要建設出一個完整、實用性強的工程,是需要多種學科結合才能完成的。這種結合主要體現在對工程結果分析的同時,還加入了系統以及社會工程的分析;另外,工程建設中逐步入了物理、化學、數學等學科。2.4工程建設的各個方位已全面滲入了信息技術。進入21世紀信息化的時代,工程建設也加強信息技術方面的發展。通過對工程產業以及基礎設施的信息技術的滲入,工程建設中的工作效率以及質量都以穩步的提升,而且工程建設的成本也相應的下降;另外,面對現在工程建設中的復雜性,通過強大的信息技術手段也能將之更好地完成。就目前信息技術在工程建設中來看,它也完全滲入到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維護等各個階段,對于工程建設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2.5工程建設所需的材料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所有的工程建設都離不開材料的使用,隨著科技的發展,材料也在不斷的變化改進,現在的建筑中鋼材、混凝土已成為普遍使用的材料,雖然目前已經有大量的環保、新型、高效能的材料已被研發出來,不過還沒有發現能夠替代鋼材和混凝土的工程材料。而新材料的使用也都是在節約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進行的。
3我國工程建設技術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和重點
3.1戰略目標。我國在發展工程建設技術方面,要結合我國能源環境的實際情況,從可持續發展觀的角度出發,利用科學的手段做好規劃,加強工程建設的統一領導,均衡的從工程建設技術的各個方面進行發展,整體的來提高技術水平,對技術的重點方面進行突破研究創新,使我國工程建設技術在2020年能夠達到國際水平,確保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更加順利的實現。3.2戰略重點。對于工程建設技術發展的戰略重點所遵循的原則是:首先是能夠全面建設實現我國的小康社會;其次,要符合我國自然以及人力資源的條件;最后要與工程建設技術未來發展的目標相一致。對于我國工程建設技術未來發展的重點,已充分考慮到質量安全問題,同時結合各類工程技術的發展情況,經過研究論證提出了一些技術重點:江河治理、大壩水電、道路橋梁、高層建筑、地下空間、智能交通系統等工程方面的技術。
我國工程建設技術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會更多。因此需要我們帶著責任感,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本著節約自然以及人力資源的原則,在降低工程成本,保證工程效益的基礎上,按照國家建設的要求以及工程技術發展的規律展開奮斗,進而促進我國工程建設技術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西拉,袁駟,宋二祥.關于我國工程建設技術發展的戰略思考[J].土木工程學報,2005,38(12).
[2]白崇智.面向21世紀我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J].市政技術,1998(1):3-8.
[3]李小蘭.關于市政工程施工技術的幾點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8,528(19):40.
作者:楊文婕 單位:寶清縣市政工程服務中心
- 上一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規劃探討
- 下一篇:水利工程建設防汛信息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