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檢測鑒定建議
時間:2022-12-11 08:24:36
導語:建筑結構檢測鑒定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某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檢測鑒定工作為背景,結合國家規范標準及工程實踐,對建筑結構檢測及鑒定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廣大從事檢測鑒定工作的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結構;結構檢測;結構鑒定
1引言
為使建筑工程的檢測鑒定工作有章可依,標準GB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1]對老齡混凝土回彈值的修正、結構材料強度的確定以及缺少施工驗收資料等新建房屋的鑒定做出了專門規定。
2工程背景
某住宅樓工程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因質量監督站未介入監督,故委托檢測鑒定機構對該住宅樓結構工程進行安全性檢測鑒定。
3結構檢測
為避免直接檢測法———混凝土鉆芯法取樣對實體結構構件帶來的損傷,本工程對構件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檢測選擇采用回彈法,即間接檢測法。本文列舉本次檢測鑒定工作中就結構檢測這個環節的相關處理建議。3.1構件材料強度確定。因該工程為鑒定工程,依據GB/T50784—2013《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保障》[2],檢測類別為適用于結構性能的檢測,故需采用檢驗批混凝土抗壓強度推定值作為結構復核驗算的依據;同時依據鑒定標準,當受檢構件數量不少于5個,且檢測結果用于鑒定一種構件集時,應采用檢驗批混凝土抗壓強度推定值為強度標準值。而在實際工程結構的檢測鑒定報告中,經常會看到以單構件混凝土抗壓強度推定值來表達混凝土構件材料強度的方式。經實踐分析,上述2個標準存在以下個問題:1)僅給出了部分抽檢構件的單構件強度標準值,無法確定同一批構件的材料強度值,造成后續鑒定復核驗算時無法定義材料強度;2)僅給出部分抽檢構件的單構件強度標準值,若后續鑒定復核驗算按單構件強度標準值的最小值來定義同一批構件的材料強度值,勢必會造成材料強度的浪費,也會導致計算模型與實體結構不符,進而影響結構的合理性及安全性等問題。3.2老齡混凝土回彈值修正。JGJ/T23—201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明確規定回彈法檢測適用于混凝土齡期不超過1000d的結構構件,而本工程甚至大量既有工程檢測鑒定時,混凝土齡期已遠遠超過了1000d,不適于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GB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填補了這一塊的空白,提出對滿足一定條件下的老齡混凝土抗壓強度可以采用回彈法檢測。為避免混凝土構件鉆芯取樣對實體結構構件帶來損傷、結構構造等原因無法采用鉆芯取樣法、委托方提出不允許對結構構件帶來破損等要求。近年來,由于對結構無損檢測的提倡,老齡混凝土回彈值齡期修正規定的出現無疑對類似工程的實體檢測帶來了不少便利,解決了不少難題。
4結構鑒定
本次工程鑒定的結構復核驗算采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開發的PKPM2010版(原設計采用PKPM2010版)建筑結構通用計算軟件。通過初步計算分析,并與原設計、檢測結果比對,發現存在以下問題:(1)極個別樓層位移比超過規范允許值;(2)部分連梁剪壓比超限、實配箍筋面積不滿足驗算配筋面積;(3)剪力墻部分L型邊緣構件縱向鋼筋實配面積不滿足驗算配筋面積。通過深入理解規范標準、合理控制計算參數、正確判斷與分析驗算結果,經復算之后解決了初步驗算時出現的問題。本文列舉本次檢測鑒定工作中結構復核驗算的相關處理建議。4.1計算參數。通過初步驗算,即使將連梁剛度折減到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3]的最低要求,與原設計結果比對,部分連梁仍存在端部截面剪壓比超限、實配箍筋面積不足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采取將連梁按梁系單元來建模,并在模型的特殊構件欄中定義為兩端鉸接構件。通過對連梁的特殊定義后再次復算,連梁截面剪壓比均能滿足規范要求,實配箍筋均能滿足驗算所需的箍筋面積,甚至個別連梁的箍筋實配面積與驗算相比冗余量較大。4.2驗算結果。4.2.1上部結構整體指標位移比。該工程通過驗算,發現上部結構首層X方向的樓層彈性位移比在考慮偶然偏心時為1.54,超過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允許的最大值1.5。然而該工程位移比超限樓層對應的彈性層間位移角為1/2580,根據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當層間位移遠小于其限值時,相應樓層位移比可適當放寬的規定,同時參考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當樓層位移角不大于其限值的40%時,相應樓層的位移比限值可放寬至1.6。經計算,彈性層間位移角1/2580小于規范限值1/1000的40%(1/2500),所以本工程的整體性指標樓層彈性位移比是滿足規范要求的。4.2.2剪力墻邊緣構件。該工程通過驗算,發現剪力墻的部分L型邊緣構件縱向鋼筋的實配面積不滿足驗算配筋面積的要求,甚至個別構件差別很大。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考慮采用組合墻復核驗算。通過對剪力墻邊緣構件的進一步復算,其實配縱向鋼筋均能滿足驗算要求。這也充分體現了傳統剪力墻與考慮組合墻作用后邊緣構件計算配筋的差別,如圖1所示。其他類同。程序在計算剪力墻端部縱筋時,采用先將各種形狀的剪力墻分解為多個直線墻段,然后對各直線墻段按單向偏心受力構件計算配筋,輸出直線墻段單個端部暗柱的計算配筋,轉角墻L型邊緣構件的配筋是取2個直線墻段端部暗柱的配筋之和。而JGJ149—2006《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4],按組合墻考慮的配筋計算基于平截面假定,按照雙偏壓原則進行。所以,轉角墻L型邊緣構件的配筋分段計算之后再相加一般比直接計算的要大,從而使邊緣構件的配筋較為保守。
5結語
通過對某住宅樓實體工程的檢測鑒定,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廣大從事檢測鑒定工作的同行參考與商榷:1)為滿足后期結構鑒定工作的需要和保證鑒定結果的準確,前期結構檢測對混凝土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確定應采用檢驗批混凝土抗壓強度推定值,不建議按抽檢構件的單構件混凝土抗壓強度推定值給出;2)針對齡期超過1000d既有工程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回彈檢測,老齡混凝土回彈值齡期修正的規定彌補了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的空白;3)結構鑒定復核驗算時,要深入理解規范標準,根據具體工程的需要合理控制計算參數,正確判斷與分析驗算結果,進而才能給出合理正確的鑒定結論。
【參考文獻】
【1】GB50292—2015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S].
【2】GB/T50784—2013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保障[S].
【3】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S].
【4】JGJ149—2006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S].
作者:郗文科
- 上一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方案
- 下一篇: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