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傳統建筑對室內設計的影響
時間:2022-12-07 08:45:42
導語:漫談傳統建筑對室內設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空間的關聯性中國傳統的建筑在空間的關聯上通常采用直通、過渡和借景等設計手法,盡最大的可能將室外的空間的陽光、空氣和風景引進到室內中去。在傳統建筑的室內設計中通常利用隔扇門的開、關和拆卸將外面的光線引進到室內,或是通過廊檐過渡性的空間,將室內和室外的空間自然的銜接和引入。在室內的空間分隔通常采用的是相互借景的手法,將室內的空間之間相互連接,如屏風、博古架、落地罩等隔斷的運用,既可以作為家具使用,也可以作為空間分隔的裝飾性隔斷。這種隔斷的運用在空間上能產生強烈的流動感,同時又不隔斷空氣、視線和聲音,構成虛實結合的空間感,具有開闊室內空間視野的效果。
2.分隔的對稱性中國傳統的建筑在空間連接和室內的家具陳設上,遵循著對稱均衡的原則,講究分隔的對稱性,重視軸線的作用。在室內空間中常使用多邊形、圓形、矩形等規則圖形,重視空間的秩序感。在室內空間的劃分上通常以軸線貫通,主要家具陳設也都位于室內空間的軸線上,次要空間和次要家具則依次分列在軸線兩側。如皖南民居中的承志堂,整體的建筑都以木為主體,內部的陳設遵循著嚴謹的對稱性原則,有著端莊穩重的視覺效果。
二、現代室內設計中對傳統建筑思想的運用
1.在現代室內空間中自然環境的引入在現代室內設計中除了要滿足其使用功能的需求外還要能夠反應人們的心理需求。在現代建筑中,鋼筋混凝土的使用把建筑和自然環境分開,室內和室外被嚴格界定,人們彼此分離,缺少了溝通與交流。城市的喧鬧、復雜的人際關系,更是讓現代人渴望擁有安逸舒適、輕松自然的空間環境。因此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既要滿足個人私密空間的需求,又要增加室內空間的流動性。在傳統的建筑室內空間在布局上通常都是采用對稱均衡的手法,現代的室內空間在進行設計中,可以在布局均衡中尋求變化,來豐富室內空間。現代的室內空間在設計時可以借鑒中國傳統造園中的“借景”手法,把自然環境引入到室內空間環境中來,這樣既增加室內空間的深遠感又可以增添整體環境的意境美感,讓處于喧鬧城市中的人們找回自然環境的回歸。
2.在室內材質上的選用現代室內設計中,在材質上可以選用現代材質,結合中國傳統元素采用對比的手法進行設計,既能增強現代感又不失傳統文化內涵的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的室內設計已經用到了許多先進的材料,如玻璃、各種鏡面、不銹鋼等先進材料的運用,然而這些材料只能體現出其時代的特色和科技的進步,并不能體現出傳統的特色,現代的室內設計應該結合新型材料與傳統材料,吸取傳統元素的精華讓其相互融合,讓室內空間更具有風格和低水平重復和資源的浪費。建立和完善這種制度后,還可以建立學校自己的學術成果數據庫,并與全國的科技成果服務網和專利成果網等聯接,可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3.爭取科研經費保障科研保障包括經費支持、時間保障等多方面,圖書館一方面應爭取當地財政給予更多的支持,還可以與當地的大型廠礦、企業等單位開展有償科研信息服務工作,以彌補科研經費的不足,時間上的保障,主要應以館內支持為主,這是做好科研服務工作的前提,也是由圖書館本身的科研地位所決定的。
4.靈活多樣地開展特色服務圖書館可根據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重點選擇幾個方向深入開展面向社會各階層、各單位的特色服務,以專業適用為基礎定位特色,專業適用,就要考慮科研課題和科研工作者的需要,緊緊抓住各學科的研究方向收集相關資料,以體現學科發展的需求。還要立足“地方性”文獻,建設特色館藏,地方性文獻是圖書館重要的館藏特色之一,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在課題選項和專業設置上是與地方經濟密切相關的,在科研上也會更多地涉及到與地方經濟相關的項目,以得到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支持。因此,圖書館收集“地方性”文獻,不僅有助于為科研及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而且有利于將圖書館建設成為專業性更強的文獻信息中心地方文獻。
5.提高圖書館的數字化水平隨著社會轉型時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圖書資料文獻的職能逐漸多樣化、信息化,圖書文獻資料功能大大加強了,尤其是計算機管理系統應用后,館際協作、館際互借使圖書文獻資料共享,既擴大了信息量,有提高了利用率,這就急切需要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的數字化水平,隨著近年來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電子資源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因此,如何提高電子資源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務于讀者,成為圖書館人必須面對的課題。圖書館應根據當前的形勢發展,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和科研需要,積極調整館藏結構,加強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力度,以滿足當前科研服務的需求。
三、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社會科研服務
當前,許多地方都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其實質就在于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就是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耗能、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協調發展。在這方面,圖書館也應開展符合地方經濟發展實際的科研服務活動,如農業種植方面、養殖方面及工業發展方面等,用厚實的信息資源庫作支撐,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總之,科研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對事業的態度和認識都會進入一個新的層面,可使人的理論素養、學術水平及思想智慧不斷得到提高。圖書館只要深入開展好科研服務工作,就能提高讀者的理論積累、專業素養、智慧,是讀者成才成功、謀求更高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讀者服務水平的有力體現。
作者:祝磊單位:皖西學院藝術學院
- 上一篇:古鎮的調查與發展探究
- 下一篇:試議水利工程建設與建筑文化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