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外墻保溫技術的運用及要點
時間:2022-01-21 09:00:13
導語:建筑工程外墻保溫技術的運用及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筑節能是國家環境保護與節約能源政策的重要內容。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國家相關部門便相繼出臺各項建筑節能強制政策,我國建筑工程節能水平不斷提高。據此背景,論文針對建筑工程外墻保溫技術進行研究討論。
【關鍵詞】建筑節能;外墻保溫;技術要點
1引言
建筑節能是指在保證建筑舒適度的前提下,優化能源使用,是先將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亦或指在建筑規劃建設、使用中執行國家節能標準,使用節能型工藝、產品,提高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空調制冷制熱及采暖供熱體系效率,強化建筑用途[1],而建筑外墻保溫技術是實現建筑節能的重要手段。建筑外墻保溫的類型有外墻內、外保溫及夾心保溫3種。當前,常用的保溫材料有聚氨酯整體發泡保溫、巖棉板、酚醛保溫板、XPS保溫板及EPS保溫板,注意在選擇保溫材料時,應對建筑的地理位置、高度、使用性質、防火要求進行綜合考慮[1]。本文針對建筑外墻保溫技術的應用要點展開討論,具體研究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聚氨酯+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復合外墻外保溫體系。
2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
2.1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的介紹
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是一種常用的建筑外墻保溫技術,具體由聚合物膠漿(粘貼、抹面用)、玻璃纖維網格布(增強用)、自熄型聚苯乙烯泡沫板(自重小、導熱系數低)組成[2]。此項技術的應用步驟為:用聚合物膠漿將聚苯板直接粘貼在建筑外墻外部→將玻璃纖維網格布粘貼在聚苯板表面→將聚合物水泥膠漿涂抹在面層作飾面層。實踐證實,此種外保溫體系具有操作工藝簡單、保溫效果好、造價低且回收速度快的優點,因此倍受青睞。雖然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的應用價值較高,但多年的實踐也暴露出此項技術的種種應用缺陷,如外層抹灰表層裂縫、玻璃纖維網格布施工不當、特殊部位或節點施工不當、聚苯板粘貼不牢。聚苯板粘貼不牢的原因包括:施工質量差、膠漿粘貼面積過窄;舊墻面處理不到位;施工材料質量不合規,如選用低堿或中性玻璃纖維網格布、聚苯板容重過低、聚合物膠漿黏結工作不到位、水泥強度等級低。上述問題的存在定會影響到建筑物的保溫效果,因此,在進一步推廣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時,應重點攻克上述應用難題,否則,此項技術勢必因無法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而逐步被淘汰。
2.2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的技術要點
從上文可知,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的應用有待進一步完善。為此,從以下幾方面淺析此項保溫技術的應用要點。1)優選黏結膠漿:如果聚合物膠漿使用雙組分,則現場摻入水泥的做法會增加對水泥質量與配比的控制難度,同時也會增加工藝的復雜程度。為此,應改雙組分聚合物膠漿為單組分[3]。如此一來,無需現場摻入水泥或相關材料,即僅需現場攪拌,從而使施工工藝的難度系數更低及黏結膠漿的質量更高。2)優選玻璃纖維網格布: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體系的使用年限為40~50a,外加玻璃纖維網格布被埋置于水泥膠漿內,因此玻璃纖維網格應有耐堿性,否則會縮短保溫體系的使用壽命。3)規范施工行為:膨脹聚苯乙烯泡沫板應在生產儲期>30d之后用于施工,且在施工中,應先粘貼完聚苯板后再抹灰,從而保證聚苯板充分完成后期收縮,以免抹灰面開裂。此外,聚合物膠漿中聚合物乳液有超過5℃的成膜溫度,因此聚苯板薄抹灰外墻保溫系統施工的環境均溫應>5℃,切忌冬季施工。4)聚苯板采用條粘法粘貼:條粘法是指先在整張苯板上鋪滿膠漿之后,用鋸齒抹子抹平,最后再將多出的膠漿刮掉。實踐表明,被平整的墻面上使用條粘法可防止聚苯板翹曲變形及在封邊不嚴時產生透風、滲水、脫落現象。關于膠漿的用量,條粘法與點框法相當。5)面層膠漿開裂的防治:面層膠漿開裂的防治手段有:兩遍抹灰,厚度約為3mm;將玻璃纖維網格布埋置于抹面層之內;塞緊板縫之間的聚苯板片,以免板接頭處的抹面膠開裂。
3聚氨酯+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復合外墻外保溫體系
3.1聚氨酯+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復合外墻外保溫體系介紹
聚氨酯+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復合外墻外保溫體系是一種性價比相當高的新型外墻外保溫系統。此系統不僅滿足建筑節能65%的要求,而且能有效彌補外墻外保溫表層強度低、開裂及飾面施工難度大的弊端。總體來講,此項保溫技術的優點為:聚氨酯噴涂發泡對外墻面的附著力相當強,實現墻面與無空腔的高效黏結,因此保溫性能相當好。此外,如果在聚氨酯表層添加厚度恰當的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則外墻表面的抗沖擊力及聚氨酯保溫層的抗老化性能定會大大增強[4]。圖1為聚氨酯+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復合外墻外保溫體系示意圖。圖1聚氨酯+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復合外墻外保溫體系示意圖針對此保溫系統原材料的選用及主要生產工藝,本文認為應滿足下列要求:1)嚴把原材料質量關:硬質泡聚氨酯、聚苯顆粒保溫材料、聚氨酯界面劑、聚合物干粉抗裂砂漿及耐堿網格布分別按《建筑物隔熱用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GB10800—89)、《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JGI58—2004)及《耐堿玻璃纖維格網布》(JC/T841—1999》的標準進行選擇。2)生產工藝:聚合物干粉砂漿、聚苯顆粒保溫漿料的主要生產工序為:計量預混→原材料干混合→電子計量包裝→成品→入庫。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中,聚合物干粉砂漿主要用來粘貼保溫材料、處理面層、粘貼外飾面瓷磚、處理瓷磚勾縫及用做界面劑。
3.2聚氨酯+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復合外墻外保溫體系的技術要點
3.2.1聚氨酯硬泡保溫層施工
聚氨酯保溫層所采用的施工工藝為現場噴涂發泡成型,即將硬質聚氨酯原料等分為甲、乙料之后,再在超過100kg/cm2的壓力下,用高壓無氣噴涂設備將原料霧化至完全混合,最后再均勻噴涂至建筑外墻表面[5]。此時,外墻面的混合料自由發泡,并形成密度相當的聚氨酯硬泡保溫層。根據上述施工原理可知,聚氨酯硬泡保溫層主要由薄、硬的表皮層及均勻的泡沫層組成,密度為35~40kg/m3。研究表明,此保溫層具有導熱系數小、吸水性差、機械強度高及與墻體黏結強度高的優點,其中平均導熱系數≤0.22W/(m•K)。聚氨酯硬泡保溫層施工中,應對下列要點進行綜合考慮:外墻表面干燥、平整、潔凈;施工溫度應為10~35℃;施工之前,需刷聚氨酯防潮底漆來消除水分的影響,切忌雨天施工;風速應≤5m/s,必要時可設防風帷幕[6]。此外,聚氨酯硬泡保溫層施工時,還應注意下列事項:1)聚氨酯泡沫的保溫性相當好,保溫層厚度設20~40mm即可,因此一次噴涂聚氨酯的厚度應≤10mm及保溫層表面噴涂的平整度應不超過±5mm;2)聚氨酯硬泡外墻保溫的施工平臺多為吊籃或腳手架,因此控制好噴槍的角度及噴涂距離非常重要,即噴槍角度為70°~90°、噴距為0.8~1.5m。3)聚氨酯噴涂至要求厚度并停歇約30min之后,再噴涂聚氨酯界面劑,注意界面劑的噴涂時間應≤4h,理由是發泡30min之后聚氨酯硬泡的最佳強度>80%,尺寸變化率<5%,基本穩定,因此需盡早保護起來。聚氨酯界面劑在噴涂24h之后會進入終凝狀態,因此可開始抹灰施工。
3.2.2找平層施工
找平層施工時,應注意下列施工要點:1)明確抹灰周期抹灰周期是聚氨酯硬泡發泡結束至抹灰找平作業之間的間隔時間。聚氨酯硬泡主要是現場發泡成型,因此抹灰周期時間過短會使聚氨酯硬泡成型的化學反應不完全,并會對某些物理及化學特征產生負面影響。表1為聚氨酯硬泡成型的相關參數。表1聚氨酯硬泡成型的相關參數根據表1及聚氨酯界面劑的實際干燥時間可確定,聚氨酯硬泡發泡成型24h之后再開始抹灰作業,如此可避免線性尺寸變化率過大而使找平層發生不良現象。2)明確聚苯顆粒保溫漿料的抹灰工藝聚氨酯硬泡保溫層的吸水率較低,外加界面劑厚度僅為0.5~1mm,因此,即使聚苯顆粒保溫漿料的厚度僅為20~30mm,但在抹灰作業時,也需采取分步施工方法,即第一遍抹灰厚15~20mm并干燥12h之后,再開始第二遍抹灰,最后先后用杠尺刮平、用抹子修補整平,注意第一遍抹灰厚度不可>20mm,以免基層不吸水后抹灰層空鼓[7]。3)保護層施工:保護層的施工方法為聚合物抗裂砂漿復合耐堿網格布法,噴涂厚度為3~4mm。
4結語
本文討論的是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的應用對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降低建筑能耗及實現建筑企業綜合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盡管我國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水平明顯提高,但面對日漸嚴格的節能與舒適度要求,應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遵循建筑外墻外保溫規律,按照更加嚴格的技術要求,設計出更貼近人類居住要求的保溫施工方案。此外,國外建筑外墻保溫技術的發展水平明顯高于國內,因此,我國應秉承“積極引進、融會貫通”的學習態度,將國外先進的技術經驗與國內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提出符合我國建筑節能要求的建筑外墻保溫技術。
作者:朱潔辰 單位: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朱弘年.論外墻保溫技術在建筑節能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10):229-230.
【2】高啟亮.建筑外墻保溫技術與節能材料的應用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24):115-116.
【3】許劍飛.論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墻保溫技術及施工工藝的運用[J].科技與企業,2013(14):202-202.
【4】王首一,孔雪靜,席暉,等.礦區建筑改造中外墻保溫技術的應用[J].煤炭技術,2013(12):121-121,122.
【5】劉永義,閆瑾.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墻保溫技術及施工工藝的應用[J].房地產導刊,2014(4):74-74,88.
【6】姚坤.論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墻保溫技術及施工工藝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0):2761-2762.
【7】劉洋,馬春光.寒冷地區建筑外墻保溫技術及施工要點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5(1):251-251.
- 上一篇: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實踐
- 下一篇:談留守兒童中學習困難學生的資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