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筑設計及建筑設計生態化解析
時間:2022-11-21 09:02:51
導語:生態建筑設計及建筑設計生態化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生態建筑的特點及設計理念,從清潔能源、新型材料兩方面分析了生態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技術,探討了建筑設計生態化的發展態勢,踐行生態建筑設計理念,走建筑設計生態化發展方向,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于營造綠色、和諧的生態環境,為推動生態建筑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建筑,生態化趨勢,建筑設計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科學技術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諸多的改變。與此同時,當前生態環境日愈惡化,資源短缺問題日愈凸顯。建筑行業作為高耗能行業,要改善以往單一的發展模式,將現代化技術手段及新型材料科學運用到建筑行業,以降低能耗,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1生態建筑的特點及設計理念
1.1生態建筑的特點。在建筑領域,在建筑設計中科學運用多種多樣的節能技術,讓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將生態設計理念融入到建筑設計之中,有利于實現建筑設計生態化。生態建筑作為當前建筑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呈現出以下特點:1)建筑物的內外環境協調一致,并在建筑物中有效融入綠色設計理念;2)在開展建筑設計工作時,高度關注建筑、自然、人三者之間的關聯,秉承保護環境、生態和諧的設計理念;3)貫徹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發展理念,將節能、綠色建材有效運用到建筑工程中,踐行低碳節能理念;4)在建筑施工環節,采用行之有效的節能技術,避免在施工環節產生環境污染等問題,確立規范健全的污染防治方案;5)在設計生態建筑時,不僅要關注建筑物本身,還要注重周圍環境,結合實際情況,針對周圍環境開展設計工作,如植被敷設、選址等;6)生態建筑被賦予了生態文化的含義,故而在開展建筑設計工作時,相關設計人員要與生態文化相關人員進行交流溝通。1.2生態建筑的設計理念。為推動建筑設計生態化發展,設計人員在開展生態建筑設計工作時,需采用科學的設計理念,立足于生態設計準則,明確生態建筑的特點,逐步落實到生態建筑之中,以貫徹落實生態建筑設計的生態化目標。1)設計人員要嚴格遵守我國相關規定及土地利用準則,切實優化土地利用率,結合實際情況,科學規劃建筑層數,并有效利用地下室空間;2)設計人員要科學利用可再生能源,讓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減少能源損耗,調整以往固化單一的設計模式,將科學有效的新技術運用到生態建筑工程之中,貫徹落實低碳節能設計理念;3)設計人員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完善建筑設計方案,并有效利用當地現有資源,將當地地理環境、人文要素等有效融入到建筑設計之中,彰顯生態建筑的文化內涵。
2生態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技術
2.1科學利用清潔能源。在生態建筑設計環節,如何有效利用新能源,研發切實可行的清潔能源利用技術,歷來是工作要點。在眾多清潔能源中,太陽能作為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種,在生態建筑中得到有效利用,如設計人員可以在窗戶上設置集熱板,構建太陽能系統,利用玻璃盒子、風扇空氣導管、蓄熱裝置等主要構件,實現對太陽能的轉換,并在驅動系統的輔助下,實現熱量傳輸和存儲。除此之外,在生態建筑設計領域,涌現出了多種多樣的清潔能源利用技術,諸如風能利用技術、生物能利用技術等。為實現建筑設計生態化,設計人員還需對廢棄物的再利用予以高度關注,讓能源得到充分利用,減少浪費及損耗。2.2有效利用新型材料。伴隨著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生態建筑設計理念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有效利用新型材料是生態建筑設計中的要點,設計人員在開展生態建筑設計工作時,需要重視新型玻璃材料、太陽能光電材料等的利用,合理運用到建筑工程之中。新型材料具有節能性、環保性,其在建筑行業的科學運用符合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為推動生態建筑設計發展,設計人員要科學運用新型材料,采用適宜的利用技術,提高新材料及新能源的利用率,切實增強建筑物的生態效益,推動生態建筑設計發展。
3建筑設計生態化的發展態勢
3.1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型的建筑設計理念。隨著生態建筑理念的逐步深入及大力發展,建筑設計生態化逐步成為建筑行業的發展主流。為有效構建建筑生態系統,設計人員要秉承資源節約理念,切實落實建筑生態化發展方向。關于資源節約型建筑設計理念,在以下幾方面能夠得到體現:1)充分利用建筑原材料,減少原材料浪費及損耗。在建筑工程建設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能源等,為貫徹落實生態化設計理念,相關工作人員要增強資源節約意識,制定完善規范的規劃方案,避免產生大量能源浪費問題。另外,由于新型材料具有環保性強、節能效果好等突出特點,設計人員要將新型材料科學運用到建筑工程建設之中,讓土地資源得到科學利用,適當增加建筑空間,讓能源損耗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從而節約工程建設成本,有效提升建筑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2)高度重視新型能源的利用情況。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改善當前不可再生能源日愈匱乏的現狀,增強建筑的生態效益。當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作為常見的不可再生能源,對環境的污染性小,成本較低。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針對可再生能源開展建筑設計工作,如某地具有豐富的地熱能,則圍繞著地熱能開展建筑設計。3.2高度重視生態建筑設計的環保性能。生態與環保具有密切關聯。生態建筑設計要落實保護環境的目標,走環境友好型道路。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日愈提升,對居住環境的生態效益予以高度關注。伴隨著我國建筑行業逐步向綠色、生態、環保的方向發展,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性日愈凸顯。為此,設計人員要重視環保效益,將新型環保科技運用到建筑工程中,適當增加自然景觀在整體建筑環境中的比重,切實增強建筑物的環保性能及舒適程度。總的來說,在建筑設計生態化迅速發展的當下,設計人員要將綠色環保理念有效應用到建筑設計之中,加大對節能技術的研究力度,推動建筑行業生態化發展。3.3推動人性化、生態化建筑發展。房屋建筑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場所,關系到人們的生活品質。生態建筑設計要融入人性化理念,著眼于人們對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增強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及舒適程度。為此,設計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不同群體、地域等諸多要素,切實增強生態建筑的宜居性能,將環保設計理念有效融入到建筑設計之中,提升人們的節能環保意識,實現人、自然、建筑的協調和諧發展。在建筑行業迅速發展的當下,生態建筑設計作為主要發展方向,設計人員要明確建筑設計生態化的重要性,將現代化的生態技術手段科學運用到建筑領域,增強生態建筑的節能性能及環保性能,順應當今時展趨勢及要求,推動生態建筑設計發展,切實增強建筑物的節能性能及宜居程度。
4結語
建筑行業是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也是高耗能產業,鑒于這一實際情況,建筑行業要走節能環保路線,將新型能源、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等有效運用到建筑行業,以增強建筑生態設計技術水平。設計人員要明確生態建筑設計的重要性,學習和借鑒先進研究成果,完善生態建筑設計應用方式,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曉艷,程磊.原生態建筑的現代化設計探尋———以膠東海草房為例[J].生態經濟,2013(6):192-195.
[2]劉長安,仝暉,周琮.以生態建筑學為導向的建筑教育模式研究———山東建筑大學生態建筑學教學實踐[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2,27(5):539-542.
作者:張崎峰 單位:大同市二院建筑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探析
- 下一篇:經濟法的社會責任原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