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優化措施

時間:2022-10-24 10:03:09

導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優化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優化措施

1.引言

施工階段是重中之重,對整個施工項目而言可以說成功或失敗取決于施工階段。國內外多次建筑施工事故都是由于施工階段的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在施工階段,必須采取嚴格措施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防止出現問題。施工階段的管理具有管理內容多、時間長和工作量大的特點,從一開始接受施工任務到施工驗收結束都屬于施工管理的工作時間范疇。施工管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不應該去墨守成規。在施工現場我們應該合理地運用自身的特點并與外界因素相結合,以確保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能夠合理地運用人力和物力,協調好時間和空間,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的效益最大化。在整個工程中,施工階段是工程管理最為關鍵的階段,但同時這個階段又是問題的多發期。因此需要優化施工管理,減少不必要問題的發生。本文根據自己多年的施工管理經驗,從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入手,再談及如何優化施工管理。

2.建筑施工管理的幾個問題

2.1施工技術

隨著近幾年的經濟快速發展,一些造型新穎、獨特的建筑工程不斷上馬。這些建筑物工程量大、造價高,同時具有各施工工種班組多、施工工藝復雜的特點。所以技術應該是管理工作最應該受到重視的問題。首先,要做到熟悉施工圖紙,作為施工管理人員需要把相關單位的技術人員組織起來,學習了解有關專業的設計及技術要求。技術要求應該做到人人都要熟悉,要經常溝通且有針對性地解決在圖紙上存在的問題。其次,技術方案一定要做到及時報送審批,并且要嚴格執行技術方案,確保不出現紕漏。技術方案一旦通過審批,要及時向相關人員交底。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認真執行,而且要嚴格檢查,確保技術方案能夠和實際施工一致。最后,除了做出詳細、合理的施工組織計劃外,還要在一些具體的施工工藝上做到未雨綢繆,尤其是在一些沒有接觸過的新工藝上,要做好技術工人和技術管理人員的儲備。提前組織人員學習新工藝和對施工規范的學習,確保施工能夠按質按量的完成。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軸線和標高一定要做到統一,不能混亂。一些在結構主體上所做的施工,只有經過結構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核準才能開展實施。

2.2施工人員

施工人員對工程項目的質量起到關鍵作用,對工程進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施工現場,經常因為一些管理人員缺乏施工經驗,對項目的進度把握不強使施工現場混亂不堪。除此之外,管理人員由于沒有學習好施工組織計劃,導致在施工機械設備上出現問題,影響施工進度。技術工人沒有按照施工操作規范進行施工而引起施工出現質量問題的現象也是層出不窮。我們必須加強人員管理,在施工現場,一定要做到工作職責明確,獎勵分明,令出必行。農民工是現場施工人員的主要組成部分,一定要切實維護好農民工的利益。在招聘工人時要嚴格地按照《勞動法》,雙方要簽訂合同并且在合同中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在合同中要規定勞動期限、勞動內容等相關內容。

2.3施工材料和設備

材料和機械設備要做到提前計劃、及時供應和按時進場。材料的管理工作應該從材料的采購、材料的供應、材料的進場、材料的發放等幾方面進行。并且只有在監理在場監督的情況下,材料的各項指標得到確認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如果出現不符合工程條件的材料,要一律予以退回。材料在場地的堆放要合理、規范,各種材料的用途要明確,材料供應要做出計劃,避免因材料供應影響施工進度。對于加工完的成品和半成品應該采取措施加以保護,防止外界對其產生影響。機械設備是施工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如果機械設備數量不足或存在質量問題,很有可能影響施工的正常進行;若設備過剩則會產生資源的浪費,使成本升高。施工設備做定期檢查以防止由設備質量問題造成的安全事故。現場設備如若周轉一定要做好清點、核實,做好整理,避免不必要的損耗。

2.4施工安全

預防階段是施工安全的重點,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應該建立安全制度和加強安全教育,不能讓施工人員停留在僅戴安全帽的層次上;其次要建立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操作規程并且嚴格要求相關人員照此執行,定期派出專職人員進行檢查,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要建立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明確每個人員的責任;最后要保證安全保護設施的設計與設置,建立全天候的安全值班制度,從多方面對安全工作進行管理。持證上崗適用于每一位員工,特別是特種機械的操作人員在施工現場,持證上崗制度要全面落實。

2.5施工質量

工程的現場施工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只有建立良好的管理體系才能使工程質量合格。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首先需要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其次要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對質量進行把關,最后要保證每道工序質量以保證整體質量。良好的工程質量,首先要提高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管理者要制定好施工管理制度,以確保得到好的施工質量。施工隊伍是施工過程的直接參與者,在進場之前要對施工工人進行培訓,使其每個人都清楚明白自己負責工序的質量目標,同時要加強工人的質量意識。專業的技術人員要把好關,這是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技術人員在現場要如實反映情況和記錄,不合格的地方,讓施工人員返工。在項目負責人的帶領下成立專門質量管理小組,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把質量關。要建立質量分析例會制度,商榷分析存在的質量問題,做好交流,加強溝通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在新的工序開展前,需要對已完成的工序進行試驗檢測看是否符合要求。要建立管理體系,各工序在結束之后要進行自檢和交接檢等專業檢查并做好記錄。操作流程為:班組質檢員檢測合格后報到到項目檢測工程師,檢測工程師評定合格后再報到現場監理。要對每道工序嚴把質量關這樣才能是整體工程質量合格。

3.優化施工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投入工程,這需要管理不斷地創新與優化。創新要以市場為導向,市場是動態的是不斷變化的,只有去適應市場才能夠從中獲益。當前,我國的項目管理并沒有把管理的精華和本質吸收進來,還僅僅停留在一個比較簡單的管理框架。所以,要在我國施工管理現狀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本文將會從觀念、技術以及組織機構等方面探討如何優化施工管理。首先,轉變觀念是優化施工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解放固定的思維模式,才能推陳出新,使管理得到優化。現階段的建筑工程具有樣式種類繁多、工程施工量大的特點,而且施工規模也是千差萬別。除此之外,外界環境對施工的影響比較大。觀念創新就是要求我們在施工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循規蹈矩,要根據每個企業的自身特點,去嘗試新的管理模式,并且這些模式要符合當代市場規律。在具體操作方面,我們應該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加快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加強企業員工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以不斷創新的思維模式對施工進行管理。要使企業員工深刻地認識到創新的迫切性和長期性。其次,技術創新的實質是企業不能一直沿用舊技術,應該及時采用創新知識,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使產品在市場競爭中更具有競爭力。在信息時代,誰能夠把科研成果迅速的投入到生產中,誰就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新技術的投入能夠節約時間,降低成本。例如在施工管理方面可以加大管理軟件的投入,這樣能夠方便操作和節省時間,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和工作量。最終,組織機構也應創新。我國近幾十年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建筑業的組織機構尚未得到創新。在我國項目經理隨著項目合同的簽訂而誕生,隨著項目的終結而結束。在整個建筑項目中,項目經理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對施工的財和物擁有絕對的處置權。雖然企業對項目經理有責任書,但現實中對項目經理的約束比較小。這樣會導致項目部只顧自身利益而不考慮企業的發展,為企業的發展留下隱患。應該建立工程項目的承包評估機制和制定科學合理的評估考核量化標準。在承包評估機制中,施工進度、安全生產、材料設備管理、人員管理、造價控制等各項指標應該成為評估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將責任考核指標不斷細化。制定評估考核量化標準能夠使整個項目參與人員的責任意識得到加強。

4.結語

本文根據自己的管理經驗在施工管理問題和優化施工方法上做出了一定闡述。在施工管理問題上從施工技術、施工人員、施工材料和設備以及施工安全上做了詳細介紹,在如何優化施工管理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施工階段是整個工程中的核心組成部分,施工的質量關系著整個工程質量的優劣。施工管理猶如人的大腦對施工的流程做出支配。合理、完善的施工管理能夠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施工管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定要根據自身特點結合施工環境做出合理、妥善安排,這樣才能夠按時按質地完成每項施工任務。

作者:雷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