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連續墻裂縫成因與措施
時間:2022-09-15 11:03:04
導語:地下室連續墻裂縫成因與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于居住的功能性要求越來越高,地下室在建筑設計中越來越普遍,地下室的穩定以及地下室結構的穩固性直接影響建筑整體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一旦出現連續墻裂縫,就會影響這個建筑的正常使用。本文通過深入的研究地下室連續墻裂縫產生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有實際意義的防治措施。
地下室是實現建筑可用面積以及空間有效增加,讓建筑的性能以及功能得以優化。地下室逐漸成為建筑結構中重要的常見的組成部分,地下室做為建筑的基礎結構,一旦設計不當施工不當,出現質量問題,就會導致建筑的潛在危險因素增加,整體的穩定性下降,建筑的使用壽命會相應的減少以及建筑的使用舒適性也會相應的削弱。地下室連續墻出現裂縫是主要質量問題,需要從外界因素、內部因素、施工因素、器材因素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來確定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以此為導向,確定從根源上阻斷裂縫產生的防治措施,而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導致裂縫產生的原因,則需要明確裂縫修補的有效手段,來實際的減少裂縫對于建筑產生的影響,保證地下室結構的相對穩定性,提升建筑的使用穩定性以及高質量性。
1工程概況
某建筑地下室的地基結構,是采用輔助樁以及片筏基礎這兩種工程結合而成,主要采取框支剪力墻這一結構設計。地下室的總占地面積大約為1300m2,呈矩形狀,外墻厚度約為360mm,高約為4.6m,外墻的模板采用木質。土柱材質為混凝土,橫截面大小為1m2正方形,混凝土中石子的直徑小于35mm,大于18mm,選取中粗砂,初次凝固的時間要大于6個小時,保證凝固完全,不影響后續施工正常進行,最終凝結時間需要小于13個小時,保證凝固的質量以及能夠正常開展保養工作。
2地下室連續墻裂縫的成因
2.1.地下室連續墻裂縫成因一混凝土質量。混凝土是地下室連續墻的主要材料之一,在連續墻施工過程中,為保證施工的進度和施工的成本,會采取較為快速的運輸模式,也就是泵送技術,這一技術的缺陷就是為保證泵送的效率以及泵送的穩定性,坍落度保持在14cm左右,混凝土的密度相對比較小比較稀,含水量較高,石子直徑過小,混凝土的質量與實際的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導致混凝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收縮時容易產生裂縫。2.2.地下室連續墻裂縫成因二內外環境。圖一地下室連續墻澆筑完成之后,連續墻的內側和外側處于截然不同的環境中,外側環境與大氣有緊密的關聯,大氣的變化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溫度變化,溫度變化相對頻繁而明顯,而內側環境則處于地下室的內部,處于一個相對恒定的溫度狀態中,溫度變化所帶來的刺激和影響較為有限。而由于連續墻厚度較大,內側和外側的連續墻之間的差距較為凸顯,裂縫也逐漸形成,逐漸增加。出現這一情況的核心原理就是混凝土應力發生變化,導致剪力墻結構也發生變化,溫度應力明顯大于混凝土最大壓應力變化,這一原因所導致的裂縫大部分形態都是縱向(見圖一)。2.3.地下室連續墻裂縫成因三鋼筋布置。地下室連續墻出現裂縫的主要因素之一為鋼筋的布置不合理,具體體現為兩方面,一,鋼筋的保護層過大,為保證地下室連續墻結構的穩固性以及安全性,要保證保護層覆蓋的全面性以及保護層的大小合理性。保護層一旦過厚就會導致鋼筋的約束能力喪失,混凝土收縮過程中會出現裂縫,并且裂縫的可控制性較弱。二,鋼筋之間的間距不合理,黨鋼筋之間的間距過大時,鋼筋所能夠發揮的作用較為有限,出現裂縫的概率大大增加。2.4.地下室連續墻裂縫成因四養護不到位。地下室連續墻在施工過程中較為容易出現的失誤就是模板拆除過早,在混凝土還沒有完全凝結以及穩定的情況下,將表面的模板全部拆除,墻體無法受到保護,直接接觸外部環境,溫度變化對墻體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混凝土內部就會出現水化熱內部的溫度處于較高狀態,整體的穩定性下降,極易出現裂縫。地下室連續墻養護工作是最終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養護不到位連續墻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連續墻的穩定性也無法保證,不及時養護以及養護方式錯誤,就會導致混凝土的水分流失,混凝土抗壓能力以及抗沖擊能力也會急劇下降,出現裂縫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3地下室連續墻裂縫的防止措施
3.1.優化施工和設計。施工前期,為避免由于混凝土收縮而形成裂縫,通過對連續墻實際施工環境以及施工要求進行分析,確定設置在墻體中的合理數量后澆帶,后澆帶彼此之間的間隔需要保證在15m-25m內,預留的寬度保持在1300mm左右,這一施工方法曾經實際使用到建筑施工中,效果顯著長期使用未出現裂縫現象,后澆帶的保留時間盡量大于2個月。這一施工環節的主要意義在于,能夠實際的減少墻板附屬,讓墻體的伸縮空間更佳。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基于防止裂縫產生原則基礎上進行設計,設計兩個暗梁在墻板的頂部以及腰部,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暗柱,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墻體鋼筋的位置和數量。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需要及時提前的做好準備工作,混凝土的配比需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膠結料一般使用強度相對較高,收縮不明顯的硅酸鹽水泥,嚴格控制各個原材料的比例,以及攪拌的速度和運輸的方式效率等,保證混凝土材料的質量達標。混凝土攪拌過程中,為保證混凝土的密度提升,水分有效排除,需要采取混凝土分段振搗,實際的消除材料之間的縫隙以及多余的水分,讓混凝土的強度有效提升,以及材料之間的融合度提升,讓連續墻的整體性以及銜接性相應的提升,混凝土的性能也相應的提升。3.2.墻面溫度控制。混凝土水化熱所產生的溫度和熱量不能被包裹在墻體內部,這會導致墻體內部的結構受到影響以及墻體的穩定性受到沖擊,實現水化熱有效散發,需要采用分層澆筑的施工方式。在混凝土凝結完成卸除模板之后,墻體也要進行相應的保護,避免直接受到溫度差的影響,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用草墊將墻柱兩側完全覆蓋,保證墻體的內部溫度以及表面溫度都低于25攝氏度,讓混凝土柱的墻內外溫差處于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混凝土收縮處于一個均勻的狀態,必要時,為保證收縮力的平衡性,需要借助外力也就是適當的加入膨脹劑。3.3.優化保養。在施工的前期,也需要做好保養工作,保養的內容包括墻體水分保持,墻體的強度保持,并且這一階段不能對施工場地以及墻體混凝土等進行劇烈的撞擊沖擊,一旦出現問題及時的調整和處理,定期對混凝土進行淋水養護。在施工過程中,則需要通過覆蓋的方式,來避免墻體直接受到巨大溫差的影響,養護工作的時間長短根據施工的氣候施工的環境來確定,必要時也需要噴灑養護液進行進一步的養護。3.4.施工技術優化。施工技術優化具體分為兩個方面,導墻修筑完善,根據實際的施工需求以及施工要求測量確定位置,按照既定的標準進行施工,施工操作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導墻合理修筑,在挖掘過程中,保證墻體不出現坍塌,以及能夠有效的避免裂縫的出現。導墻施工技術完善,連續墻導墻的施工工序為對場地進行整理,清除雜質,將場地進行平整化,對現場進行測量,確定導墻修筑的位置,在測量好的位置進行挖槽,并且處理掉多余的土,完成以上操作之后,再把鋼筋和支模板都進行綁扎,在固定的模板內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混凝土凝結完成之后進行拆模,同時設置橫撐,最后將導墻外側的土進行回填。
4地下室連續墻裂縫處理措施
地下室連續墻出現裂縫的處理方式為,將外墻表面的裂縫剔成八字形的槽,清除槽內的雜質,在灌入環氧樹脂材料,保證均勻以及充實。并且將防水材料進行覆蓋,保證裂縫部位防水層的實際形成。連續墻裂縫的處理方式還包括設置底座,根據實際的裂縫大小方向以及形狀來確定底座的間距,裂縫的寬度大于0.5mm時,底座的間距需要保證在20mm左右,裂縫的寬度小于0.5mm時,底座的間距保證在15mm左右,底座的安裝數量最少為3個。當裂縫過大,貫穿整個墻體時,需要在墻體的兩端都設置灌漿底座,實現封閉,避免漏漿。在灌漿前需要按照實際的需求設計灌漿器參數,同時按照科學的比例配置好灌漿樹脂,將灌漿器對應底座擰緊運行實現灌漿。
5結束語
地下室連續墻裂縫形成的原因是多樣的,需要抓住確定主要關鍵性因素,確定這些因素控制以及剔除的有效措施,將這些措施加以實施,來確定可行性,進行合理的改進和優化。同時對于已經出現的裂縫要及時的處理,避免裂縫對建筑產生進一步的影響和破壞。
參考文獻
[1]李事力.地下室連續墻裂縫的成因與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8):1850.
[2]董繼春.淺析地下室連續墻裂縫的成因與防治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7,(51):17-18.
[3]應小慶,冷超群.淺談地下室連續墻裂縫成因與防治的措施[J].卷宗,2016,(11):594-595.
作者:戴麗金 單位:福建省順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速公路同步碎石下封層施工技術研究
- 下一篇:工程項目安全作業三道防線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