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時間:2022-03-14 02:31:58

導語: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近日,研讀了《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其中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通過對美術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熟悉美術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運用視覺語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并對文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誠然,我國的教育體制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成績、升學壓力面前許多老師只看重了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德育的滲透,殊不知,滿腹經綸的孩子如果沒有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人生觀,將來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即使僥幸打拼出一片天地,對國家對人民又有何益?美術作為一門學科,具有人文性的特點,肩負了傳承中華幾千年燦爛文化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任,更是教師進行德育教育的舞臺。把美術教學和學生德育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技能的形成中受到有效的品德熏陶,自然的擺在每一位美術教育者的面前,下面,我想結合的教學實踐,發表一下自己的拙見。

1把真情融入作品,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在德育過程中,簡單的說教顯然很無力,教者應該從學生的情感深處著手,動之以情,既是曉之以理的繼續,更是導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基礎,因而使受教育者獲得真摯情感,這是教育成功的要害,也是提高德育滲透效果的保證。美術作品中那些型美兼備的文學作品,既是繪畫技巧掌握的教學手段,也是激發學生的深層情感,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方法。使學生更能深刻地感受作品蘊含的真、善、美,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愛自然、愛生活的真摯情感,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學習五年級的《生動的泥塑人物》時,要學生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的同時,也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真摯感情,這樣,作品才會活靈活現。所以,我在學生動手之前,先讓他們講一講自己父親的感人故事,讓他們體會人間真情,激發愛親人、愛生活的情感。有了這些鋪墊,再讓同學們動手做自己父親的泥塑,學生自然會融入了情感,做起來積極性也會高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們也會對自己的父親充滿感恩之情。

2利用對作品的賞析,充分進行德育滲透

美術作品的賞析引導學生確立積極健康的創作思路,啟發他們尋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其次,如何引導學生發現美,創作美,陶冶他們的情操,對其進行美德的教育。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的鍛造和錘煉。另外,作品是對生活的反映,所以教師引導學生賞析作品的過程就應該視作德育的過程。在《歡騰的大西北》這一單元,我讓同學收集有關青海、寧夏、陜北等地的資料、照片、圖片、等。那天上課時,孩子們紛紛展示自己的作品,講述著祖國各地的美麗。他們相互交流著,互相討論著。看著他們那自豪的神情,我知道他們這一課收獲頗豐。然后,我又通過網絡展示了影片中大西北的美。他們找到了學習的快樂,豐富了知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祖國大西北的熱情,增強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意識。寓德育于快樂的欣賞中,學生的審美水平有了提高,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空前高漲。

3利用美術實踐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美術實踐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更能把德育滲透得更實際、實在、實效。教師在布置實踐活動時,一定要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生活的實際,這樣,學生會在活動中踴躍積極的參加,活動效果才會很好。例如,在講授素描這一節時,講完了素描的基本技巧后,我帶著他們欣賞了幾幅有關手的素描,然后,我沒急于讓學生動手創作,而是布置了一個一個實踐活動題目:觀察媽媽的手。然后第二節課的時候,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結合第一節課的繪畫技巧,進行素描創作。這樣,一方面豐富了學生創作技巧,另一方面,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到了母親的不易,看到了母親雙手的變化,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從而,學生懂得了愛,懂得了感恩,從思想上得到了提升,德育教育也落到了實處。學生創作起來,自然帶著充沛的感情和滿腔的熱情。一定會畫出有血有肉的作品。

4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進行逐步的滲透

環境于人,或深或淺起著這樣那樣的影響,教育環境對教學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只要是有經驗的美術教師,大都非常重視美術環境的布置,積極有效地讓學生接受美的教育以及相應的德育滲透。班級里的鏡匾、板報,樓道里的宣傳欄、櫥窗,都是優秀作品恰當展示的平臺。比如:在樓道里展出油畫作品:《孟母三遷》,讓學生在欣賞中懂得母愛的偉大,同時也明白了環境對人的巨大影響。從而把孟子的故事傳承下去,對學生的品德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再比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領略唐山皮影的精湛技藝,教師可以請皮影傳承人到校園開展作品展覽,并請上講臺示范表演,從而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也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應當積極探索與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優勢,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認真、積極地進行德育滲透,使之成為青少年學生品德修養的動力。老教育家徐特立說得非常確切:“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長為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品質的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德育為先。”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擺正德育的地位,正確處理好美術學科和思想道德的關系,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

作者:劉永超 單位:河北省遷安市夏官營鎮洪莊中心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