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專業藝術實踐教學思考
時間:2022-03-04 10:35:00
導語:美術專業藝術實踐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實踐是美術專業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必須通過實踐來檢驗。藝術實踐是美術專業知識延展的最好方式,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精心組織和搞好藝術實踐教學對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培養學生對專業的適應能力相當重要。
一、明確藝術實踐目的
藝術實踐教學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造型藝術專業或藝術設計專業必須經過的學習內容。實踐的意義在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培養審美情趣,收集有關創作素材,磨練課堂所學基本知識與技能,為創作和設計打下堅實基礎。要搞好實踐教學,針對具體專業和各種年級階段,應該有明確的實踐目的,制定相應的實踐計劃。首先,藝術實踐是專業知識的強化與補充。高等美術教育培養目標是明確的,雖然各自專業有不同的要求,但在培養學生對社會、對自然、對藝術的親和度和敏銳洞察力上是一致的。無論是美術學還是藝術設計都離不開實踐教育,實踐環節是對課堂學習知識的加強與補充,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美術專業通過藝術實踐提高學生對藝術的認識能力和審美判別能力,在實踐過程中不僅專業知識得到了提高,對事物的觀察和表現能力同時也得到培養。其次,藝術實踐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最佳方式,從廣義而言,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知識與技能雖也有實踐的機會,但這與專門的外出實踐活動是有區別的,藝術實踐是將課堂理論運用于具體實踐活動,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有較多的機會探索藝術規律,結合課堂理論知識,探尋表現方法和審美追求,對于高等美術教育的學生來說,充分的實踐訓練是學生感受和體驗大自然,尋找生活與藝術的銜接點,培養高尚情操和檢驗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環節。同時,藝術實踐也是學生技能提高與鍛煉的良好機會。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技能是相對有限的,通過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表現能力,激發學生對事物的表現激情,學生在寫生和藝術活動中,表現技巧得到提高的同時,還獲得了審美經驗的積累,既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也為將來學生畢業創作打下良好基礎。
二、拓展藝術實踐形式
藝術實踐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實踐的形式可多種多樣,實踐的意義在于學生參與實踐過程中知識水平得到提高,理論知識得到檢驗,通過實踐拓展學生知識面,增加知識的橫向聯系。
單一的藝術實踐僅僅局限于繪畫寫生或攝影收集素材,這種走馬觀花的單一實踐模式遠遠不適應現代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為了達到實踐目的,除增加藝術實踐內容外,結合時展需求,按照新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還要充分考慮學生就業因素,探索新的實踐模式,適當拓寬藝術實踐面相當重要。無論造型藝術專業還是美術學專業,藝術設計專業,多數院校都把藝術實踐單純看作藝術采風活動,既沒有制定計劃和方案,也沒有明確目的和要求,更沒有確定實踐的形式,藝術實踐等同于學生旅游,學生基本沒有什么收獲。由于辦學指導思想和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造成了學校對藝術實踐的片面認識,現在許多高校對實踐教學沒能足夠重視,出現了既浪費時間也沒有學習結果的遺憾現狀。
其實,根據不同的專業需要,選擇適合的時間、內容以及實踐方式不難做到,不同的專業有各自的培養目標,不同的社會崗位也有各自的崗位要求。美術學專業是以培養中等學校教師和實用美術人才為主的,設計專業是培養時代建設所需的設計專業人才,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的各類專業是培養拔尖型的美術創作設計人才,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取向和要求,實踐的方式也就應該有所區別,傾向于繪畫的專業實踐的形式,以寫生為主無可非議,其他專業的實踐方式就值得推敲了。對于當今多元化的社會,藝術實踐應考慮學生就業、知識提高與鞏固等因素,單一的實踐模式已經不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積極探索多種藝術實踐模式是時展所需,分專業、分年級、分特長、分階段考慮藝術實踐形式,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合理培養實用人才和創新人才十分重要。
三、擬定藝術實踐計劃
美術專業藝術實踐計劃是指導和安排學生實踐的基本依據。系統性、目的性明確的實踐計劃,對于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有目的地進行實踐非常重要。“隨著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影響,美術和藝術設計院校原有的教學模式受到強烈沖擊,人們懷疑原有的教學模式滯后,而新的模式又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反映在教學上有些混亂。”現在許多美術院校都在探討人才培養模式,課堂教學得到了足夠重視,但對藝術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把藝術實踐搞成了游山玩水的簡單形式。學生無論是深入農村、少數民族地區還是城市工廠,都只帶一個相機,拍點資料就回來了,甚至連寫生和速寫都沒有,就更沒有什么調查和研究。科學的實踐計劃是實踐教學的指南,針對美術院校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結合院校所在地區的資源優勢,考慮教學進度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教學計劃安排,才是實踐教學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證。
科學的藝術實踐計劃應該對學生和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藝術實踐要實現的目的、時間內容和活動方式都是必須列入計劃的內容,計劃中既要體現學生作業和作品或草圖的基本要求,也要體現實踐中應掌握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因素,提出建議和提前布置任務,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信號和努力目標。
藝術實踐是學生收集創作素材的基本手段,是學生接觸創作活動的最初形式,由于我們安排藝術實踐去的地方往往是有地方特色,具有代表性且可以入畫的地方,這些因素都能激發學生的作畫激情,觸動學生表現自然的欲望。我們知道學生的激情對學好某種知識是十分有益的,由于學生長期是在畫室里作畫,外出體驗生活的機會少,尤其是城市學生對鄉村的建設變化以及民風民俗不太了解,這一切都是引發學生好奇心的因素,正是這種好奇往往會轉化成學習的力量。所以,藝術實踐計劃如何體現關注學生因素,是值得大家注意的問題。
高等美術教育倡導培養個性化人才,其核心就是激發人的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精神,磨練學生意志和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美術創作首先應有情感體驗,創作是一種主動追尋、探求、思考的品質,不可能無病呻吟。任何藝術作品都是時代的反映,藝術感覺的提煉都來自于現實生活,缺少生活體驗的創作,所謂的創新也就成了“無源之水”。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在于提升學生對藝術理解的深度,對藝術的批判、鑒賞能力,藝術實踐是為了夯實學生功底和基礎,激發創作靈性的重要方式,通過實踐將生活美的元素轉化為自己的創作動力,藝術創作的過程是作者的情感、主題精神運用視覺媒介傳達的過程。著名畫家羅中立說:“對我而言,藝術創作其實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呈現,我一直忘不了我們去大巴山寫生的經歷,我們在那里和當地農民同吃同住,他們的生活成為我人生經歷中不可遺忘的一部分。他們艱辛的勞動,平凡的生活,原始的情感,質樸的性格,以及對我的心理觸動,是任何重大題材都無法比擬和替代的。”任何一個藝術作品的產生,都應該是作者感情的傾注與投入,通過實踐體驗,陶冶學生性情、完善學生人格、培養學生情操。實踐培養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最終使學生對社會、對自然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自覺不自覺地將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融為一體,得到最終的實現和升華。所以說美術專業藝術實踐對于學生一生成長和藝術發展來說很有意義。
四、探索藝術實踐的方法
1.帶任務開展實踐教學
藝術實踐教學進行前組織學生召開實踐動員會,明確具體的任務和要達到的基本目標。美術專業實踐教學低年級以寫生為主,中高年級逐步轉向觀摩作品和進行創作活動,寫生一直是美術專業藝術實踐的基本形式,根據專業不同,選擇不同的寫生地點,派出相應專業指導教師。室外寫生是造型基礎課程訓練的延續,長期以來都是在沿用美術專業院校的模式進行,藝術院校把它看作是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和藝術感受能力的重要訓練方式。針對不同的專業布置明確的學習任務,規定具體的作業量,任務中適當考慮一些文字性的感想、體會、日記、小型座談會等內容,這樣會對學生有較大幫助。
2.結合教學進度配備相應指導教師
藝術實踐教學指導安排適合的指導教師十分關鍵,由于擴招的影響班級學生人數較多,學生的專業方向區別較大,針對實際情況安排專業對應、責任心強、有敬業精神的教師才能指導學生完成相應的作業。由于現在一部分教師輕視室外寫生,無論是色彩還是速寫的表現能力都有限,帶學生開展藝術實踐就會有較大難度,學生抱怨實踐一趟回來,錢花了但沒學到東西的情況也較多,所以,對實踐教師的選擇必須考慮專業過硬、基礎扎實并經常從事創作實踐活動的教師參加。
3.正確選擇和運用實踐器材
擴招帶來的負面影響,使不少院校的專業教師無法顧及學生的個性培養,面對人數眾多的大班,學生可獲得指導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情況也大不如從前,這樣的局面在高校中比較普遍,體現在藝術實踐教學中更是無能為力。一些院校為了圖方便,學生外出時干脆只帶相機,繪畫材料和工具等一律不帶,這樣雖然省事,但難以達到實踐的真正目的。攝影器材對于當今作為收集素材的一種輔助工具當然重要,但光靠它幫助完成實踐學習內容實在不可能,現在藝術院校美術類專業較多,光憑照片資料進行加工和創作這完全違背了藝術實踐的本意,實踐的目的是通過深入基層和具有特色的鄉村或城市,采風寫生、了解民風民俗以及社會發展變化,探究課堂教學之外的一些藝術存在形式及審美特征,通過寫生,調查、記錄、走訪、收集、創作等形式把感受表達出來,通過這個過程使專業知識得到強化,審美判別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華。如果只借助相機拍下一些照片,走馬觀花,實踐的目的就無法實現。
4.建立寫生實踐基地
建立實踐基地是保障實踐教學正常化的關鍵,現在美術專業的學生多,全國相當一部分非藝術院校都在招美術專業學生,有時候一個寫生景點突然出現數百學生在同時寫生的情況,食宿、交通無法保證。藝術實踐應建立相對固定的實踐基地,對于實踐經費預算,安排學生步調一致參加藝術實踐是很有益的,因為現在所有高校的實踐經費基本由學生承擔,如果沒有相對固定的實踐基地,給教師制定實踐計劃也造成困難,許多學生往往由于經費制約,教師制定的實踐地點最后只有少數學生有條件參加。實踐基地的選擇應根據專業不同,考慮風景、民俗、地域及人文歷史因素,每個院校分別建立相應的一至五個藝術實踐基地,既便于預算經費,也便于教師指導和開展工作,對藝術實踐的質量提高也會有所幫助。
5.探索展示實踐成果的形式
實踐匯報展覽:匯報展出是展示美術專業藝術實踐的最好形式,經過一段實踐鍛煉學生收集和畫了一定數量的東西,通過一定形式展示出來既是對學生實踐情況和教師指導情況的檢驗,也是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提高的好渠道。展覽的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可以以組為單位,也可以以年級或班為單位,鼓勵個人專題的匯報展出。無論什么形式對于學生和老師而言都是好的,學生回到學校后有了一個再創造的體驗過程,這對將來打下創作基礎有好處。探索展出的形式是搞好實踐教學后期工作的內容,原來的展覽往往只展出學生寫生的一些作業或草圖,筆者認為只要能反映學生實踐學習、實踐生活的一些圖片以及收集的原始素材資料,甚至包含文字記述都可以列入展覽內容。
實踐座談體會是總結實踐經驗,表達學生實踐體會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展現學生實踐成果的一個方面。通過總結座談,了解學生參加實踐教學的感想和對實踐的要求,對教師進一步搞好實踐指導,制定新的實踐計劃非常重要。實踐座談是學生與教師間建立的對話平臺,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座談、對話、答疑等,對實踐過程中的感想和體會進行梳理,確定有用素材并進一步加工和創作,逐步培養獨立創造能力。
高等美術教育是培養適應社會相應崗位的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人才,教學及實踐的環節都是圍繞這個中心進行,我國傳統的美術教育對于實踐教學還是相當重視的,一大批著名的畫家都是在實踐中得到培養出來的。但是,藝術實踐是當今美術專業教學的薄弱環節,實踐教學對學生在實踐中審美情趣、思維模式、創新意識以及人格品質和綜合素質的形成不夠關注,我們應該著眼未來、切合實際,努力探索美術專業藝術實踐的方式方法,這也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所在。
- 上一篇:地方美術學基礎改革論文
- 下一篇:論聲樂教學哲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