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人格類型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1 03:40:00
導語:小學生人格類型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
人格類型論是基于某種原則把所有人劃分為幾類,以此來解說人的人格的一種理論[1]。關于人格類型的論述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文獻記載,近代也有多位學者對其進行過研究,但這些研究均以思辨為主。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后,由于特質論的興起,人格類型學的研究逐漸沉寂下來,此后幾十年很少見到此類研究。但近年來,類型學再一次引起西方研究者的重視,開始走向復蘇[2]。
在兒童人格類型研究領域,Robins等(1996)以母親評定的方式將兒童人格劃分為超控制型、低控制型和彈性型三種類型。Caspi和Silva(1995)[3]使用聚類分析的方法將兒童的人格劃分為低自控型、羞怯型、善調節型、自信型、保守型等五種,其中除前三種與Robins等提出的類型相似外,另兩種是新的類型。Beatrice等(2004)[4]通過對雙生子的研究發現,人格類型的劃分與測量方式有關,當以自評方式進行研究時,人格類型可以劃分為超控制型、低控制型和彈性型三種,而當以同伴評定和行為評定的方式進行研究時,則只有彈性型可以被檢驗,另兩種類型則變為無欲望型(Non-de-sirable)和一般型(Average)。
人格發展不僅受生物性因素的影響,還受文化、社會階層、家庭等社會性因素的影響。對于東方人和西方人來說,其各自的社會文化環境、法律制度、行為規范等均對人格發展產生作用,并影響人格的內容[5]。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內容應該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我們以往的研究也表明,中國兒童的人格結構與西方兒童并非完全一致,包含其獨特的成分[6]。人格類型與人格結構相輔相成,類型研究往往建立在結構研究基礎之上。也正基于此,我國目前對兒童人格類型的基礎性研究顯得極為匱乏,如果能夠在中國兒童人格結構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對其人格類型進行區分,探索出積極類型與消極類型兒童的不同人格特點,不僅能更加科學、全面地了解兒童人格,而且會找到培養其良好人格的切入點,使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放矢。
2方法
2.1被試
以分層取樣的方式從大連市隨機抽取5所小學,各學校二、四、六年級各班分別抽取20名學生作為評定對象,男女比例大致相當。最終確定有效被試1316人。
2.2工具
使用我們此前通過大范圍開放式問卷、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研制的中國小學生人格發展教師評定問卷(第三版)[6]。該問卷將基于中國文化背景下7~12歲兒童的人格結構劃分為認真自控、智能特征、情緒性、親社會性4個維度及11個特質,其中認真自控包括認真有恒、自制穩重、攻擊反抗三個特質;智能特征包括聰慧性、協調能力、自我表現和交際能力四個特質;情緒性包括開朗活潑、敏感焦慮兩個特質;親社會性包括同情利他、合作盡責兩個特質。該問卷共54題,各項信度和效度指標均較為理想。
2.3程序
問卷施測。使用評定問卷第三版對學生所在班級教師進行測查,參加評定的教師必須與被評定學生相處4個月以上。問卷回收后,刪除回答不完全的問卷,最終確定有效問卷1316份。其中二年級379人,平均年齡7.96歲;四年級439人,平均年齡10.03歲;六年級498人,平均年齡12.15歲。
數據分析。使用SPSS10.0統計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聚類分析和差異性比較。我們結合兩種聚類方法確定人格類型,即首先使用層次聚類法對數據進行分類。事先指定認真自控、智能特征、情緒性和親社會性四個變量為聚類變量進行聚類。在聚類過程中,通過觀察聚合系數隨分類數的變化曲線的曲度大小,發現將幼兒人格類型聚為3類、4類或5類較為合理,但分別比較三種劃分方法中各類在四個維度的變化曲線時發現,劃分為3類時,可能會丟失實際存在的類型,劃分為5類,則有兩種類型表現出的類型特征不明顯,且均處于中間狀態,而4類型的劃分最為妥當。確定類型數量后,再使用快速聚類法對上述數據進行分類,這樣,最終得到4種人格類型。4種類型在4個人格維度上的高分分別表示高水平的認真自控、智能特征、親社會性,及低水平的消極情緒。
3結果
3.1小學生人格類型的劃分
各個類型在四個聚類變量(即四個人格維度)上的平均分見表1,最終聚類中心之間的歐氏距離見表2。
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該4種人格類型在4個聚類變量上均值有非常顯著的差異(表3)。進一步多重檢驗結果見表4。
結果表明,除了類型Ⅰ和類型Ⅲ在情緒性維度上差異不顯著之外,其他各類在各維度的得分均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根據每種類型在各維度上的得分高低及意義的不同,將其分別命名為:矛盾型、認可型、拒絕型和中間型。其中認可型屬于積極的人格類型,矛盾型和拒絕型屬于消極的人格類型。
為了能更直觀的表現出4種類型之間在每個人格維度上彼此的差異,我們以X軸為人格維度軸,Y軸為人格各維度的分數軸,做出四種人格類型的曲線(見圖1)。同時計算出小學生各人格維度的平均分與標準差(表5)。
由圖1和表3、表5綜合比較可見:
Ⅰ型-矛盾型的小學生認真自控維度的分數高于總體平均水平,并且明顯高于類型Ⅳ(中間型),智能特征的分數低于總體平均水平,親社會性維度的分數與總體平均水平相當,但是情緒性維度的分數卻與類型三(拒絕型)(分數差異不顯著)一起為所有類型中該維度的最低分,表明該類型小學生情緒性行為表現最多。
Ⅱ型-認可型的小學生認真自控、智能特征、親社會性的程度水平最高,情緒性行為的消極表現最少。
Ⅲ型-拒絕型的小學生認真自控、智能特征、親社會的程度水平最低,情緒性行為的消極表現最多(與類型Ⅰ差異不顯著)。
Ⅳ型-中間型的小學生認真自控維度的分數低于總體平均水平,智能特征維度的分數高于總體平均水平,情緒性維度的分數與總體平均水平大致相當,親社會性維度的分數稍稍低于總體平均水平。與另三種類型相比,該類型各維度分數均處于一般水平。
3.2小學生四種人格類型的發展特點
3.2.1小學生四種人格類型的年級差異
研究發現,矛盾型(Ⅰ)的人數為380人,占總人數的28.9%。認可型(Ⅱ)的人數為455人,占總人數的34.5%。拒絕型(Ⅲ)的人數為193人,占總人數的14.7%。中間型(Ⅳ)的人數為288人,占總人數的21.9%。各年級不同類型人數分布見表6。
為了清晰表現每種人格類型兒童在三個年級的差異變化,我們做出小學生人格類型的年級分布圖(圖2),并針對數據進行差異檢驗。
數據統計結果表明,2年級小學生主要分布在認可型、矛盾型與中間型三種人格類型上,且三種人格類型學生的人數顯著多于拒絕型學生(χ2=40.599,df=3,p<0.001)4年級小學生中間型人格類型的人數較2年級有所下降,且隨年級升高進一步減少。而另三種人格類型的人數均有所上升,其中拒絕型數量較2年級明顯增加(χ2=9.000,df=1,p<0.01),表明在教師眼中,4年級學生的負面人格特點開始明顯地表現出來。與前兩個階段相比,6年級小學生的人格類型在人數分布上仍然以認可型和矛盾型為主,且兩種類型兒童在人數分布上顯著多于中間型與拒絕型兒童(χ2=43.458,df=2,p<0.001;χ2=57.589,df=2,p<0.001)但令人關注的是,矛盾型小學生的人數開始較4年級明顯增多(χ2=15.795,df=2,p<0.001)。
3.2.2小學生人格類型的性別差異
研究表明,四種人格類型均存在非常顯著的性別差異其中女孩在矛盾型和認可型人數比重上顯著多于男孩,而男孩在拒絕型和中間型人數比重上顯著多于女生。表7列出了男女小學生在四種類型中的人數分布及每種人格類型小學生的人數差異比較結果。
4討論
4.1小學生四種人格類型的劃分
根據人格結構成分的不同特點,小學生的人格主要表現為四種類型,每種類型的內涵及特點分別為:
Ⅰ型——矛盾型:該類型小學生認真自控維度上的得分高于總體平均分,也顯著高于中間型與拒絕型兒童,表明該類兒童做事認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強,很少與同伴發生沖突。智能特征維度的水平低于總體平均分,并顯著低于認可型與中間型兒童,僅比拒絕型兒童高,表明他們智力發展水平較差,不喜歡展示自己,不善于交往。親社會維度的得分與總體平均分大致相當,顯著高于中間型與拒絕型兒童。但是,該類型兒童的情緒性維度與拒絕型兒童一起處于四種人格類型的最低水平,表明該類小學生的消極情緒表現最為明顯。矛盾型小學生一方面認真性比較強,很少出現攻擊行為,對自我的約束也比較強,但另一方面,他們的智能特征水平較低,群體交往能力較差,同時情緒的敏感性強,易于焦慮,經常表現出一種消極心境。矛盾型是一種消極的人格類型。
Ⅱ型——認可型:該類小學生在認真自控、智能特征、親社會性維度上的得分均處于最高水平,并顯著高于另外三類幼兒,同時,情緒性維度上的得分也處于最高水平,并顯著高于另外三類兒童。該類型小學生好奇心強,興趣廣泛,學習努力、刻苦,上課認真、注意力集中,具有很強的堅持性,同時,他們具有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極少與同伴發生沖突,人際關系良好,善于合作,對老師交代的任務負責認真,樂于關心、幫助別人,交往能力和協調能力也很強。另外,該類型小學生在情緒上也表現出開朗、活潑,遇事沉穩,不焦慮,師生關系也十分和諧。認可型是一種積極、良好的人格類型。
Ⅲ型——拒絕型:該類型小學生在認真自控、智能特征、親社會性等三個人格維度上的分數均處于四種類型的最低水平;情緒性維度的分數與矛盾型兒童一起處于四種類型的最低水平。說明該類型小學生自控能力差,同伴交往質量低,不愿意關心、幫助他人,人際關系淡漠,與同伴很少有親密、和諧的情感聯系,同時智力發展水平也較其他小學生低,在課堂上表現為接受新知識能力差、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等。同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表現出高興、快樂的樣子,與同伴相比,他們的不良情緒表現得更為明顯,一點小事都可能使其著急、焦慮或者擔憂。拒絕型是一種消極的人格類型。
Ⅳ型——中間型:該類型小學生智能特征維度的得分高于總體平均水平,而認真自控維度的得分低于總體平均水平,情緒性維度的分數與總體平均水平大致相當,親社會性維度的分數稍稍低于總體平均水平。與其他三種人格類型相比,該類型小學生在四個人格維度上的分數均大致處于中等水平,表明該類小學生在人格表現方面在所有兒童中處于中間狀態。
4.2不同人格類型小學生的年級差異和性別比較
總體上看,三個年齡段小學生在人格類型的人數分布上均是認可型最多,說明小學生中積極人格類型的人數占主體地位。從發展趨勢上看,認可型和矛盾型小學生在人數比重上隨年級升高逐漸增多,但矛盾型學生的人數比重在中年級到高年級階段增長迅速,這表明我國小學生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在敏感、焦慮等消極情緒的表現方面存在著令人擔憂的問題。與低年級小學兒童相比,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在獨立性、自我意識的發展上均有了顯著提高,具體表現在他們不再完全服從教師的指令,對事物的認識也變得更加深入,同時,同伴關系也由于小團體的出現而親疏不一,這些均可能導致其在教師眼中消極情緒的大量出現。除了師生關系、同伴關系的影響外,學業壓力也開始有所顯現。消極人格類型迅速增多的現象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也值得我們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人格類型的性別比較發現,認可型女生的人數比重要顯著高于男生,而拒絕型女生的比重要顯著低于男生。上述結果與社會對男女兩性的認識是趨于一致的。與男生相比,教師眼中的女生往往具有較好的人格行為表現,她們在學習、學校日常生活中認真、負責,能較好的控制自己,更容易表現出同情心、更多地做出關心他人的行為。但是,通過比較發現,矛盾型女生的人數比重明顯大于男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做更為深入的后繼研究。
5結論
5.1我國小學生的人格類型包括認可型、矛盾型、拒絕型及中間型四類。其中認可型屬積極的人格類型,矛盾型和拒絕型屬消極的人格類型。
5.2我國小學生在人格類性的年齡和性別分布上存在差異。認可型學生在人數分布上始終占優,但矛盾型學生人數比重在中高年級階段迅速增加。性別差異方面,認可型及矛盾型女孩的人數比重明顯高于男孩,而拒絕型和中間型男孩的人數比重明顯著高于女孩。
6參考文獻
1高玉祥.個性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232
2Rubins,R.W.,John,O.P.,&Caspi,A.Thetypologicalapproachtostudyingpersonality.In:R.B.Cairns,&L.R.Bergman(Eds.).Methodsandmodelsforstudyingtheindividual.ThousandOaks,Ca:Sage,1998:135-160
3Caspi,&Silva.Temperamentalqualitiesatagethreepredictpersonalitytraitsinyoungadulthood:LongitudinalEvidencefromaBirthCohort.ChildDevelopment,1995,66(2):486-498
4BeatriceR.,Rainer,R.,Alois,A.,&Peter,B.Resilients,Overcontrollers,andUndercontrollers:Thereplicabilityofthethreeper-sonalityprototypesacrossinformants.EuropeanJournalofPersonali-ty,2004,18(1):1-14
5王登峰,崔紅.中國人人格量表(QZPS)的編制過程與初步結果.心理學報,2003,35(1):127-136
6楊麗珠,張野.基于教師描述的小學生人格結構的驗證性因素分析.心理科學,2006,29(4):933-936
7裴秀芳.幼兒認知、個性發展的性別差異.心理發展與教育,1992,2:45-46
8朱莉琪,方富熹.兒童性別角色發展的理論研究.心理學動態,1998,4:31-35
9申繼亮,李虹等.當代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的進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65
論文關鍵詞:小學生人格類型發展特點
論文摘要:該文在以往中國兒童人格結構研究基礎上,以問卷調查(N=1316)方式,將層次聚類和迭代聚類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同時采用理論分析等方法最終確定我國小學生的人格類型包括認可型、矛盾型、拒絕型及中間型四類。其中認可型屬積極人格類型,矛盾型和拒絕型屬消極人格類型。研究表明,認可型女孩的人數比重明顯高于男孩,而拒絕型男孩的人數比重明顯高于女孩。此外,矛盾型女孩的人數比重較明顯地高于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