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以就業為導向高職英語教育模式

時間:2022-11-08 09:19:45

導語:構建以就業為導向高職英語教育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以就業為導向高職英語教育模式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加快,許多國內企業紛紛與國外企業展開合作,作為作為一門工具性語言,在中外貿易交通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將就業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探討如何在當今時代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激烈的就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重要責任。本文立足于學生就業,主要探討了高職英語教育現狀以及構建就業導向高職英語教育模式的途徑。

關鍵詞:就業;高職英語;教育模式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行各業對于英語人才的需要越來越迫切。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專業型技術人才,因此,英語教學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下文以高職學生就業為導向,深入探討了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和實施高職英語教育模式的方法。

一.就業與高職院校教學的聯系

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對教育教學進行調整的教育方式就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模式,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對于教育應該發展什么、應該限制什么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1]。通過高職教育,對于學生來說獲得的不僅是對相關專業的認知和扎實的專業技能,更為關鍵的是發展了學生將來作為社會有用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高職學生要想在就業市場取得競爭優勢,依靠專業課程的學習是遠遠不能達到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的,只有全面發展才是高職學生發展的有效途徑。具備扎實的英語能力是優秀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因此,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視高職英語教學。

二.我國高職英語教育現狀

(一)傳統的教育理念制約了英語教學的發展

在我國,一直以來高職英語教育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較深,在辦學特色和授課方式等方面沒有從學生就業實際出發,不能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在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上,忽視了英語作為連接專業知識與外界的橋梁作用。在一些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和普通高等院校一樣,注重應試能力的考查而忽視了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動力不足

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相比,高職學生在英語能力上的確比較薄弱。一方面是由于近年來高等院校的擴招,進入大學的門檻降低;另一方面,一直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存在“啞巴式英語”的弊端,學生的英語應試能力較強,但是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一直不被重視。在進入高職院校后,由于以前英語基礎薄弱,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大打折扣,學習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也就無從談起通過提高英語能力來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由于英語基礎薄弱,高職學生還普遍存在英語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對理工科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一些理工科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的主要任務就是掌握本專業的技術,英語是“文科”,以后用不到,這種對英語學習在思想上的偏見,高職院校比比皆是。

(三)教材的使用缺乏針對性

英語教材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媒介,英語教材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效果。當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使用的教材是《實用英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新世紀高職英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當前的教材在教學內容上各有優劣:優勢的地方在于教材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生工作、學習、生活關系密切的話題是教材的主要內容,題材廣闊;但是,其劣勢的地方在于專業針對性不強,當然,這也是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四)教師專業素質參差不齊

就目前高職院校教師學歷水平來看,相較以前有較大提高,大部分為英語專業研究生學歷。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并不重視對英語教師教學專業技能的培養,而且,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資金不足的情況,對教師職業技能的培訓不足。客觀條件的種種制約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因此,很多教師對教學并不用心,往往敷衍了事,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更是不上心。更嚴重的問題是在教學層面。相對本科和中小學英語教學來說,現階段對高職英語教學研究較少,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大部分教師都是沿襲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灌輸式教學是主要的教學方法,注重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專業性等,高職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三.構建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

(一)將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

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就是要緊隨社會發展,根據社會和企業的發展需要培養專業型技能人才。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高職院校要更新英語教學觀念,應試不再是教育教學的唯一目標,培養學生的應用英語的能力是教學的的要求;記住單詞、語法雖然是英語學習的一部分,但高職英語教學更為重點的是在培養學生在工作情境下靈活使用英語的能力。學生和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應該作為高職院校改革教育的重點。

(二)根據專業實際,編寫有

針對性的英語教材高職院校區別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它是培養專業人才的,職業性是高職院校的發展方向[4]。針對高職院校英語教材專業性不足的狀況,筆者認為,在保留公共英語教學以保證全體高職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同時,高職院校不同專業可以根據自身專業特色,自主研發、編寫英語教材。例如,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由于和互聯網和海外貿易聯系緊密,編寫的教材可以注重對學生相關專業知識聽、說能力的培養,在教材中也可以多增加一些貿易、科技小品等,提高學生專業英語能力。

(三)投入資金,改善英語教學環境

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是改善英語教學環境的最終目的。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已有的英語教學環境,如英語語音室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進行英語教學。另一方面,可以搭建適合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網絡平臺,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平臺中可以了解本專業的英語知識、英語表達。一些有條件的高職院校可以聘請有相應專業背景的外教,如文秘專業可以聘請有文秘學習或工作背景的外教來進行授課,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四)為學生模擬應用英語的場景

高職院校的學生最終都要走向工作崗位,針對將來工作特點進行英語場景模擬是十分有意義的。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本專業的工作特點和實際的工作環境,模擬工作過程,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在加深對本專業理論知識理解的同時也能夠應用英語技能。例如,對于工程造價專業進行英語場景模擬,教師選定模擬場景:為國外投資商講解工程預算。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由一人扮演國外投資商,學生根據事先準備好的資料用英語就工程在現階段的預算情況與投資商進行交流。在這種場景模擬中,學生平時學到的專業詞匯可以以一種動態的方式“說”出來,在加深印象的同時,體會其在不同場景中的用法,也能夠使學生對自己將來從事的工作有所了解,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有重要作用。高職院校的教育任務是培養實用型人才,因此,應在英語教學環境、教材、教學理念等方面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能夠適應社會和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折欣宇.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6,(4):220.

[2]李晶.試析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J].長江叢刊,2018,(13):139.

[3]魏佳玥.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J].校園英語(中旬),2016,(9):53.

[4]蒲麗娟.構建就業導向視野下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J].新課程研究(中旬-雙),2016,(5):63-64.

[5]鄧敏.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育模式[J].教育界,2016,(9):127.

作者:王瑩 單位: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