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

時間:2022-10-28 10:05:14

導語: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

[摘要]本文就積極心理學背景下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構建展開論述,從分析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的突出問題入手,在具體闡述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重視不夠、機制不全、能力不足等現狀的基礎上,以積極心理學作為研究方向和途徑,著重從服務體系、平臺體系和保障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構建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構建

1問題的提出

積極心理學是上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倡導的一門新興學科,以積極心理品質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關注人類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1]。在積極心理學背景下,探索構建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對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基層干部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1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是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神的有力舉措。近年來,干部心理健康和服務體系建設已上升到國家層面。黨的要求“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衛疾控發〔2016〕77號)提出,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識明顯提高,機關事業單位要把心理健康工作納入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是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2]。1.2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是改善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狀況的迫切需要。筆者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重慶市渝中區、南岸區基層黨員干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現狀總體情況較好,部分干部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一方面,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問題較為突出。在213個問卷調查受訪人群中,強迫癥狀占12.8%,人際敏感癥狀占21.4%,敵對癥狀占8.5%,抑郁癥狀占17.1%,焦慮癥狀占12.4%,偏執癥狀占5.8%,軀體化癥狀占10.7%,一些基層干部莫名的亞健康癥狀也十分明顯。另一方面,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問題差異性特征明顯。主要表現在年齡、性別、職級等方面。調查發現:30~45歲的干部在總分、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30歲以下、45歲以上的干部;男性干部強迫、敵對、偏執等3項癥狀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女性;實職領導職務心理壓力高于非領導職務,科級干部心理壓力明顯大于普通職員和處級及以上干部。1.3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是促進社會積極心態形成的重要動力。基層黨員干部平常和群眾打交道最多,影響面廣泛而直接,必然會對周圍群眾乃至整個社會心態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如果基層干部普遍心理健康狀況低下,工作中就難免會帶有患得患失、急功近利、浮躁不安、消極敷衍等不良情緒,必然影響辦事效率、工作成效和政府形象。同時,這種心態也無疑會感染到基層群眾,反過來進一步惡化整個社會心態環境。因此,通過加強基層干部心理健康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必會帶來“正能量”,形成正效應,有效引導全民朝著積極健康的良好社會心態方向發展。

2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分析

2.1重視不夠,建設不力。調研表明,各級對基層干部心理健康問題重視不夠,主要表現為:在干部考核任用中,主要關注對思想政治、業務能力、工作業績表現進行考察,缺少將心理測評納入評價體系;在干部培訓培養中,盡管近年來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相關培訓,但多是知識講授,缺乏系統性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導致部分干部心理健康意識淡漠,對“心理不健康”與“精神疾病”界線模糊、認識有誤區,從而談之色變、諱疾忌醫,有的甚至造成了嚴重不良后果;在干部管理中,機關單位心理服務機構和服務人員普遍缺乏,忽視對干部心理素質、壓力應對技巧、情緒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干部積極心態塑造。2.2隊伍缺乏,力量不足。從干部隊伍構成來看,由于種種原因,基層單位往往專兼職政工干部較多、心理咨詢專業輔導人員較少,大部分基層單位沒有具備專業心理咨詢師或者相關資質的專業人員。從內部培養力度來看,人才隊伍培訓體系不完善,缺少專技培訓,內部咨詢師的心理督導體系尚未建立,導致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推進困難。從服務平臺力量來看,不少基層單位對黨員干部的心理測試與評估、心理教育與培訓、心理咨詢與輔導等服務工作,基本上以外部機構為主,內部兼職人員配合為輔,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夠,嚴重滯后于實際需要。2.3體系不全,實效不佳。一方面,干部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呈“倒三角”分布,即在中央國家機關、省市級機關,服務體系比較健全,越到基層、越到偏遠山區,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逐漸下降。另一方面,受時空限制、經費不足、體制機制等因素影響,基層單位往往難與高等院校研所、醫療衛生機構及社會心理機構形成協同聯動機制,在服務形式、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上均缺乏專業指導和幫助,進一步制約了對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開展。

3積極心理學背景下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

3.1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3.1.1構建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預警體系:積極心理學背景下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首要的,就是通過心理測評建檔從而構建安全預警體系。個體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過程,若能及時發現并有效干預,就可能防范于未然。一要開發制定量表,主要包括壓力狀態、不良情緒、身心癥狀、等方面量表,采取多維度研究,發現面臨的心理困境、存在的心理問題,掌握心理問題形成和發展規律。二要加強心理健康普查,定期采集、分析和追蹤相關數據,形成雙向反饋機制。三要建立心理健康檔案,以認知特點、個性特征、人格特質等為主要內容,進行長期、系統、動態觀察,并給予及時幫助與干預,將心理健康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提高預警能力和服務水平。3.1.2建設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免疫系統:積極心理學一個重要理念就在于積極預防,其實現途徑重在教育培訓。重點是建立健全包括樂觀向上、創新創造、主觀幸福感、生命價值感等為主要內容的正能量,從而形成強大的心理免疫系統。一是普及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讓基層黨員干部了解心理健康基本常識,常見心理健康問題的基本表征、主要癥狀及預防措施,逐步學會了解、認知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二是培養豁達樂觀的良好心態,學會用平和的心態看待得與失,用積極的視角對待事物,理性處理矛盾和問題,對待過去要平靜、感受現在要愉快、面對將來要樂觀。三是幫助其挖掘培育自身心理資源,重點是人格優勢、積極認知方式、積極情緒體驗等,強化其心理免役系統,從而發揮積極預防的作用。3.1.3形成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問題干預體系:積極心理學背景下基層黨員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最后一道關,就是針對已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對癥施策、分類干預。一是針對亞健康黨員干部,在專題講座學習、團隊輔導活動基礎上,可增加自我調適指導、心理保健練習等方法,以增強心理素質,預防心理疾病。二是針對一般心理問題黨員干部,可通過個體面談咨詢、專項心理訓練等,指導心理自助,消除心理困擾。三是針對精神障礙黨員干部,采取臨床的、心理的、藥物的多種方式進行或者轉介治療,同時,積極心理學還提倡積極暗示、冥想放松、運動健身等療法,多渠道注入正能量,從而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3]。3.2加強心理健康平臺體系建設。3.2.1個體自助:“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健康心理的關鍵,還在于內因,在于有效的自我調適。一是全面正確地“認識你自己”,既要認清自己的工作性質、崗位責任、意義作用,又要看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發現內心所需、正當所求,給自己合理定位。二要注重培養堅定意志,增強面對困難、挫折與失敗的抗壓能力,要主動傾訴、積極調節,適度釋放心理壓力。三是提高自我心理防御能力,“心病還須心藥治”,一旦體察到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可通過專業心理輔導,助其自立自強,增強防御能力,同時也可采用合理化、補償、升華等心理療法進行自我治療。3.2.2組織關助:建立積極健康的組織文化,營造公平競爭、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注重培養團隊意識,加強團隊溝通,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使個體感受組織“大家庭”的溫暖。3.2.3社會傾助:一方面,發揮家庭的親情關懷作用,“血濃于水”,家庭成員朝夕相處,當基層黨員干部在面臨心理困境時,來自家庭成員精神和物質上的關心、幫助和理解支持,可在心理疏導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4]。另一方面,發揮社會的綜合合力作用,通過與患者意氣相投的朋友間,或者興趣愛好組織間的關愛,幫助其“走出來”。

參考文獻

[1]辛自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定位與思路[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8,6(5):257-261.

[2]編者.加強領導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9,32(1):14.

[3]閆洪豐.領導干部心理健康服務的政策導向與實踐發展[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9,32(1):30-33.

[4]呂紅娟.加強領導干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N].學習時報,2019-01-30(005).

作者:鄭紅渠 單位:重慶市渝中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