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中的個性化閱讀透析
時間:2022-07-07 06:02:00
導語:英美文學中的個性化閱讀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最重要的一門課程之一就是英美文學課,它有助于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文學素養的提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低效費時,嚴重束縛了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個性化閱讀。通過問卷調查來了解英美文學中具體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接受美學的理論提出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方法的一些建議,希望能給我國當前英美文學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和啟示。
關鍵詞:個性;個性化閱讀;對話;英美文學教學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指出:“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
一、個性化閱讀
1.個性化閱讀的含義。個性化閱讀是指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實施的一種閱讀教學方式,它對于學生情趣的陶冶、個性的發展、素質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個性化閱讀的特征。
(1)自主性。學生想有效地進行閱讀,需要憑借已有的思維能力和情感意象,以其自身為主體,代替教師的填鴨式教學,獨立的進行閱讀活動,對文本自發的進行研讀,積極思考分析。
(2)創造性。學生通過與文本的交流,除了要理解其字面意思外,還要填充“空白”,發覺作者的言外之意,對這些符號重新編碼,這樣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創新精神。
(3)體驗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在進行閱讀活動時通常是依靠自身的經驗,對這些符號進行解碼,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對文本的體驗也不同,從而對文本產生個性化的理解。(4)批判性。對于閱讀的內容,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也。”一切創新都源于懷疑,懷疑精神正是批判意識的體現,只有勇于批判,會批判才能在閱讀中充分的凸顯學生的個性。
二、英美文學現狀
英美文學課作為英語專業學生重要的課程之一,由于文學流派較多,作品風格迥異,各個時期歷史背景的復雜性等等,一直是一門比較難教的課程。通過對某高校英語專業大二與大三117人的調查問卷顯示:高達64%的學生認為應該將英美文學課作為選修課。英美文學課向來不受到學生們的重視,許多學生認為這門課將來對我的學習和生活都沒有多大的作用,只是被動的學習,老實講什么就是什么。對于英美文學課逐漸走向邊緣化這一現象,對其改革也勢在必行。
三、改進英美文學教學的措施
(1)大量閱讀。在進行個性化閱讀的時候,大量的閱讀是基礎。如今我們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特別是因特網的發明,信息無處不在的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外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并做好讀書筆記。教師在上課時要敢于超越文本,讓學生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下來理解課文。例如教師在講授美國浪漫主義時期的文學作品時,可以將其與英國、德國、法國和俄國的浪漫主義思潮進行對比,把握他們的異同點,更深刻的理解浪漫主義。
(2)自主選擇教材。目前,高校英美文學課一直使用相同的教材,沒有考慮到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個性也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每個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都不一樣,教材不能千篇一律,教師要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自身的水平自主進行學習。例如在講美國文學時,教師可以按其發展階段,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流派并進行分組,然后閱讀相關書籍,最后各組人員相互交流讀書心得。
(3)將讀書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閱讀的內容源于生活與實踐,將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可以讓學生記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刻。當前的課文內容都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問題。
(4)激勵學生多研討,尊重其個人體驗。在進行閱讀活動時,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思想上會產生火花,從而產生個人體驗。由于學生在思想上尚缺成熟,不免對文本的理解上會產生錯誤,老師不能一味的去否定學生,要尊重學生,多多與學生交流。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強調個性化閱讀就要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中暢所欲言,充分表達。
總之,個性化閱讀以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基礎,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獨到體驗和見解,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培養學生獨立地、創造性地進行閱讀。如此,詩心自各,睿智自生,教師的生命便盈滿了自我。這樣,才能上出一堂有生命活力的文學課,引導學生體驗生命,獲得生命的滿足。
- 上一篇:對英美經典文學賞析的思索
- 下一篇:淺思創新管理體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