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運用論文

時間:2022-03-15 04:20:00

導語:美術教學運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教學運用論文

摘要:美國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智力多元論,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認為文化成績差就是智力底下的舊觀念。三年前,我帶了一個美術班,這個班的學生進校時文化成績的平均分比普通高中班文化成績低43分。這些學生中對于美術有的只是一張白紙,大多數僅一知半解。通過三年的學習,高考時,這個美術班的學生本科進線率卻達到了95.1%。因此,我認為:只要注意因材施教,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每個學生將都會是學習的成功者。

關鍵詞:成功學美術教學

成功學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新名詞,曾經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不斷地被運用在管理、營銷等各個領域。如何將成功學應用在美術高考班的教學中,來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我通過給學生營造成功環境、增強自信;倡導自由、體驗成功;發展個性、成就自我等嘗試,通過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美術班學生當初進校時文化成績的平均分比普通高中班文化成績低43分的情況下,通過師生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高考時本科進線率達到了95.1%,比普通班高出了27%。下面是我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成功學的幾點心得。

一、營造成功氛圍,增強自信

成功始于自信。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是支撐人類生活的基石,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多注意調節好學生學習時的心理,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時時處處給他們營造一個成功的氛圍,讓他們信心十足的去學習,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術高考屬于藝術類考試,因為文化課的考分要求比非藝術類學校低,所以有不少文化考分不太理想的學生就選擇了美術的學習。三年前我和另一位美術教師開始帶的美術高考班就屬于這種情況。這個班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從農村來的,進這個班之前,只知道自己的考分比別人低,只要學美術就可以進重點中學,至于美術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就不得而知了。甚至到高二下學期,有位學生回家畫畫時,還被他母親指責不用功讀書。

因為文化課比其他班差,又是學畫畫的,給人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一開始,這個班學生的自尊心就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們被稱為“糊涂班”。他們覺得,其他班的學生看不起他們,個別文化課老師也看不起他們,甚至連校工都看不起他們。有的學生開始后悔進了美術班,而學生的這種消極情緒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美術教學。

要帶這樣一個功底薄、自尊心又受到傷害的美術班,憑心而論,我沒有什么絕對成功的把握,但我知道要提高他們專業成績,首先要樹立他們的自信。所以我就來了個現身說法,我對學生說:我也來自農村,當初也是誤入美術班,開始看著別人的畫,自己只有羨慕的份。但一年半之后,我就保持了全班第一,直到大學畢業。當然,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好自己所選擇的路,盡力而為,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后悔。不管別人怎么看你們,你們一定要自己看得起自己,路是人走出來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只要肯付出,我堅信總會有收獲,總有一天,你們會向那些看不起你們的人證明,你們并不弱智!

當然,自信心的提高不是靠一兩句話就可以解決的。在平時的繪畫過程中,我們兩個美術教師除了教學生繪畫的基本常識外,還特別注意學生情緒的變化。有的學生會因為畫不下去或者其他的原因而苦悶、垂頭喪氣,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畫畫的料?每當這時,我們就會和他們交流思想,讓他們有信心去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如用進步較快學生范蕾前后習作進行對比,找出其進步的原因,告訴學生繪畫技藝的提高來自于“悟性”,而“悟性”需要“自信”,只有充滿自信的人才會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所遇到的一切困難。

畫畫是一門情感藝術,沒有好的心情,就不可能去畫好畫。我們兩個教師就特別重視調節好學生的情緒,注重教師的情感投資,注意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如和他們一起野餐,放風箏來調節他們的情緒,在活動中融洽了師生關系,更能有機會及時解決學生的情感波動。再如在專業高考期間,由于各大學的專業考試日程時有沖突,我們親自為他們去買車票,訂住宿,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讓他們除去后顧之憂,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業考試中去。我們時時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他們所學的專業。盡管他們開始畫的并不好,但我們反復地讓他們相信,只要堅持努力到底,成功就一定會降臨,總有一天他們成為出類拔萃的人。三年下來,這些學生變得特別自信!一個相信自己會成功的學生,那他已經開始向成功邁近了一步。

二、倡導“自由”,體驗成功

現代教學不單是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去獲得這些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采取了把“自由”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輕松環境中,學會學習,學會與人交往,學會和他人分享成功的快樂。

首先我們將言論的自由還給學生。做法是定期把學生的作業貼在畫室的墻上,讓學生進行自評或者互評。開始,有的學生不敢要這樣的自由,我們就引導他們如何去學會分析、評判一張畫,吸取他人畫中的優點,避免同樣的缺點。漸漸地,每個人的膽子都大起來了,教師只在他們說不下去或者有說錯的時候給以幫助。評畫的過程,培養了他們的語言概括能力和正確審視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在這種“自由”的言論氛圍中,在每一個小小的成功體驗中,學生們學會了學習,學會了與人相處。(我們的學生進入大學后有近半數的學生擔任了各種班干部和學生會的工作)

其次,我們采取了“一幫一”的自由搭配的學習方式。學習過程中,為了解決學生多教師少和縮小學生的兩極分化的差距,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盡最大努力來提高自己,我們采取了“自由”搭配的一幫一活動。之前,我們還擔心學生會礙于面子,不愿意配合。結果好多成績在中等水平的學生也要求要找個“小老師”,這樣就形成了幾個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大家一起探究問題的所在,各自把自己成功的體驗拿出來與同伴分享。學生們合作學習的方式豐富了他們的學習經驗,使他們體驗到成功感和得到別人承認的榮譽感,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需要學習,更需要向別人學習和在別人的幫助下發展自己。(到美術全省統考的時候,一個被幫助過的學生,在全省一萬四千多名考生中排列187名,居全班第五。)

第三、放飛“自由”,感悟秋天。秋天是美好的,因為她是收獲的季節。但如果沒有春天的播種,夏天的耕耘,那么也就談不上秋天的收獲。高三了,當其他班的學生靜靜的坐在教室里苦思冥想做各種試題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卻在有著“江南小長城美譽”的虞山門“自由”的玩樂,看著火紅的日落與虞山腳下金黃色的稻子交相輝影的美景而歡呼雀躍。當然,我帶學生去爬山并不單是為了娛樂,而是去感悟秋之韻,去感受大自然對勤勞的人們的饋贈。上山之前我規定,可以三五成群,但不可以走有石階的路,只要注意安全,達到目的地就行。所以,當學生們匯聚到一起的時候就興奮的交流著各自看到的不同景色,體驗著道路是人走出來的,“條條道路通羅馬”的道理。回校后,當我布置了以《秋》為題的命題創作時,學生們有的用樹葉做了剪貼畫,有的畫了各種各樣的樹葉,還有的用絢麗的色彩描繪了各自對秋的感受。

三、發展個性,成就自我

經濟學家說過,知識經濟時代的市場競爭,已經成為設計人員在工作間里的創意競爭,誰能設計出個性化的、適應不同層次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誰就能在市場競爭立于不敗之地。個性化的產品離不開個性化的人,個性化的人離不開個性化的教育,個性化教育事實上就是我們美術設計教育的靈魂。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張揚學生的個性?

首先,我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分別幫助他們確立不同的專業目標,因為成功者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然后按照一定的計劃去努力,才會離目標越來越近。在確立各自的目標中,我和學生們一起把各自的參考書拿出來共享,并在網絡上尋找適合他們看的各種資料,以拓寬他們的視野,然后根據他們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專業。當然,我對學生各自的特長有所了解,因此指導他們根據不同的個性選擇不同的專業。比如有的學生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具有較強的創造才能,我就建議他們去報考注重創意類的學校;有的學生感情細膩,有耐心,我就讓他們選擇服裝或染織專業類學校等等。我學的是普通師范美術教育,對各種具體的專業設計并不熟悉。設計教學開始,我就坦率地告訴學生,設計課程的種類有很多,每個學生只能夠選其中相近的一到兩類,老師也不是萬能,但我愿意和他們一起學。學生們覺得老師和自己一樣,從頭學起,就有了一種要超過老師的自信心。在這樣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們學的是自己喜歡的專業,自然就學得開心,各自的思維越來越活躍。有位名人曾經講過:“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會有所成就”。到高考時,全班有十個學生去參加比較難考的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考試,就有三名通過專業考試。當然還有許多學生順利的通過全國各地的各種專業設計考試。

有耕耘,就會有收獲。三年的美術高考班教學結束了,三年來,這些學生在充滿自信的氛圍里,在人為營造的成功環境中,茁壯成長。在克服了種種內部和外部的困難后,養成了一種較好的成功心理,從開始對繪畫一無所知,到高考前基本能夠領悟了繪畫要領。由此可見,我的“成功學”教學方法在美術高考中已初見成效。在2002年度的江蘇省美術統考中,我校美術高考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全省藝術類統考中,最高分達到了370分(總分400)在全省一萬四千多名考生中排列第三十四名,最低分也比全省藝術類本科分數線高出了近二十分。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迅疾,要培養學生走向成功,教師首先不能墨守成規,否則就有可能會扼殺學生活躍的思維,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不斷地成就自己。也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帶領著學生一起走向了成功。

2002/12

參閱文獻:《21世紀超級成功學》陳安之(臺灣)

《新課程改革系列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