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休閑文化的倫理透析

時間:2022-06-30 06:13:00

導語:西方休閑文化的倫理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方休閑文化的倫理透析

休閑文化的理論研究到20世紀才逐步納入到人們的視野,但作為人類文明程度的標尺和社會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文化有其豐富的價值內涵,能更深刻地從中探尋出人的意義和價值。

一、休閑文化的涵義與起源

1.休閑文化是一個意義世界

任何文化都是以人為主體,休閑文化亦體現了一個人的自我選擇和自我實現的過程。不同的學者從其各自的文化為背景出發,對休閑下了諸多定義,從本文的主旨出發,筆者更傾向于馬惠娣教授對休閑的闡釋“休閑作為一種現實存在,首先通過人的外在行為表現出來,并由特定歷史時代的人們對他們所面臨的生命歷程和所抱有的生活理想而確立起來的一個意義世界”。

2.休閑文化不是閑散或消遣

休閑并不是填補空閑的一段時間,它不同于閑散或消遣。休閑在希臘語中的寫法為“Schole”,與“School”同源,意為休閑和教育。希臘文明是人類休閑的黃金時代,從“休閑”一詞的發端可以看出,當時休閑是以一定的受教育程度為前提的,并將有社會價值的娛樂和其他娛樂相區別。所以從詞源來看,休閑中消遣和閑散的成分很少,主要指必要勞動之余的自我發展。

二、休閑文化的倫理淵源

休閑作為一種普適現象廣泛地存在于各種文化的發展歷史中,“休閑研究之父”亞里士多德把休閑提升到中心地位,認為“科學和哲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是休閑”。在當前休閑學與倫理學是兩大獨立學科,但二者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閑》序言中說“每一種文化都在創造休閑的概念,也都不斷地對這一概念做出新的界定”,那么,倫理視角下的休閑是指當人們在從事與休閑相關的一系列活動時所遵循的價值取向和倫理標準,這就是倫理學的探究范疇,即旨在控究休閑中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

在消費充斥的時代,人的文化精神和價值體系發生斷裂,道德取向也面臨種種困惑,因此對休閑文化的倫理反思就有其必然性和迫切性,以休閑為基點思考人,從中發現自由美和人生真諦,才能反蹼歸真,實現人類的全面發展。

三、休閑文化的倫理把握與解讀

1.從橫向看,休閑文化與倫理學的價值指向上是本質相同的

休閑學家皮普爾在《休閑:文化的基礎》中強調,“休閑和哲學的本質是相同的”。之所以從倫理層面解讀休閑,是因為它實現了人的自我價值,而且和“心靈永恒性”密切相關,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休閑被理解為一種“成為人”的過程。瑞典哲學家皮普爾在休閑學的經典著作《休閑:文化的基礎》一書中闡述道“休閑不是外部原因作用的結果,不是由空閑時間決定的,亦不是游手好閑的產物,休閑的特征之一是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個創造過程中的機會和能力”。

(2)休閑可以使我們更有意義的生活。德默•阿德勒認為“哲學應走向每一個人”,他從休閑與工作的關系中來把握休閑,認為“我們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同樣需要崇高的美德去休閑,休閑可以使我們有意義的生活”,人將在努力工作和休閑中達到自然、和諧、平衡的狀態,這是對人之本質的一種反思,對人之現狀的一種考量。

(3)休閑賦予生命以真善美,具有價值意義。休閑學中的核心觀點是認為休閑是人的生命的一種狀態,是必然和應然的,是一個人完成個人與社會發展任務的主要思考空間。在休閑的過程中,人不僅尋找快樂,更主要的是探尋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4)休閑是精神休整的充分進行,可以使我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1899年,凡勃倫的《有閑階級論》出版,標志著美國休閑學的誕生。書中闡述,資產階級新權貴在獲得物質享受的同時,也開始追求精神生活,“閑暇時常采用‘非物質的’,準學究的或準藝術的知識討論各種事”,休閑已成為人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皮普爾在概括休閑的特征時,認為休閑是一種精神的態度,意味著人保持平和、寧靜的態度,人們通過休閑來理清人生價值和文化精神的坐標,促進人類的自察、自省、自明。

2.從縱向看,休閑文化的發展歷程中蘊含了豐富的倫理思想

(1)古希臘時期:西方休閑學一直很發達,這與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一直把閑暇作為一種理想和人生目標來追求密不可分。在古希臘哲學家那,美好的生活是種理想、智慧和美德,休閑是作為生活目標被追求的,同知識、美德和幸福是統一不可分的。

亞里士多德最早最系統對休閑進行研究,認為休閑是“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并將倫理學與閑暇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行論述: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幸福,倫理學是關于個人幸福的學問,這種幸福的目的不在于別處而在于其自身;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勤勞與閑暇,閑暇是生活的最終目的,勤勞是獲得閑暇的手段,個人的幸福就在于獲得閑暇,閑暇更高尚是因為人生之所以不惜繁忙,目的正在于獲得閑致,因為閑暇自有其內在的快樂和人生的幸福境界。

(2)后工作時代。該時期馬克思描繪的人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將成為現實,人將跨越自我異化的存在,按內在本性的要求,以自身的自由發展和勞動的價值追求為目標,休閑將普適化。由于先進設備的不斷涌現,人的勞動強度極大減少;社會、宗教等對個體的約束不斷弱化;此外還有物質產品的不斷豐富,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有更多的生活空間,由此引發的人們享樂觀念的轉變等,這些都使人更注重生活的意義,同時也給休閑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空間。在稍后的10年里,休閑作為人的存在過程的一部分,其中心地位會得到加強,人們的休閑概念也會發生本質變化,新的價值觀意味著人對自然的改變,將逐步轉變為人對自身的轉變,將成為真正做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