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鐵凝小說藝術構思

時間:2022-06-14 11:54:00

導語:談論鐵凝小說藝術構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鐵凝小說藝術構思

運用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是鐵凝小說的一個鮮明特點,只要你足夠關注鐵凝的小說創作,你就會發現她小說中的主要人物身旁,很多時候都會安排一個或幾個作為映襯對比的次要人物,如《哦,香雪》中的香雪和鳳嬌,《麥秸垛》中的大芝娘和沈小鳳,《玫瑰門》中的司猗紋和蘇眉,《大浴女》中的尹小跳和尹小帆,《永遠有多遠》中的白大省和西單小六、小玢,在這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中,鐵凝將平凡化為神奇,通過對比塑造不僅突出、豐富人物的性格特點,揭示人物隱秘的心靈世界,更為重要的是傳達鐵凝對復雜人性的審視、詰問和寬宥。

魯訊說:“靈魂的深處并不平安,敢于正視的本來就不多,更何況寫出來?”①鐵凝說“文學應該承擔一種功能,即使不談責任,但是至少得有捍衛人類精神的健康和我們內心真正高貴的能力。”②鐵凝是魯訊所說的為數不多的作家中的一個,正是對人類精神健康和內心的關注,使鐵凝把筆伸向了人物靈魂的深處,通過拷問去發現人性的弱點,通過對比表明審美取向,使人類向著善和美邁進。長篇小說《玫瑰門》審視和解剖的正是人性的善惡和靈魂的美丑。故事的展開是借助了小女孩蘇眉的視角,她五歲時被母親帶到北京與外婆司猗紋一起生活,這一老一小由于年齡、認知、性格、心理的差異,在共同的生活中客觀上構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以說司猗紋和蘇眉都是不幸的,司猗紋的不幸來源于她早年的悲劇婚姻,而蘇眉的不幸是她過早的離開了母親,目睹了那么多與她年齡極不相稱的人間黑暗。但不同的是在經歷了不幸的煎熬和浸泡后,司猗紋變成了“惡之花”,而蘇眉內心結出的卻是“善之果”。究其原因,是司猗紋在經歷了新婚之夜丈夫的蔑視、揚州尋夫兒死歸途的悲憤、聽聞丈夫婚外有情的痛苦、丈夫傳染臟病給她的羞憤等一系列不幸的打擊后,內心升騰起的是刻骨的仇恨,理性被遮蔽,靈魂隨之也發生了畸變,那就是我不幸別人要比我更不幸。她用亂倫的方式報復莊老太爺,嘲諷他的老邁和無能;她出賣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讓她受盡紅衛兵的毒打和欺凌;她故意抓兒媳婦的奸,既讓兒媳婦出丑又迫使羅大媽低頭;她跟蹤自己的外孫女,向外孫女的丈夫告密,希望她的家庭因此而分崩離析。她人生的快意就在于每一次報復和破壞后,內心的恨得以釋放。但恨也造就了她悲劇的一生,她從來就感受不到同情和諒解,更感受不到愛和幸福,最后在肉體腐爛的痛苦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和司猗紋不同的是,蘇眉在經歷了遠離母親的孤獨、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壓抑、目睹人間不幸的痛苦:如姑爸下體被鐵棍插入的慘狀、姨婆被親生兒子熱油潑胸后的傷疤、舅媽與大旗白日偷情的丑陋等一系列的生活打擊后,并沒有讓自己的心靈崩塌,她選擇了離開,不是為了逃避,而是為了拒絕,拒絕丑惡對她心靈的侵蝕和傷害,然后用寬容和諒解來化掉內心的陰影。小說最后蘇眉再次經歷了年邁外婆的跟蹤、糾纏、告密后,還是滿足了已重病纏身的外婆想見初戀情人華致遠一面的愿望,并對舅媽竹西說,她愛外婆。因為有愛,才讓蘇眉能夠忘掉不幸,感受生活的豐富和美好。

在面對不幸的打擊時,每個人都會經歷一場心靈風暴,但不幸一定不能成為你仇視社會、傷害他人的借口,否則你就會在虐人和自虐的惡性循環中,墮入人性的黑暗,而在不幸中拯救靈魂的一定是善良和愛。如果說《玫瑰門》展示的是人性的善惡和靈魂的美丑,那么長篇小說《大浴女》昭示的則是如何讓靈魂在懺悔中得到救贖。女主人公尹小跳的懺悔意識來源于她幼年時所犯下的錯誤,那就是當她最小的妹妹尹小荃一步步走向敞開了蓋子的污水井時,近在咫尺的她不僅沒有伸出援手,甚至下意識的拉住了妹妹尹小帆的手,她們眼睜睜的看著尹小荃從她們的面前消失。而她之所以憎惡尹小荃,是因為尹小荃是她母親章嫵和婚外情人唐醫生所生的女兒,是母親不良品行的見證,是惡的種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更深刻的意識到,無論母親給她和家庭造成多么大的傷害,她都無權傷害一個無辜的生命。為了減輕靈魂的罪孽感,成年后的尹小跳總是有意無意的通過自虐和寬宥他人來減輕自己心靈的重軛。她一方面忍受著有婦之夫方兢對她情感的傷害,忍受著妹妹尹小帆對她物質和情感上的掠奪,壓抑著她內心對陳在的真愛,另一方面她寬宥了母親曾經的錯誤和荒唐,理解和包容著父母無休止的爭吵,成全萬美辰對家的想望。正是這種贖罪意識和行動讓尹小跳獲得了正視和面對自己罪惡的勇氣和力量,最終走出了心靈的陰影和黑暗,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心靈花園。也就是說拷問靈魂的勇氣,讓尹小跳找到了自我救贖之路,她的內心變得平和、純凈且又澄明,這些又是人性善良的內核和種子,也是人能夠感受幸福的心靈基礎。相比之下尹小帆在面對自己心靈罪惡的時,更多選擇的是推卸責任和逃避。同樣在內心討厭妹妹的存在,同樣沒有伸出援手救助妹妹,但她把責任歸罪于姐姐尹小跳當年的伸手一拉,讓她失去了救助的機會。為此她不停的傷害姐姐:不斷的向姐姐索取,找姐姐的別扭,搶奪姐姐的戀人。是不敢正視自己心靈的黑暗,不愿承擔自己的過錯責任,才通過遷怒他人來減輕自己內心的罪責。成年后她又遠走美國,是對既成事實的恐懼和無能,使尹小帆選擇了逃避,借此走出那段有陰影的歷史,但是就算她走得再遠,也永遠走不出自己心理的陰影,因為逃避和推卸并不能驅散黑暗,只能在自欺的幻想中獲得短暫的安慰。小說最后尹小帆仍不斷的向姐姐索取就是證明,她注定在自私、嫉妒、怨憤的心理情緒中,傷害著自己,也傷害著他人。

通過對比,鐵凝傳達出對人性的思考,在世俗化的世界中,心靈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正視心靈黑暗的勇氣,而人性的善良和高貴正是在不斷的心靈剖析中完善自我。凈化靈魂的能力是鐵凝呼喚的現代人的一種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