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醫學生與人文閱讀

時間:2022-02-14 03:32:30

導語:淺談高職醫學生與人文閱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高職醫學生與人文閱讀

內容摘要:高職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除了需要設置相關的人文課程來實現之外,課外人文閱讀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但目前,高職醫學生的人文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著閱讀功利性強、人文閱讀缺乏針對性、閱讀時間少,甚至是淺層次閱讀的現象。高職醫學院校應引起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閱讀興趣,做好人文閱讀引導,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

關鍵詞:高職醫學生;人文閱讀;人文素質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醫學教育者已意識人文素質在醫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職醫學教育作為我國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職業教育和醫學教育兼備的雙重特性,決定了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必須是職業技能和人文素質并重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高職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除了需要設置相關的人文課程來實現之外,課外人文閱讀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但目前,高職醫學生的人文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其存在的問題令人擔憂。

一.高職醫學生人文閱讀現狀

1.人文閱讀率持續走低

為了解高職醫學生人文現狀,筆者以江蘇建康職業學院的學生為調查對象,以調查問卷和隨機訪談為主要形式,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952份,有效率98%。調查顯示,高職醫學生課余時間從事的活動依次為上網51%、學習30%、文體11%活動、課外閱讀8%,而人文閱讀只占2.6%。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的結果顯示,學生上網主要是看微信、聊天、看視頻、玩網絡游戲、收發郵件等,也有少數同學會在網上查找學習資料。高職醫學生缺乏人文閱讀、專業知識面較窄、知識結構不合理、人文素質不高的情況令人擔憂。

2.閱讀的功利性較強

高職醫學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醫療衛生相關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強調熟練的操作技能、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多一個證書就多一條出路。因此,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大都是與醫學專業相關的書籍,或者是外語、計算機方面的資料,而不會在人文閱讀上花一些時間。46%的同學反映,沒有時間閱讀人文經典著作,而且人文經典著作思想性強,令人望而生畏。這些現象均顯示了高職醫學生的務實追求,同時也顯露出他們急功近利的讀書心態。

3.人文閱讀缺乏針對性

在“你比較喜歡哪一類書籍”問題的回答中,學生的選擇按所占比例的多少依次為:娛樂休閑類、生活健康、歷史傳記類、文學名著類、自然科學類、經濟管理類、哲學宗教類等,2.52%的學生選擇了“比較盲目”。在隨機訪談中,很多學生反映“看到什么,就讀什么”,或者“想到什么,就讀什么”,閱讀沒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這表明高職醫學生的人文閱讀缺乏針對性,尚不能認識到人文閱讀在內化成知識修養、提高個人人文素質方面的作用。

4“.淺層次”閱讀現象普遍

隨著網絡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網上閱讀是高職醫學生閱讀的主要方式。網絡文學以其文字輕松、時感強、又善寫同齡人的故事而深受高職醫學生的熱捧;而且在現今的讀圖時代,高職醫學生似乎更鐘情于以平面藝術為特征的所謂讀物,對思想深沉、哲理豐厚、需要咀嚼回味的人文讀本不自覺地進行了疏離。這便很自然地降解了高職醫學生獲得思想乃至分辨是非的能力,扼殺了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如此,在具體閱讀的過程中,很少學生能做讀書筆記,或對自己喜愛的書籍有二次或多次閱讀的習慣。

二.高職醫學生人文閱讀的必要性

1.醫學發展的需要

20世紀70年代,以恩格爾等人為代表提出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主張要全面、綜合、整體地看待人類的健康和疾病。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不僅要治療人類各種疾病,還要關注人類精神健康,減輕人類心靈痛苦。加強人文閱讀,使醫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才能讓他們深入研究社會的需要、個人的要求,領悟生命的真諦與價值,正確理解人與社會、生理與心理、醫生與患者等各方面的關系,在醫學實踐中更好地履行醫務工作者的責任,適應醫學學科發展的需要。

2.醫德修養的需要

醫乃仁術,無恒德者不可為醫。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于全人類的事業,高職醫學生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后備人才,擔負著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神圣使命,其服務宗旨和行為特征顯示出醫學道德的特殊重要性。人文閱讀可以潛移默化地對高職醫學生以正確的道德引導,陶冶他們的品格,使他們更深刻地體味醫學生的誓言,明確醫務人員對他人、對社會應盡的職責和義務,從而在靈魂深處形成強烈的義務感、責任感和高尚的醫德良心,使他們真正成為醫學事業的專門人才,為祖國的醫學事業和人類健康做出貢獻。

3.和諧醫患關系的需要

近年來,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療糾紛頻頻發生,不得不讓我們對新形勢下的醫患人文價值進行重新認識與思考。醫療糾紛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違背醫學人文精神的不當行為而造成的,化解醫療糾紛最好的辦法就是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而我們的醫學培養體系中恰恰缺少人文教育。所以,高職醫學院校應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通過人文閱讀將人文思想根植于學生的心中,將人文精神融入到醫療服務中,以人文關懷之心去對待患者,營造和諧的醫患關系。

4.高職醫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人文閱讀,實際上是一種精神培植,是個體精神經驗的豐富,個性生命的成長及文化內涵的加深。醫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統一的學科,涉及社會、心理、哲學、倫理等眾多問題。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要求醫學生必須具有寬闊的知識視野,高尚的人格情操,深厚的文化底蘊,靈活的創造思維,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不僅能用自然科學方法解決醫學問題,也能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方法為健康服務。醫學生只有通過人文閱讀,在傳統文化積淀中汲取豐厚的營養,拓展知識,增長才干,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三.提升高職醫學生人文閱讀能力的對策

1.培養人文閱讀興趣

高職醫學院校的師生都應該懂得人文閱讀在信息時代的重要意義,從而確立良好的閱讀動機,培養閱讀興趣。人文類書籍,特別是哲學類書籍往往比較抽象。對哲學類書籍,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哲學對塑造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意義,激起他們閱讀的欲望;再讓他們從最易懂的哲學書開始,一步步走進神秘的哲學世界。對中國古典文化著作,可先讓學生閱讀文白對照讀本,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進而再去讀原著。對外國文學名著,可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方面的指導,然后再讓其一步步地走進世界文化的精神殿堂。

2.做好人文閱讀指導

首先,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閱讀習慣。如合理安排課外人文閱讀時間,制定課外人文閱讀計劃,并按計劃主動去閱讀。其次,要給學生開列一些人文閱讀書目。學生的課外閱讀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反映,想看人文書籍,但又不知道該看什么樣的人文書籍,所以,這就要求教師篩選出一些優秀的人文書籍提供給學生。再次,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教會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對待不同類型的書籍。如要精讀,則需研讀、復讀、展讀、寫讀;如要泛讀,則需跳讀、速讀、略讀。高職三年一晃而過,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閱讀更具效率性。

3.提供人文閱讀的條件

首先,要創設良好的人文閱讀環境。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建設是推動學生課外人文閱讀的大平臺。醫學生課外閱讀還是依賴于圖書館的,因此,圖書館要有濃厚的人文氣息,要有足夠的資源滿足學生人文閱讀的需要。其次,要推動一系列人文閱讀工程。人文閱讀是校園文化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學校可結合高職醫學生的特點和時展的新要求,通過多種形式的人文閱讀,如:校園文化讀書節、有獎征文、選拔閱讀之星等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再次,要營造良好的人文閱讀氛圍。校園內可開設一些“讀書角”、“讀書廊”、“讀書園地”等增強文化氛圍;也可定期開設“流動書架”、“書市”等,為學生選擇人文書籍提供更大的空間。

4.注重人文閱讀的反饋

人文閱讀交流是學生在閱讀中的所思所得進行再加工、并轉化成語言的信息并輸出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對人文閱讀的深層次反思。學校應注重這種信息的反饋,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人文閱讀交流活動。如演講比賽、辯論賽、有獎征文等。在網絡閱讀成為高職醫學生閱讀主渠道的情況下,學校圖書館還可成立專門的人文閱讀交流網站,開設人文閱讀交流論壇,讓學生在論壇上交流自己喜歡的人文書籍和讀后感;并適時請專業教師進行點評,對學生的閱讀給予正確的評價和指導。人文閱讀不僅是豐富高職醫學生精神世界、提高個人人文修養的重要途徑,而且對于培養他們高度的責任感、深切的同情心具有重要的意義。高職醫學生的人文閱讀是一項長期復雜的人文教育問題。既要讓高職醫學生有書讀,又要做好人文閱讀引導工作,是我們每一個高職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祝世娜,王艷芹,于景艷,王立杰,姚黎英.醫學生與人文閱讀[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6(8):110-113

[2]丁玉珍,尹小小.大學生人文閱讀現狀的觀察與思考[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80-81

[3何衛華.醫學生閱讀心理及閱讀傾向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雜志,2010(3):71-74

[4]薛強.高職學生課外閱讀調查與分析———以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8(1):52-54

作者:仲崇霞 萬芮含 單位:江蘇建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