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務業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探討

時間:2022-07-05 09:24:02

導語:科技服務業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服務業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探討

摘要:本文從分析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科技服務業支撐的必要性開始,闡述了當前科技服務業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并對科技服務業支撐現代農業發展中所需要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提出建議,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進一步深化科技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的融合發展,發揮科技服務業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實現產業間1+1融合大于2的發展效果。

關鍵詞:科技服務業;現代農業;產業融合;服務延伸度;效益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來,現代農業是農業的發展目標和方向,當前,無論是《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面簡稱“建議”)中提出的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還是《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后面簡稱“規劃”)中提出農業可持續發展,都表明現代農業在我國發展已進入關鍵戰略階段。在此階段,生產現代化和生產要素技術升級、產業結構優化和布局合理,生產鏈條和效益鏈條延伸等方面是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優化領域,這些優化領域目標的實現脫離不了科技服務業的支撐,最終利用科技服務業的支撐促進和加速現代農業的發展,形成《建議》中提出的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1,2〕。

1現代農業發展對科技服務業的需求

1.1產業融合發展趨勢的要求

近年來產業間融合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產業間的融合發展不但促進了不同產業間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組合,形成資源互補優勢共享的特點,也拓展和深化了生產供應鏈條上的延展,打破了傳統供應鏈條上的單維度,呈現了不同產業鏈條上的維度交叉,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合作生產消費模式。隨著經濟的深化發展,科技服務業產業的對載體的衍生裂變性和拉伸延展性特點逐漸彰顯;而現代農業發展對于科學技術支持的天然需求,決定了科技服務業與現代農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科技服務業助力于現代農業發展符合產業融合發展趨勢的要求。〔3〕

1.2產業升級和布局的要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質量、生活理念和個性化需求不斷提高,體現在消費不斷升級,生產和服務的產業領域也不斷升級。《規劃》中對未來一個時期推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五項重點任務,優化發展布局,穩定提升農業產能;保護耕地資源,促進農田永續利用;節約高效用水,保障農業用水安全;治理環境污染,改善農業農村環境;修復農業生態,提升生態功能。這五項重點任務需要科技服務業的支撐,尤其《規劃》提出,到2020年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以上,到2030年全國基本實現農業廢棄物趨零排放。上述任務和目標需要科技服務業提供較高的技術支撐和服務支撐。科技服務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符合產業升級和布局要求〔3〕。

2科技服務業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2.1深化技術服務促進現代農業生產效益提高

一直以來農業發展的組織形式和運營體系上決定了農業的技術普及和推廣較難,零散的單個生產效率的提高,難以形成規模的現代農業,隨著農業社會化、專業化的發展,現代農業效益提高可以更多依賴于科學技術的深化服務。現代農業效益提高表現在農業的機械化水平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和產出率提高。這些要求體現在科技服務業可以優化現代農業要素的配置效率,科技服務業可以就生產育種、生產技術、農業深加工等方面提供技術要素融合到現代農業。

2.2拓展服務延伸度促進供應鏈條體系優化

在現代農業服務需求方面,科技服務業可在加強周轉和倉儲基礎設施技術和銷售渠道體系搭建的建設上提供技術服務;這可以鏈接和縮短現代農業供給和消費之間的距離,可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提供供給需求分析,實現供求和對接和平衡,助力于供給側的改革。互聯網對農業鏈條的加深提供了技術軟件支持,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農業中的應用,為生產、銷售、管理等提供技術支撐〔4〕。

2.3制定和更新技術標準保證行業生產和產品品質

人們對衣食住行的健康安全保障需求是迫切的,如何保證綠色健康的食品;如何在生產中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節約、安全無污染生產,是現代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農業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產品質量保證需要設定行業的生產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設定檢測的相應配套服務,這些需要科技服務業提供支持,提供行業技術標準服務這是當前科技服務業的發展領域的一片藍海;加大科技服務業對行業標準的服務是保證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方面。

3科技服務業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條件要求

3.1政策環境建設

國家的政策在對產業發展和調整等方面具有導向性上的重要性作用,因此科技服務業助力于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國家法律法規的政策環境配套建設。第一方面,國家的產業政策可以鼓勵科研院所等研究機構加大農業產品的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通過政策鼓勵和支持;第二方面,在法律法規方面對農業的生產和技術要求提出要求,通過制定或者評價授權獨立的研發鑒定機構,達到設定產業和技術標準的要求。第三方面,針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針對農業資源特點、環境和生態規劃要求,國家產業政策可結合科技服務業科研究生產布局規模效益分析制定政策。

3.2市場環境建設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為了促進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和科研機構之間的轉化,可以營造農業技術成果轉化交易平臺和孵化機構建設;為了實現產銷平衡,防止農業供給側過剩,可以加大科技服務業提供銷售大數據分析的預測服務平臺;為了縮短生產與供給的地域性空間距離和需求的時效性服務需求,可以借助互“聯網+”服務,同時鼓勵加大轉運和倉儲的平臺服務。

作者:王春生 單位: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

參考文獻:

〔1〕《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的通知農計發[2015]145號.

〔2〕《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2015年11月03日16:23來源:新華社.

〔3〕經濟參考報《現代服務業與農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著力點》2015年7月20日08:07:46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夏杰長.

〔4〕《京東再拓互聯網+農業布局國務院副總理親臨視察》聯商首頁->資訊動態->消費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