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就業問題放策略研究論文
時間:2022-06-03 11:03:00
導語:金融危機就業問題放策略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金融危機對我國勞動力就業的影響;金融危機形勢下解決就業問題的探討等進行講述,包括了金融危機造成大量勞動力失業,加大就業壓力、金融危機使我國服務行業勞動力需求減少,加大就業壓力、金融危機影響外資投入,減弱了投資拉動就業效應、深入理解貫徹國家政策解決就業問題、改變就業者的就業觀念引領就業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就業問題是關系到國安、民生的大問題,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解決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局性的重大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
【關鍵詞】金融危機;失業;就業
1金融危機對我國勞動力就業的影響
1.1金融危機造成大量勞動力失業,加大就業壓力。
伴隨著失業上升和收入下降,發達國家的進口收入需求效應顯現出來,對中國出口企業的訂單減少、推遲或取消。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08年11月份,我國出口額較上年同期下降2.2%,出現了自2001年6月份以來首次同比負增長。服裝、紡織、電子原件、塑料制品等加工制造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紛紛倒閉,造成大量勞動力失業,加大了就業壓力。
1.2金融危機使我國服務行業勞動力需求減少,加大就業壓力。
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對服務業貿易帶來一定的影響。例如外貿服務部門、國際金融和國際等部門,在經濟增長放慢帶來的收入減少情況下,國際旅行和旅游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國外游客數量減少和跨國公司節約旅行開支,都對服務業貿易和本地經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對勞動力需求減少,從而加大就業壓力。
1.3金融危機影響外資投入,減弱了投資拉動就業效應。
中國是全球吸收FDI投資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一些跨國企業或投資者由于受到資本市場籌資和融資的約束,無法籌措資金對新興市場進行投資。而且,中國制造業成本上升和利潤率較大幅度下降,也減少了投資者盈利預期,從而減弱對中國的投資意愿。外商投資拉動就業的效應明顯減弱。出口滑落使出口企業和制造業的開工不足,誘發投資進一步下降,減弱了投資拉動就業效應。
2金融危機形勢下解決就業問題的探討
2.1深入理解貫徹國家政策解決就業問題:
我國相繼出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措施。這些有利的政策因素包括:通過擴大投資實現保增長和保就業;通過對企業減輕負擔和加大扶持等措施穩定就業崗位;通過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和促進創業;通過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投身新農村建設,以及采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廣開農民工就業門路,多渠道為農民工提供幫助和扶持;采取積極的措施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問題,提出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等措施,幫助大學畢業生就業。
2.2改變就業者的就業觀念引領就業:
改變就業者就業觀念就是要:樹立競爭就業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競爭上崗將成為基本的、常態的就業機制,必須要有通過競爭獲得工作的心理準備。樹立自主就業觀。應積極主動地自主選擇和爭取,思想上不能過于依賴家人親朋的幫助。樹立動態、多渠道就業觀。要打破地區和行業的界限,不要認為某種工作不適合自己的能力或是身份就輕易放棄。樹立靈活就業觀。靈活就業形式主要包括非全日制就業、臨時性就業、季節性就業、家庭就業,以及工作時間彈性較大的其他就業形式等。
- 上一篇:節能減排培訓企劃方案
- 下一篇:縣創先爭優總結暨表彰大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