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校熱的經濟現狀及問題詮釋

時間:2022-05-09 09:41:00

導語:駕校熱的經濟現狀及問題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駕校熱的經濟現狀及問題詮釋

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行業的發展以及駕照對于工作的重要性的增強,駕校已經遍地開花,成為了眾多投資者青睞的對象。但是由于駕校行業監管力度不夠等原因,駕校行業存在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關鍵詞:駕校熱經濟分析問題揭示

近些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行業的發展以及駕照對于工作的重要性的增強,駕校已經遍地開花,成為了眾多投資者青睞的對象。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我已經深深體會到了“駕校熱”對我們的影響。

一、需求與供給關系

需求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價格條件下,消費者所愿意購買的某種商品的數量。根據定義,需求是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統一,缺少這兩個條件中任何一個都不能算作需求,而只是潛在需求。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變化呈反比的關系,即商品的價格高則需求量小,價格低則需求量大。需求的大小還受到消費者的收入、相關商品的價格、預期變量、消費者的愛好及人口等價格以外的因素的影響。供給是在一定的時期內,在一定價格條件下企業愿意生產并銷售某種商品的數量。供給的基本含義包含兩層:如果生產者對某種商品只有提供出售的愿望,而沒有提供出售的能力,則不能形成有效供給,也不能算作供給。供給定理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呈正比,即商品價格高,則供給量大;價格低,則供給量小。

二、“駕校熱”的經濟分析

“駕校熱”并不是一個簡單偶然的事件,而是具有廣泛經濟意義的事件。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由于駕照對人們,特別是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重要,對駕校需求的不斷增加為那些潛在投資者提供了市場機會。同時,駕校的目標市場很鮮明,營銷策略也可以從簡,所以大大地減少了宣傳成本。

任何行業的產生和發展都離不開顧客的需求,需求的大小決定一個行業的產生和發展。由需求定理可知,需求量的大小由價格決定。可是,對于駕校這個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行業,在考慮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其價格并沒有對需求量產生主要性的影響。主要原因是駕校行業目前還屬于一個壟斷競爭行業,價格主要由供給者在一定范圍內制定,同時,由于放棄駕照的機會成本遠遠要大于報名駕校的學費,所以導致需求價格彈性比較小。據我分析,我認為影響“駕校熱”的顧客需求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決定:駕照的有用性、消費者的收入、追從效應。

令駕照的有用性為L,消費者的收入為I,追從效應為U,需求函數用D表示。則需求函數為D(L,I,U),很顯然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L,I,U越大,D越大。首先,駕照的有用性L是導致對駕校需求不斷增加的最重要因素。如今社會,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交通行業的發展解決了越來越多人的工作問題,像出租車、公交、私人司機等。另外,很多其他的行業也要求求職者有駕照,以防應急或者偶爾的需要,駕照也成為了大學生就業所需證書之一。其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政府資源的有效配置,工資的剛性,使得消費者收入I逐漸增加,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對一個普通家庭而言,花費2000元考個駕照并不是難事,這也是導致對駕校需求不斷增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再次,人都有追從效應U,看著其他好多人考駕照,自然會有一部分人也會追從去考駕照,像電視里打得很響的香飄飄奶茶廣告:“香飄飄每年可賣出七億多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兩圈”,這個廣告制造商就充分利用了人們的追從效應。

需求是對消費者而言的,供給是對生產者而言的。有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必定會帶來市場的大批量的供給。對于駕校這個壟斷競爭的市場,同一區域的生產者在具有定價權的前提下又相互競爭,已經制定了一個目前看來會比較固定的吸引潛在投資者的價格。據我分析,我認為影響“駕校熱”供給方面的因素主要有:駕校的盈利能力、人們對駕照的剛性需求、風險。

令駕校的盈利能力為M,人們對駕照的剛性需求為D,風險為R,供給函數用S表示。則供給函數為S(M,D,R),很顯然,在單一控制變量的情況下,駕校的盈利能力M越強,人們對駕照的剛性需求D越大,風險R越小,S就越大。首先,駕校市場的性質決定了投資者能夠獲得高額利潤,駕校收費是由供給者決定的,由于經濟學中假設人都是利益最大化者,他們在制定價格時必定是代表自己利益的,所以其收入是非常豐厚的;駕校成本主要表現在開始一次性的固定資產的建設或購進,以及運營過程中教練等人員的工資,相對其他的產業其管理成本和銷售成本很低,所以其盈利能力比較強。其次,根據上面對駕校需求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得知,人們對駕照的剛性需求越來越大。再次,由于駕校行業進入門檻低,未來發展前景明顯看好,而且商業模式透明,很容易應用,所以其風險比較小。

三、對“駕校熱”的問題揭示

1、身邊的一個實例

2010年9月和我很要好的一個朋友報了南昌一個駕校,學費是2080元,(一般駕校學費都為2300左右),報名之前駕校就聲明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練車時間。科目一只要隨便看看書做做題基本都能高分通過。科目二練車時,我的朋友告訴我練車時間是由駕校定的,他們只有聽。他們教練帶5個學生練車,共練五天半(每人送了一包煙于是多加了半天),每天6小時,平均每人7個小時不到。科目三在駕校練車時間平均每人5小時,考試前天在考點還有每人1個小時不到的練車時間。很遺憾,第一次考科目三他沒過,考試時那考官對他很兇很嚴,(跟對前面兩人的態度判若兩人),原因很簡單,他拒絕交300元賄賂的錢。第二次考科目三時,和他一些練車的7個人到考前只剩他一個人沒交300元,那晚他取了300元錢,問我要不要交了算了,因為他怕這次又不會過,(聽教練說交了就包過)。然后,考試的那天早上他交了300元,結果不用多說了,他過了。

2、問題揭示

上面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例子,同時我也多多少少聽到其他人一些考駕照的情況,駕校基本存在這些問題:

(1)駕校為了減少成本,增加收入,安排到每個學生練車的時間太少。

(2)有些駕校不講信用,拿到學生的學費后,就強行安排練車時間。

(3)教練普遍態度和素質都比較差,經常暗示(偶爾明示)學生賄賂他們。

(4)有些考官和教練沆瀣一氣,不交錢賄賂就故意為難考生。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考生只能無可奈何地賄賂他們。

(5)考試過于形式化。

3、解決上述問題的建議

(1)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駕校行業監管力度不夠,所以政府有必要進行干預,制定有關法規以加強對駕校行業的賄賂懲罰力度,并監督其實行。

(2)專門設立投訴和咨詢機構,幫助解決廣大考生的問題。

(3)加強對駕校投資者的審核和誠信教育。

(4)嚴格選擇和考核考官,加大教練進入門檻,定期對考官和教練進行培訓,提高考官和教練的專業能力和素質水平。

(5)嚴格考試過程,加強對廣大人民的法制教育。

四、總結

需求決定了“駕校熱”,而且這依然是一個向上的趨勢。針對駕校中存在的如此嚴重的問題,上到監管人員,下到考官、教練,大部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勾結起來創立了“潛規則”——交錢賄賂就能過,否則很難過。而大部分考生也竟然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其實這樣的情形不僅在駕校存在,在中國很多領域很多行業都存在。在駕校這個不完全競爭的關系到越來越多人利益的市場,我覺得政府有必要進行干預,有必要加強監管和賄賂懲罰力度,加大進入門檻,提高考官教練素質;同時,提高中國全民的法制教育也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吳海燕:《經濟學原理》,經濟科學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年版.

[2]王秋石:《微觀經濟學》,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