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倫理建設在新時期農村經濟的運用

時間:2022-11-29 09:39:40

導語:生態倫理建設在新時期農村經濟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倫理建設在新時期農村經濟的運用

摘要:農村建設一直以來作為我國改革建設的重點,對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據筆者調查,我國農村在生態倫理建設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嚴重阻礙到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對生態倫理建設在新時期農村經濟改革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生態倫理建設;農村經濟改革;對策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黨中央應抓住重要戰略機遇,全面建設小康,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農村建設。目前,我國在推進農村建設中存在許多問題,筆者將對其進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以期促進農村生態倫理的有效構建。

一、生態倫理建設在農村應用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據此加強對農村管理顯得十分重要。自改革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得到了全面發展,隨著新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問題凸顯出來,導致我國發展陷入瓶頸。為順應時展,我國應構建一個核心的社會,將人與自然關系納入倫理范疇內,對農村生態倫理加以建設。我國農業目前已得到高速發展,且農村人口高達九億之多,其數量的龐大,也充分證實了農村發展對于我國的重要性。在農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農村工業也呈現出許多亂象,最突出的問題便是農村環境污染問題,許多農民在發家致富的同時,完全忽視了對生態的重視,甚至一些農民完全沒有生態保護意識,從長遠看來,生態環境問題會為農村今后的發展起到嚴重阻礙。為改善這一現狀,構建和諧新農村,我國應大力提高農民生態意識,為農村生態環境管理作出努力。

二、生態倫理建設對農村經濟的作用

結合農村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生態倫理建設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通過生態倫理建設,并結合農村的經濟狀況和現有條件,產生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發展制度,形成了符合實際情況的發展方式,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時也使得農村經濟發展更科學、更規范。合理的制度能夠加速農村經濟的發展,完善生態倫理建設制度,保證了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速度。生態倫理建設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點明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使農業有目的性的進行發展,確立了農業在市場的地位,更有利于找準農業的發展方向。生態倫理建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或緩解農村經濟存在的眾多制約問題,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并對農村未來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保護環境,保證農村經濟快速而平穩發展。

三、農村建設中生態倫理問題研究

近年來,我國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地改善,然而在農村中的自然環境卻遭到了較大的破壞,由此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利的影響,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點是在農村的土地耕種、作物收割中,逐步采用半自動化以及自動化的技術,使得大量的除草以及殺蟲的藥物直接注入河流,從而使得河水受到了較大的污染,第二點主要是農村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較差,同時也缺乏對環境的監管結構加以引導與管理,第三是農村中的基礎設施較差,缺乏污水處理的系統,使得生活中的污水直接流入溝渠或者是經過地表徑流進行消化,目前,在農村中比較常見污水排放的現象主要是:來自于廚房、洗浴等的污水,對其沒有經過處理,直接地排放而進入房子的陰溝、河里、湖里以及池塘里,從而對水體帶來了嚴重的污染,進而影響了農村中的居民生活的環境以及身體健康。

四、促進農村生態倫理建設的有效對策

1.引導農民樹立環保意識。環保部門應加強對各類環境污染的有關知識、污染成因、危害與防治等各個方面的宣傳,使農村居民能夠正確認識環境污染的害處與治理的緊迫。在進行環境保護宣傳中,環保部門應重點利用新聞媒體的方式進行宣傳,并以此開展環境保護的宣傳活動,營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環保部門要積極與媒體進行相互協調與溝通交流,針對環境污染問題、節能減排工作以及生態建設等一些生態倫理建設工作進行宣傳與報道。通過報道向農村居民進行宣傳教育,普及環境保護知識,提高農村居民對環境污染危害的認識。環保部門可以借助電視、網絡、廣播和報紙等媒體,宣傳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貫徹執行情況,樹立生態倫理建設工作的典型,弘揚環境保護的風氣,對部分社會上的環境污染重大事件進行深層解剖,呼吁農村居民充分重視生態倫理建設工作。此外,環保部門還可以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環保宣傳,制作環保宣傳片,將一些環境污染的真實場景放在農村居民面前,使農村居民能夠從真實案例得到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增強樹立環保意識的信念,使生態倫理建設工作開展擁有廣泛的農村居民基礎。

2.創新生態倫理建設宣傳工作。傳統的生態倫理教育工作,由于宣傳方式陳舊、眼界拓展較窄,往往會出現宣傳時間多,但宣傳效果差等情況。在今后的生態倫理工作中,環保部門要樹立創新務實的理念,一方面努力創新各項環保工作的宣傳方式,提升自身的宣傳水平;另一方面,利用法制手段普及環保法律法規。通過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農村居民生態意識,使生態倫理工作能夠顯示出其真正的效果。在進行宣傳時,應增加生態倫理工作的趣味性與實用性,將環保理念與生活實際進行融合,使各層次的農村居民都能學法、知法和守法,發揮自身在環保工作中的作用。環保部門在進行宣傳時,可利用環境保護條文、標語的宣傳,等形式進行宣傳,從而提升宣傳的有效性。

五、結語

綜上,筆者對農村生態倫理建設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對農村常見的生態倫理問題進行了探討,為了促進農村的發展,環保部門應作出相關努力,引導農民樹立環保意識、創新生態倫理建設宣傳工作,從多方面來幫助農民形成生態倫理意識,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獻出一臂之力。

作者:于長杰 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樂業鎮農村經濟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1]程翔.新時期農村建設的生態倫理問題淺析[J].老區建設,2014,20:33-34.

[2]涂桂華.論我國農村生態倫理建設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6:13-14.

[3]王喜英.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倫理建設[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1:19-21.

[4]王喜英.生態倫理建設對我國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1:63-64.

[5]黃和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與農民生態倫理教育的關系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3,06: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