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論文

時間:2022-11-13 10:39:00

導語: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論文

論文關鍵詞: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監督

論文摘要:面臨WTO,商業銀行的競爭將日益激烈,其經營風險也會逐漸積聚,而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作為銀行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是商業銀行拓展業務和防范經營風險的最現實的保障并對增強銀行實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銀行經營風險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論述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現狀、內審的缺陷、組織機構的構建。

1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現狀

商業銀行是依照法律設立的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業務的企業法人,其經營對象、交易特征、機構分布、社會影響等特征決定了他是風險聚集性很強的特殊企業。作為金融企業,銀行通過吸收儲戶的存款,管理著巨額的資金,同時也面臨著各種風險。隨著國家對銀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銀行業內部風險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近年來,銀行內管理人員或一般員工職業犯法、挪用儲戶資金等現象造成銀行巨大損失的報道頻頻見諸報端,并且我國銀行業在逐步加大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中,最為關注的不良資產問題往往也與違規行為相關聯。業內有關權威人士指出,內部審計力量薄弱,是屢屢出現以上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內部審計的重要性也尤為突出的擺在了我國銀行界的議事日程之中。

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是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要求,是金融監督管理體系在商業銀行內部的延伸,由于歷史的原因,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重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業務的擴張及商業銀行內部金融案件的逐年增加,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機制的建立日益受到重視。

2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在模式上的缺陷

2.1內部審計的方法手段落后

與國際大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方法手段明顯落后,主要運用原始的審計方法,即通過查憑證、翻賬簿、看報表取得審計資料,上作效率低,發現問題滯后,對問題的定性主觀性強,影響審計上作質量。在現場審計中,雖然也使用了計算機,但只是起到記錄、制表和打印功能,計算機技術還沒有運用到整個內審監督過程中,沒有專門的處理審計事務的系統軟件,無法與業務處理系統接口。

2.2內部審計力量薄弱,監督能力有限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機構眾多和網點分散,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接觸到現金和證券等,并有權限進入客戶的賬戶,一項微小的控制薄弱環節可能導致出現大的問題,因此,內部控制和審計任務非常繁重。而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著內部審計力量薄弱的情況,導致審計監督不連續,審計面窄和間隔時問長,不能及時發現和揭露商業銀行經營中的問題和風險隱患,弱化了審計監督的作用。

2.3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不盡合理

在內部審計機構設置方面,雖然已初步建立了相對獨立和垂直管理的組織體系,但仍存在一批尚未理順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1)總行設立的審計部只是一個職能部門,沒有達到應有的地位;(2)一級分行總審計室受總行審計部和本級行的雙重領導,不利于其對本級行實行有效監督;(3)一級分行總審計室所派駐的辦事處,實質上是原來二級分行審計機構的簡單組合,并未在真正意義上實行跨區域管理。

3我國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組織機構的構建

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目標是要營造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運行機制,建立完善的現代商業銀行制度。按照有利于完善自我約束機制,有利于維護統一法人體制,有利于促進經營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的原則,改革國有商業銀行分級管理的內部審計體制,重構大一統的內部審計模式,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的客觀需要。

(1)建立“下管一人、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雙向服務”的大一統內部審計體制。(2)建立內部審計中心上作制度,實現內審上作的制度化、規范化。(3)建立經濟處罰和責任處罰制度,提高內部審計效果。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應當具有必要的制約手段。一方面,由于分支機構具有相對獨立的自身利益,因此賦予內部審計一定的經濟處罰權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另一方面,內部審計肩負著對管理活動進行監控的職責,也應當具有必要的責任處罰權。對未盡到職責的責任人按照責任制度進行處罰,是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上作正常開展的必要手段。(4)推陳出新,探索科學實用的審計方法。運用風險控制模型,做好重點防范上作。加強非現場稽核,增強內部審計上作的風險預警能力。(5)建立專業化、高素質的內部審計隊伍。高素質的人員是高質量工作的保證。

參考文獻

[1]萬靜芳.論我國商業銀行外部審計制度和模式的創新[J].金融論壇,2004,(7):57-61.

[2]李維安,曹廷求.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理論模式與我國的選擇[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42-49.

[3]曹幸仁,趙新杰.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改革問題研究[J].金融論壇,200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