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市建設論文
時間:2022-01-06 03:49:00
導語:生態城市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南昌的“水”特征
南昌是一座山水都城,“半城湖光半城山”,老城區四湖點綴,新城區四湖環繞。可以說,水是南昌一寶:贛江為脈,鄱湖為鄰,內有四湖,外有四湖,水域面積占到了整個市區的近三分之一,為國內大城市少有的自然環境特色。南昌在整治青山湖、象湖、梅湖、艾溪湖,打造一個個湖濱市民公園的同時,還充分依托贛江、撫河以及梅嶺構建生態廊道,初步形成了山脈、水脈、人脈、文脈的“四脈合一”。作為一個河岸丘陵城市,南昌地形起伏變化,層次豐富,昌南沃野平川,河湖縱橫;昌北丘陵起伏,峰巒環翠,“山—水—城”的格局構成南昌城市依山傍水的獨特自然風貌和生態基礎。
二、什么是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是根據生態學原理,應用生態、社會、系統等工程技術建設的社會、經濟、自然可持續發展和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類聚居地。生態城市應滿足以下標準:
1.廣泛應用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城市,城市結構合理、功能協調;
2.保護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資源與能源,產業結構合理,實現清潔生產;
3.采用可持續的消費發展模式,物質、能量循環利用率高;
4.有完善的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生活質量高;
5.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環境質量高;
6.保護和繼承文化遺產,尊重居民的各種文化和生活特性;
7.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覺的生態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
8.建立完善的、動態的生態調控管理與決策系統。
三、南昌如何做足“水”文章
1.高瞻遠矚、明確思路
2002年,南昌市委、市政府明確了思路,提出“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而在隨后的實踐中,這一理念又得到了強化,“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最后又升華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經過梯度深化,“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的理念,及時解決了南昌市面臨的“為何發展”、“何為發展”的思想認識問題。有了玉帶河、象湖等水路改造的成功范例,南昌市將要充分挖掘水文化內涵,體現靈活應變、玲瓏剔透的內在特征,營造充滿靈性的城市氛圍;順應復歸自然的人性追求,重視城市設施人性化建設,構筑充滿人性的宜居環境。最終建設成為具備發達的現代產業體系、高度開放格局,獨具“一江兩岸、山水輝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景觀,適宜于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態型現代化城市。
2.解決排污、持續發展
南昌要建設生態性城市,那么除了其本身所具備的綠色和山水資源外,其排污能力的強弱也直接決定了這一目標的成型與否。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對此,省市領導說道,“實踐告訴我們,一個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不能因為財力不強就不搞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面對城市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缺口,必須樹立舍得投入的理念,建立多元化投入的機制。”思路決定出路,正是通過創新的投入機制,南昌市在短短的5年時間里,建設了青山湖、象湖和紅谷灘等3座污水處理廠,實現日處理污水81萬噸,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由5年前的19.83%提升至現在的83.03%,大大加快了城市污水處理的進程。生態立市不僅成就了綠色南昌,同時還更新了理念、創新了機制,讓南昌盡顯魅力。
3.親水城市、打造特色
現在的南昌,城內四湖點綴,城外四湖環繞,有著得天獨厚的豐富水資源。南昌山水環繞,風光綺麗,西挽西山,北望梅嶺,贛江穿城,湖泊環抱,水域面積占到了城市面積的30%。隨著南昌新城框架的拉開,以往南昌周邊的前湖、碟子湖、瑤湖等四湖也全部納入了城區。湖景是一種品位,南昌也因湖景成了一座有品位的城市。對湖的整治開發,南昌按照“環湖一條路,沿路一片綠,依湖一片景,連湖活水系,靠湖聚財富”的思路,規劃部門根據各湖的自然個性、文化背景,分別建成各具特色的景區。比如,青山湖定位為“都市魅力”,是主題公園、都市風情、時尚休閑為特色的景區;象湖定位為“傳統內蘊”,是以中國古典園林風格為主,展現南昌市地方文化和傳統風貌、具有水上活動和休閑娛樂等特色的景區;梅湖規劃以八大山人紀念館為文化核心,湖區則保持原有的水鄉風貌和田園野趣。南昌市打造“親水城市”,注重山脈、水脈、人脈、文脈的有機統一,將山水都城、歷史名城、現代新城三者融為一體,使城市景色更美、功能更全、層次更高、內涵更豐富。4.開發旅游、資源利用
以象湖和撫河為例,目前象湖風景區依然僅是個游客較少、偏居南昌西南一隅的獨立景區;而撫河公園由于撫河故道被將軍閘和新洲閘所攔截,基本是孤立的水系,休閑僅限于撫河兩岸,旅游資源未得到充分挖掘,加之撫河活水水源減少以及兩側截污、排污等問題,水質時常不能滿足景觀河的要求。有筆者建議連通象湖和撫河水系,實乃激活象湖風景區和撫河公園親水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象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郊,是一個風景如畫的旅游景區。由南江、北江、東江、西江,以及青山湖的水流匯聚而成,其象湖的平面圖頗似一頭大象,故得名象湖。而萬壽宮域址,正是位于象湖中的一座小島,總面積約60畝,被人們稱為“祈福島”。島上建筑面積約4600平方米的建筑群,就是道教圣地的正一派道場——南昌萬壽宮,它就象鑲嵌在整個象湖風景區上的一顆明珠而引人注目,又被稱為景中之圣。因為工作關系去過象湖不少次,相比于杭州的西湖、揚州的瘦西湖等全國著名景點,象湖的知名度不夠響亮,當然這和歷史文化底蘊的不足有一定的關系,加上象湖距離城區較遠,不少市民和游客寧愿選擇市內較近的旅游景區作為休閑首選,象湖的旅游資源得不到充分的開發和利用,以至于就沒有形成游人如織的熱鬧場景。現在的象湖每年都舉辦杜鵑、月季、荷花、菊花等花卉展覽活動,周邊的道路改造和綠化工作也在同步進行,彰顯自己的特色,利用自己的優勢,充分體現南昌市“有綠、有山、有水、有花”的現代文明花園特點,做足山水文章,打造自己的特色。
【摘要】本文就南昌市“水”的優勢對于創建國家生態城市的重要作用做一個淺析。
【關鍵詞】水南昌生態
參考文獻:
[1]南昌“三年綠化計劃”打造生態園林城市.南昌日報,2008-04-25.
[2]南昌生態城市雛形現山水人文四脈合一.南昌晚報,2008-11-13.
- 上一篇:高速公路環境保護論文
- 下一篇:農產品商標品牌戰略意見